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教案

时间:2025-04-05

《搬家》优秀教案(精选12篇)

《搬家》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自己或与同伴搬动桌椅锻炼上臂力量。

  2、能根据游戏情节创造性的使用桌椅。

  3、有团队合作,感受创造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桌椅若干。事先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幼儿自由做各种椅子游戏。

  (2)创设情境:小兔的家被龙卷风摧毁,重新寻找新家。

  2、基本部分

  (1)交待任务:寻找新家的途中会碰到许多困难,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2)教师预先设计好障碍,幼儿共同解决难题。

  幼儿合作搬椅子、桌子,架桥--山洞--高山。

  (3)幼儿游戏若干次。

  中间设计大灰狼出现,幼儿利用山洞躲避的情节。

  (4)寻到目的地。

  (5)搬家。

  幼儿合作搬椅子、桌子。

  3、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缓解手臂紧张的肌肉。

  (2)幼儿搬椅子回教室擦洗。

《搬家》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架空的竹梯上进行手脚爬,提高自身的协调力量。

  2.能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进行活动。

  3.能主动参与有挑战性的活动,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竹梯四架;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轮胎十二个;垫子 4 张;起点线 4 条;"蚂蚁的家" 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1、小蚂蚁们排好队伍小跑进场,跟音乐做准备活动,重点模仿蚂蚁的爬行。

  重点:双手

  双脚同时撑在地上,眼睛看好前方膝盖不着地。

  2、练习在竹梯上爬行。

  刚才我们学会了再平地上爬行,可是小蚂蚁找食物的时候会爬到高的地方这样爬行就更难了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在稍微高点的地方爬行看看小蚂蚁们能不能成功。大家快看在我们的草地上出现了什么?梯子放在轮胎上这样就被架空了。你们觉得在爬梯子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查看全文

帮豆豆搬家(区域)

目的:
1.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区别10以内的数的单、双数,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准备:
   蚕豆、筷子若干,画有数字或图形的纸板图若干张。
玩法:
1.用筷子将一粒蚕豆依次从1搬(夹)至10或从10搬(夹)至1。等熟悉玩法后进行“夹豆子”比赛,又快又正确者为赢。

查看全文

28蜗牛搬家(通用10篇)

28蜗牛搬家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读“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搬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不怕困难。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蜗牛搬家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明白蜗牛的家没搬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

  1.猜谜语:说它是条牛,无法拉车走,说它力气小,却能背屋走。(谜底:蜗牛)

  2.说说自己印象中的蜗牛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蜗牛: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腹面有扁平的脚,壳略作扁圆形、球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有螺旋纹。吃草本植物的表皮,危害植物。有的地区叫水牛儿。)

  3.板书课题。

  4.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如:蜗牛为什么搬家?蜗牛将家搬到什么地方去?蜗牛搬家的结果怎样?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疑问听课文录音朗读。

  2.讨论交流。

  听完课文朗读后,你的哪些疑问已经找到了答案?

  三、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蜗牛的家在哪里?(水池边的石缝里)你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3)理解词语。

  光秃秃: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蜷曲:弯曲。

  (4)动作演示“探出身来,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

  (5)齐读。

  2.蜗牛为什么要搬家?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查看全文

鱼妈妈搬家(通用6篇)

鱼妈妈搬家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鱼儿的不同神态、表情,让幼儿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会用“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等词语描述图意。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观察力。

  4.教育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幻灯机、投影片、录音机、磁带、图书。

  2.课前参观附近河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师生学做鱼在水中游的动作。

  2.师:老师这里有一部小电影,我们来看看电影里的鱼儿生活得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图片一)提问:

  (1)这两幅图上河水的颜色和鱼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2)幼儿讨论并回答。(丰富词:污染、愁眉苦脸、清清的河水)

  2.教师小结:图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游泳,玩得真高兴。

  一条河的河水又脏又臭,河水被污染了,鱼儿愁眉苦脸,它们难受极了。

  3.为什么这条河的水会这么脏?(出示幻灯活动片:是人们倒脏水、扔垃圾造成的。)

  4.鱼儿活动在这么脏的水里,它们该怎么办?(出示幻灯图片二)

  5.鱼儿搬走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再搬回来吗?

  6.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河水慢慢地干净起来,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鱼妈妈吧!(鱼妈妈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搬回来了。出示幻灯图片三)

  7.鱼妈妈一共搬了几次家?请小朋友把鱼妈妈搬家的经过讲出来。

  (1)个别幼儿完整讲述,为图片取名。

  (2)教师规范地讲述一遍内容。

  8.刚才老师讲了一遍内容,老师是怎样讲的,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查看全文

《蚂蚁搬家》教案(通用16篇)

《蚂蚁搬家》教案 篇1

  本课是以蚂蚁搬家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同学进行绘画创作,是一节通过设情景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同学集体协作精神的典型课程。通过对昆虫外型特征的描绘,激发同学对昆虫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天真的小朋友会凭着自身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一、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

  1、让小朋友们听故事。(教师播放录音故事——蚂蚁的王国)

  2、小朋友们分角色扮演小蚂蚁,教师扮演蚂蚁妈妈。

  3、说一说你通过这个故事对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4、同学回答。(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的想法)

  5、反思:通过蚂蚁的王国故事到入和分角色的扮演,充沛的调动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环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老师同学的参与也融合了新课标同学主导教师为辅的精神。

  二、直观教学,探究学习相结合。

  1、展示活动的纸蚂蚁模型,让同学上台来摆一摆,启发同学了解蚂蚁的结构和形态。

  2、课件播放蚂蚁的分解图,同学试画蚂蚁的结构。

  3、分组讨论:蚂蚁搬家时会出现哪些动态?蚂蚁搬家时会有哪些情况出现?

  4、课件播放动态的蚂蚁以和生活中蚂蚁搬家的片段。

  5、你认为还有哪些细节,大胆的说出来。

  6、反思: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同学对蚂蚁的外型特征,结构以和蚂蚁的动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且通过展开讨论的学习,让同学在自身的平台上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提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集体创作,大胆表示。

  1、课件播放:欣赏同学作品。

查看全文

《帮水宝宝搬家》教案(精选5篇)

《帮水宝宝搬家》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总是喜欢在盥洗室里玩水,发现了孩子们对水很感兴趣,于是最近在开展“好玩的水宝宝”的主题活动。孩子们特别喜欢,尤其对科学区的“水道”以及滴管、量杯等工具进行装水特别喜爱,但在游戏过程中移动水的时候,因为工具的不合适浪费了很多时间。于是便设计了“帮水宝宝搬家”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环境,让幼儿不断的体验、尝试、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去装水、运水、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做到了在玩中学,让幼儿从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

  2、能够使用并选出适合的工具帮水宝宝搬家

  3、愿意参加水宝宝搬家活动,体验玩水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使用多种工具成功帮助水宝宝搬家

  难点:对不同的工具进行比较选出合适的工具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在主题活动下、科学区中已自由探索水的特性。

  2、能够区分物体大小。

  物质准备:

  1、“水妈妈”录音2、3个透明杯子(装有水、牛奶、果醋)

  3、“水宝宝们”4、不同大小的塑料杯、碗,各种塑料餐具

  5、滴管、各种量杯6、小篮子、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吸引幼儿注意,调动活动氛围

  1、通过请幼儿帮忙的形式,提高幼儿参与性

  师:今天我在路上碰到了“水妈妈”,她好像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们一起问问她:水妈妈,水妈妈,发生什么了?(播放录音)

  录音:水宝宝,水宝宝,你去哪了?水宝宝?我的孩子水宝宝不见了,你们可以帮帮我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