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精选2篇)
八年级生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 篇1
《根的生长》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区别根尖四部分结构,举例说明四部分的作用。2.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长。技能性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情感性目标:1.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根尖四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根靠哪部分生长 。 3.根的生长方向教学难点: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特点,以及每部分的功能。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清楚本课的探究目的。
(2)收集植物根以及与根的作用有关的资料。教师准备: (1)准备“根尖的结构”材料用具。永久性切片、放大镜、镊子、培养皿、显微镜 (2)准备十余份己做好标记的培养24h的根尖 (3)制作相关课件,有关教学录像资料等。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一株长在路边的苹果树,但是这些红红的果实可不是我们要看的重点,大家可以数一数,看看苹果树的枝条有所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十多根啊!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
接下来看到的这幅图片看上去很普通是吧,它叫骆驼刺,是一种生长在荒漠里的植物,可以看到,地面以上的部分还不足一米,现在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是骆驼刺的根系,又粗又长,可以伸到地面以下15米之多!
这就是骆驼刺完整植株的示意图,上下对比非常的强烈吧!听完了老师的介绍,看过了这么多图片,相信大家都充满了好奇。你们有些什么想法或者问题吗?都可以大胆的提出来。
八年级生物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设计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学生学校情况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八年级生物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教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
2. 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3. 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 探究学习
(一)化石证据
1.观察图5.1—6几种不同年代的化石,分析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分析讨论图5.1—7马及其前肢进化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马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②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3.观察并探讨图5.1—8岩层与化石关系示意图:
生物结构最复杂的地层?距今最近的?距今最远的?由远及近的顺序?
跟踪训练一:
1.通过对马化石的研究可以证明( )
a.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b.生物是进化的,物种是可变的
c.由复杂到简单的进化顺序 d.生物的体型由小到大的进化顺序
2.通过对马进化的研究得知,马的前肢趾数的变化顺序是( )
a.5→3→1 b.3→2→1 c.4→3→1 d.4→3→2
八年级生物第一节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⒈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⒉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⒊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说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⒋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导学提纲:
㈡预学导航:
⒈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过程演变而来的。
⒉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过没有________。
⒊原始海洋是由_____变成________,然后越积越多变成的。它是__________诞生的摇篮。
4.1965处我国科学家利用_________成功合成_________。1981,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_________。它能证明生命起源的_________阶段。
5.课本中的分析讨论
第一个分析讨论:⒈
⒉
⒊
第二个分析讨论:⒈
⒉
⒊
7.课后题
第一题:
第二题:
新课
㈠导入:同不们,关于生命起源问题,多少年来一直是科学家在探索的问题,并且至今仍然存在多种有关生命起源的说法,比如说“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至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是如何出现也没有给出定论,不过有一种说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那就是“化学进化说”请看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许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神创论2、宇宙胚种说3、物质化学进化论4、自然发生说请同学们阐述自己支持哪一假说,支持该假说的证据和理由是什么?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
《根的生长》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区别根尖四部分结构,举例说明四部分的作用。2.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长。技能性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情感性目标:1.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根尖四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根靠哪部分生长 。 3.根的生长方向教学难点: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特点,以及每部分的功能。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清楚本课的探究目的。
(2)收集植物根以及与根的作用有关的资料。教师准备: (1)准备“根尖的结构”材料用具。永久性切片、放大镜、镊子、培养皿、显微镜 (2)准备十余份己做好标记的培养24h的根尖 (3)制作相关课件,有关教学录像资料等。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一株长在路边的苹果树,但是这些红红的果实可不是我们要看的重点,大家可以数一数,看看苹果树的枝条有所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十多根啊!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
接下来看到的这幅图片看上去很普通是吧,它叫骆驼刺,是一种生长在荒漠里的植物,可以看到,地面以上的部分还不足一米,现在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是骆驼刺的根系,又粗又长,可以伸到地面以下15米之多!
八年级生物 第五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和不完全变态
难点: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教材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观察、分析、思考、理解家蚕完全变态以育的真正含义;同时通过对蝗虫生殖和以育过程的图片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课件
2、收集有关家蚕、昆虫、蝗虫等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蝴蝶蜜峰蜻蜓)
生:看图
师:这三种动物都属于同一类——昆虫
师:昆虫纲简述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而且与人类关系密切:蚕吐丝、蜂酿蜜、蝶传粉、蝗虫危害农作物、蚊蝇传播疾病等。
师: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和一个口器,有的可将许多小图像拼成详细图像。有的聚光能力较强,得到图像较明亮。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师:就说我们刚刚提到的蝴蝶,你知道它小时候的模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