保护环境作文700字

时间:2025-04-05

保护环境小学作文700字

  大家好!

  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多么美的一首诗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大自然风光的遐想中,那么美丽和谐,那么生机昂然,可是现在,人类以飞快的速度改造着大自然,一片片树林倒下,一块块绿色消失,一座座高楼建起,一条条污水流出,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极严重破坏,大气、水、土地被严重污染,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很大的影响,湿地、酸雨、荒漠化、沙尘暴一次又一次侵袭着地球,难道这还不足以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地球就好比宇宙间一艘承载生命的航船,而人类是这艘船上的旅客,现在,这艘船漏水了,为什么?因为人类在船上破坏这艘船不可少的设施——环境,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尽全力补好环境漏洞。

  我们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多植树造林,爱护周围一草一木,不捕猎小动物,见到垃圾就捡起来等。但这些光凭我们的努力还不够,还要号召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保护环境而做出贡献。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同学们,当你陷入挫折和失意的时候,当你烦恼的时候,回归大自然吧!拥抱大自然吧!大自然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平静人的情绪,在林间小路上走一走,在草丛中躺一躺,在大树旁靠一靠,拥抱蓝天绿水,闻一闻泥土的芳香,看看地上的蚂蚁不知疲倦的忙碌,一定可以让你的情绪渐渐平和,愁眉苦脸来,笑逐颜开回。

查看全文

保护环境作文700字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正如古人云:植树造林,富国富民。家有寸材,不可当柴。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植树造林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需要大家共同来完成。那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通过查资料得知:植树不仅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居住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同时还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呢。举例来说:日本全国森林覆盖率达65%,为此,森林土壤年贮水量达到二千三百亿吨。森林防止泥沙流失57亿立方米,栖息鸟8100万只,提供氧气5200万吨,吸收二氧化碳6900万吨。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防止风沙,还可以在光合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氧气呢。以前有科学家担心,地球上的氧气被人类吸完了怎么办呢?因此,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分别把两只老鼠关在不同的环境里来测试它们的寿命。把一只老鼠关在一个有植物的盒子里,结果显示老鼠活了一个多月。另外一只老鼠则盒子里什么都没有,存活了仅仅三天左右。这说明了我们人类同样离不开氧气,氧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小朋友们应该都看过这样一部动画片《熊出没》吧。故事讲述的是动物们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森林,和光头强斗智斗勇阻止他肆意砍伐树木,最后动物们被送到了马戏团,光头强把整个森林都砍伐光了,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肆意砍伐,破坏树木,破坏环境后果不堪设想,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清澈的小河、碧绿的森林、湛蓝的天空都将消失的无影无踪,地球渐渐被毁灭,人类也渐渐死亡。

查看全文

保护环境作文700字

  西安是一座千年古都,既古老又现代,这里也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深深地热爱着这座城市。

  每天放学从学校到家里,我都能经过美丽的唐城墙遗址公园,一天放学天气格外炎热,我和姥爷沿着唐城墙遗址公园路边的树下走着,路边一条五彩缤纷的花带装扮着公园,我和姥爷一边走一边欣赏着美丽的花草,姥爷习惯性地抽起了烟,我急忙捂住鼻子往前走,可是前面的一个叔叔也在抽烟,快走到那个叔叔跟前时,只见他手指一弹,将还没熄灭的烟头弹进了花丛,花丛里冒着一丝丝白色的细烟,好像马上就要起火了一样,“不会烧着花吧”我赶忙跑过去,弯下腰,“小朋友,我来吧”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我抬起头,原来是一位环卫工人,他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桔黄色的马甲,脸上黑黝黝的,满脸皱纹,刺眼的太阳照在他的脸上,汗水一滴滴顺着皱纹淌了下来,他一手拎着一个大大的鼓鼓的垃圾袋,一手拿着铁夹子,俯下身用满是老茧的手轻轻地拨开美丽的花丛,里面立刻出现了好多烟头,他用夹子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夹起,将还冒着烟的烟头掐灭,装进了袋子里,不一会花丛就干净了,环卫工人撑着腰缓缓直起身来,“看看这么美丽的花丛,怎么能被烟头毁了呢,前面就是垃圾箱啊”环卫工人看看手里的垃圾袋,叹气说着慢慢走了。“是啊,没有垃圾的街道多美丽”我说着回头看看姥爷,他的烟也只剩下烟头了,平时姥爷也会像前面的叔叔随手把烟头扔掉,此时姥爷拿着烟头看看我有点不好意思呢,拉着我的手走向前面的垃圾箱……

查看全文

保护环境作文700字

  春天到了,学校组织我们去西安研学旅行参观曲江海洋公园和青龙寺遗址公园。一大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大巴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在曲江海洋公园一下车就看到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和姹紫嫣红的花朵,这里的环境和空气真好啊!

  曲江海洋公园由四馆八区组成,其中海豚表演馆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我也迫不及待的跑向海洋馆门口,突然脚下被什么东西滑了一下摔倒在地上,我在同学的帮助下站起来看见脚下有一节小小的电池,我忍着疼痛把它捡起来扔在了垃圾桶。突然想起我在科普书里看到:一节一号的电池烂在地里可以使一平方公里的土壤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一粒纽扣大的电池可以使600吨水受到污染,可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埋了或者随手一扔,渗出的汞及其他金属物体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破坏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废旧电池的危害虽然不能马上看到,也就好像抽烟一样时间久了才能知道它的坏处。平时人们总说:它的危害也不大嘛,没必要大惊小怪呀!可我觉得这话是对社会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电池的污染和危害给环境和人造成的损害是无法想象的,废旧电池可以让人损害神经系统,甚至可以致癌,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一天的研学旅行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很快的就结束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上午参观了曲江海洋馆的海豚精彩表演和海洋科普馆等。下午参观隋唐古寺青龙寺,青龙寺的樱花盛开、春色满园、风光异常漂亮。但是在这两个公园我都没有看到有废旧电池的回收箱。所以我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在城乡广场、商场超市门口、垃圾箱旁、十字路口、旅游景点等地方设立废旧电池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危害的宣传语及专用回收箱。这样可以集中收集、废物利用,既环保又节能一举多得,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查看全文

初中生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700字

  曾经的池塘清澈见底,池塘边蛙声一片,塘内不时出现一两只嬉戏的小鱼儿,现在都变了一个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保护环境,一起来看看吧。

  保护环境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也在渐渐提高。各处的发展也是高效率提升,同时随着工业的进步,整个地球都工业化了,人们也整天过着懒惰的生活整天吃喝玩乐,却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也随着地球工业化,所剩的自然区和树林在地球上已经屈指可数了。因为人类没有节制的的滥排废水造成水资源污染,乱扔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汽车和工厂排出的废气造成大气污染,所以才会造成地球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越来越严重。而那些正在享受工业化带来的快乐的人们,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并保护我们的家园不被沙漠侵蚀,而我们却在刻意破坏这把保护家园的大伞。如果我们离开了这把神奇的大伞,那么我们的家园就会想撒哈拉大沙漠一样,一片沙土色,丝毫没有生机,死气沉沉,荒无人烟。所以,为了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一起来守护这个养育我们的家园吧!

  有的人把电池乱扔,他们从来没想过一节电池带给自然环境的危害,就那一节纽扣大的电池能使60万吨水受到污染;如果电池烂在土里,会使一立方米的土地是去利用价值。这样严重的后果人们完全没有想过。

  有的人将塑料袋,他们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塑料袋带给自然环境的危害,每个塑料袋的分解需要220xx年以上,会污染周围的土的质量和水的质量。全球每年耗费掉的塑料袋,它在生产中所耗费的原油超过1000万桶,而处理时要耗费的电量更是大得惊人。

查看全文

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700字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但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地球妈妈千疮百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700字,欢迎借鉴参考。

  保护环境的作文700字一

  此次‘节能减排,收旧利废’活动激励着我的环保热情,自收旧利废活动开展以来,我已经养成对日常生活可回收垃圾进行保存的习惯,并发动家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再取得奶奶,爸爸,妈妈的支持理解后,在家里储藏室设立了储物箱,全家总动员,让每个家庭成员们自觉的将喝完的饮料瓶、废旧书本、纸张积攒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所得费用用于给我购买课外图书。“节约一分不嫌少,浪费一分就是多”

  走进环保与低碳的生活。这是发生在我们家的一个有关节约的小插曲,有一次,妈妈洗衣时用了很多的水,都放掉了,我见了很心疼心,但看到妈妈那么辛苦的干家务,又不好直说,就搂着妈妈的脖子问妈妈没有水电的世界是不是很可怕啊?妈妈说:“那时人将会渴死,那时就是没有亮光的夜晚”。就是就是。我急忙说。妈妈刚刚你用了那么多水,还不再利用起来,多可惜啊。每个人节约一滴水,世界上61亿人,就节约了61亿滴水。你想想,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不就不会缺水了吗?”快来看看我们家的成果吧!

  1.节约一元钱,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买;只买必需的。不买零食,不适用的小饰品,挂件等。

  2.节约一张纸,作业纸用完一面,可以收起来用背面做验算;用过的废纸,广告纸,包装纸积攒起来。尽量使用自己的水杯拒绝使用一次性纸杯,多用手帕擦汗、擦手。减少使用面巾纸。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