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活动教案(精选14篇)
半日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颜色、形状的特征寻找排序规律,进行排序。
2、学习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粘贴有大小相同红绿间隔排序圆形纸片的卡片一张。
2、粘贴有颜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间隔排序圆形纸片的卡片一张。
3、每人学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1、卡片上有什么?
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红圆片—绿圆片—红圆片—绿圆片┉┉方形—圆形—方形—圆形┉┉
二、制作彩带
1、提出制作的要求
2、分组活动:
①一组幼儿做红绿圆形间隔排序的彩带,另一组幼儿做有颜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间隔排序彩带。②两组幼儿交换进行③指导个别幼儿学会间隔排序粘贴图形④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进行3个物体的间隔排序。三、展示幼儿作品1、教师的示范与幼儿的操作材料应不一样,教师的范例可换成其它颜色或形状,只做图示这样幼儿就有推理能力的发散。2、幼儿能观察出以排好的排序规律,但不了解实质,对3个物体间隔排序较困难。可用其它内容的范例作暗示。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我发现,我奇怪实施日期04.4.19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艺术活动:染花布调整
活动目标:1、尝试印染画,体验印染的乐趣。2、学习用宣纸蘸色进行印染的技能。3、感受色彩的美,发现颜色相互混合后会产生变化。
活动准备:1、红、黄、蓝三色颜料若干。2、宣纸若干,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一、自由探索印染,发现宣纸吸水的奥秘;1、介绍宣纸:a、看,这是什么?b、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纸有什么不一样?2、了解操作方法。3、自由探索4、表达自己的发现:a、你是怎么玩的?b、你发现了什么?二、印花布1、教师示范印染宣纸2、提出操作要求。3、幼儿印染。a、幼儿印染,教师指导。b、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印染。c、教师随机根据幼儿作品,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互相混合后会产生变化。三、展示作品打开宣纸也是一个较难的步骤,也应有相应的要求。第二大点中的“c”点由于操作中不明显,故很难达到这个要求,还是放到其它的玩色活动中较好。
半日活动(通用17篇)
半日活动 篇1
半日活动
一、区角活动:
内容:汉英棋、生活区:给毛毛虫装脚、剥蚕豆
科常区:找相对 、水果配对 操作区:拼图、几何图形拼图
计算区:插花、接龙 美工角:做扇子、剪花、做柳树
要求:幼儿能安静的并能动脑筋的进行游戏。
二、作业活动: 探索活动:动动我们的身体
要求: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材料:幼儿人手一份纸宝宝、磁带、教师用的一份放大的纸宝宝。
指导:一、尝试发现
师: Good Morning! Are you happy?(yes).
我们一起唱唱跳跳(放录音)
师:刚才我们唱了、跳了,那你发现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二、找身体会动的部位
1、除了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上还有很多地方也在动,我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位
半日活动 篇2(6:50—7:00)一、起床
目标:幼儿自己动手穿衣服,提醒幼儿快速辨别正反面。
正确地穿戴好后,快速整理好自己的睡铺。
(7:00—7:10) 二、盥洗
目标:按号码取杯子,毛巾进行盥洗。
在教师的提醒下排好队伍刷好牙、洗干净脸。
(7:10—7:20)三、晨检
1、幼儿自主喝开水,整理好自己的衣裤。
排好队下楼晨检,做到一个跟着一个走,时刻注意安全
2、检查后做一些简单的律动或晨练。
(7:30—7:50)四、早餐
1、独自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安静就餐不挑食。
2、做到饭后碗底清、桌面清、地面清。
家长会半日活动(精选2篇)
家长会半日活动 篇1
内容:一、观看幼儿早操、户外活动;
二、学习活动:树叶贴画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树叶贴画,激起幼儿创作愿望。
2、与家长一起合作作画,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完成作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电脑作品欣赏、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
1、 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画画?
2、 还可以用树叶来画画,我们来欣赏一些作品。(观看幻灯)
3、 你看到用树叶画了什么?是怎样画的?用怎样的树叶贴的?
(二)家长与幼儿共同创作:
1、 先想好你贴什么,用什么样的树叶?
2、 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粘贴金鱼、乌龟、小鸡、蝴蝶等动物。
3、 可以到电脑上仔细地再看看小动物是怎样贴的。
(三)展示作品:
1、 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你和谁一起贴了什么动物?
2、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展示给幼儿看。
3、 表扬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了这么漂亮的作品,鼓励幼儿回家再贴其他的小动物。
三、召开家长会:
1、向幼儿家长介绍二期课改的理念,介绍开学以来开展的活动。
2、表扬开学来配合老师工作的家长,希望以后继续能多多配合,带水果等,配合教育。
3、天气渐冷,请家长给幼儿穿合适的衣服,并注意裤子的松紧带,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早晚来园时可外罩一件衣服,到了幼儿园就脱掉。
半日活动计划(通用12篇)
半日活动计划 篇1
半日活动计划(下午)
12:00—2:15 老师照顾幼儿午睡,提醒照顾个别幼儿尽快入睡。
2:15—2:40 幼儿起床,户外分散活动。
1、要求幼儿坐在床上—披上衣—穿袜子—穿裤子—穿鞋
—站地上提裤子—系好上衣纽扣。2、幼儿叠被子 3、找
老师 午检、入厕 4、正确使用体育器械,玩具,不在院
内猛 跑。
2:40—3:00 幼儿喝水、午点
1、洗手:冲湿—关水龙头—用香皂—冲净关水—甩水
—打开毛巾擦干(冬季擦油)
&nb
半日活动计划 篇212:00—2:15 老师照顾幼儿午睡,提醒照顾个别幼儿尽快入睡。
2:15—2:40 幼儿起床,户外分散活动。
1、要求幼儿坐在床上—披上衣—穿袜子—穿裤子—穿鞋
—站地上提裤子—系好上衣纽扣。2、幼儿叠被子 3、找
老师 午检、入厕 4、正确使用体育器械,玩具,不在院
内猛 跑。
2:40—3:00 幼儿喝水、午点
1、洗手:冲湿—关水龙头—用香皂—冲净关水—甩水
—打开毛巾擦干(冬季擦油)
2、坐在椅子上喝水、吃午点。
3、吃完午点到户外活动。
3:00—3:30 教学活动
3:30—4:00 室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1、狡猾的狐狸 目的:练习四散跑
半日活动说课(通用3篇)
半日活动说课 篇1
各位老师:
中午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前来参加我此次的三年汇教活动,下面我简单说下自己的一些设计思路和反思。
一、流程安排
经过一个半月的幼儿园生活,孩子已逐渐熟悉集体生活,建立了初步的常规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良好习惯养成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环境暗示、同伴间榜样作用等,因此我在半日活动组织过程中重视对生活环节的关注。另外由于多方面原因,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也是巨大的,所以需要对孩子的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比如每项内容前都会给幼儿提简单的要求,像洗手时候把袖子卷起来、出去做操时候一个跟着一个走、吃点心的时候一口豆浆一口饼干、玩滑滑梯时不能倒着爬等等,这些虽然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对于小班幼儿还是需要老师不断提来强化。集体要求后则对个别幼儿进行关注和指导,比如平时吃东西比较慢的多鼓励,喜欢玩水的走路比较慢的事先提醒下,并行动中多关注。我们班上还有个关于行为习惯的评比墙,七色花一朵花瓣对应一种习惯,包括吃饭、睡觉、盥洗、上课、物品收拾等,给孩子以积极性,也可以让孩子在同伴间互相模仿。
其次,在半日活动的组织中关注细节。我们小一班在教室前面副墙上有个备忘录,当天有什么事情用张小纸条写在上面,比如某个小朋友今天不舒服需要特别关注,餐点中有禁忌,需要多喝水的等等。用这样一张小纸条一方面提醒老师不要忘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配班老师和保育员配合进行工作。在吃水果环节,有句话说“上午的水果是金子,中午是银子,晚上就变成了废铜烂铁”,所以在九十点钟吃水果最利于孩子营养的吸收,平时一般我们把水果放在户外活动结束后进行,但是考虑到今天吃香蕉,香蕉和水不能同时食用,所以把香蕉放在一节课后,因为这个时候对水的需求量最小。在户外进行活动时,除了组织好孩子游戏关注孩子安全外,我的另一个重点是关注孩子的运动量,因为小班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弱,冷了热了还不怎么会表达,所以一方面要提醒运动量过大的孩子休息,提醒不怎么动的孩子动起来,另一方面要和保育员配合,摸摸孩子有没有出汗,衣服有没有穿得过多。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精选5篇)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向家长展示我园的办园理念、课程特色和教学过程。
2、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
3、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激发幼儿和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
二、活动时间:20xx年11月9日下午2:30---4:00
三、活动地点:中班活动室
四、开放内容: 半日班级活动
五、活动流程:
(一)2:00----2:30起床整理被褥、如厕、午检、喝水、吃水果
(二)2:30----2:40家长签到,幼儿进行午间活动
(三)2:40----3:10室内教学活动展示
(四)3:10----3:30室外“八个一”活动展示
(五)3:30----4:00亲子游戏
(六)家长填写开放日活动反馈意见表
(七)教师小结,家长带幼儿离园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歌表演:《小星星》、《小树叶》、《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诗歌联诵:分组对诗与点名、抢答相结合。
诗词:《望庐山瀑布》、《山行》、《七步诗》、《悯农》、《绝句》、《出塞》、《赠汪伦》 童谣:幼儿园是我家、大公鸡喔喔啼、跟我一起做、别说我小、我家有几口人、贪吃的弟弟
数学知识展示:
复习5以内按数取物。
相邻数1----5(点名与集体回答相结合)
复习5以内的序数
让幼儿按高矮、长短、大小排序
复习3、4、5的形成
亲子游戏:
1、我的宝宝在哪里
准备:布带若干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请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相应的家长蒙上眼睛站在圈内,幼儿手拉手边唱歌边绕着家长转,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请家长去寻找自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