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八年级地理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大全

  以下是第一范文网的小编为您准备的八年级地理上册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 二页 1.D 2.C3. A 4.C5. B 6. ㈠经度差异大㈡纬度差异大 7. ⑴④ ②和③⑵ C ⑶A-------我国领土最北端 B-------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C-------渤海 D-------黄海 ⑷A 第三 四页 1. D2.A3.B 4. ⑴A.100 人—400 人 B.一人以下 C.400 人以上 D.一人以下 ⑵东部 华北 西部 ⑶黑河 腾冲 ⑷①⑤⑦⑧ ⑸略 5.略 第56页 1.C 2.B 3.C 4.B 5.C 6. ⑴云南 云或滇 服务业 ⑵泼水节 7.略 78页 1、A 2、C 3、B 4、D 5、B 6、⑴湖南 湘 湘江 洞庭 ⑵湖北省 江西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重庆市 ⑶武汉 赣 广州 桂 贵 贵阳 渝 7、略 8、⑴略 ⑵黑龙江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⑶中国台湾 广西 ⑷珠江 略 9 10 页 AB DAC C 7. ⑴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⑵第一 第二 第三 ⑶青藏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喜马拉雅 祁连 巫 ⑷大陆架 8. ⑴A B C ① ⑵② ④③⑥ ①⑥ ⑤ ⑶亚欧 太平洋

  第 11 12 页 B C CAD B 第 11 12 页 B C CAD B 7. ⑴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大 ⑵C ⑶东—西 O 8. ⑴C ⑵A ⑶温带季风 ⑷塔里木河 夏季 ⑸略 13 14 页 B C D C C A 7. ⑴F D A B ⑵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⑶青海省 河南省 ⑷略 8. ⑴上 三峡 ⑵减小 增大 乱砍滥伐 洪涝 ⑶略 15 16 A C C D B 6. ⑴武汉 京广线 煤炭 ⑵三峡 水能 ⑶沪宁杭 ⑷水土流失 7. ⑴塔里木盆地 ⑵冰雪融水 ⑶略 17 18 C D B D 5. ⑴矿产 森林 ⑵A D ⑶略 6.略 19 20 BBBDBDD 8.A ---------------② B----------------③ C----------------④ D----------------⑥ E-----------------① 9. ⑴①乱砍滥伐 ②略 ⑵过度放牧 西部 ⑶①乱占耕地 ②略 21 22

查看全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长沙、九江、芜湖、无锡

2.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

3.铁路干线——熟记“三横五纵”p91图  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干线

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4.交通运输枢纽——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处(人流、货流量都很大)

重要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成都和兰州(经过的铁路线)

  分为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

5.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速度        较快          次于铁路        最慢        最快      

查看全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根据地图说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分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名称。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中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教学重点,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总结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课堂上多用实例练习加以巩固。“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需要给学生提供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以及充足的练习,帮助他们去理解和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分布。例如,可以设计虚拟旅行,让学生在模拟旅行中掌握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也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铁路干线空白图让学生填图。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老师:播放音乐“我要去x藏”,同时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上的铁路、当地的特有动物──藏羚羊、牦牛,以及拉萨布达拉宫。

【设计意图:音乐轻松、优美、欢快,可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这些音乐、图片,为进入新课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埋下了伏笔。】

引入新课

老师:我们现在去x藏拉萨困难吗?都有哪些交通方式呢?在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中,我们如何做好最佳选择和线路换乘呢?为什么青藏铁路修了那么久?铁路的修建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这一节。

查看全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xx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中国地理”的“经济与文化”主题中提出如下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本节是八年级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的第三节,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从课标的具体要求来看,本节内容需要突出强调的是通过不同地图的地理信息的收集、对比、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训练学生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但考虑到影响工业分布因素多且复杂,初中生还不具备建立全面分析工业分布区位因素的能力,教材简化学习难度,只要求学生认识我国工业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江、沿海地区的这一突出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归纳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在东部大中城市的特征。这部分内容不适合做能力的提升,但学生对高科技产品都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用丰富有趣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突出介绍我国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扩展学生的视野。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多且复杂,初中生很难在现阶段对此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归纳,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例如:在“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的学习中,教师要设计好问题,降低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难度,只要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工业分布存在东西部差异及工业中心主要沿江沿海分布的突出特征即可。

查看全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下)中国版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nba是美国乃至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赛,它的队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从外表看他们有哪些差异?为什么?
生:人种不同。
师:对。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和人口。
【板书】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种与人口
第一课时
一、  三大人种
师:同学们,我们在电视节目上可以看到体质特征各异的人,主要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我们从哪些方面来区别他们呢?
生:观察图a、b、c、d。(让个别学生来描述)
师:不错,他们的区别在于肤色、头发、脸型等三大方面,其中主要是肤色。
生:阅读课文,区别三种人种的体貌特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交替)
【板书小结】 白种人体貌特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黄色人种体貌特征:皮肤呈淡、黄色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黑种人体貌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体毛很少。
师:那么,我们属于哪一种人种呢?
生:黄色人种。
承转:不同人种之间有交往吗?(引导学生阅读“文化交流的见证”)
生:有。
师:其他人种又分布在什么地方?
生:阅读课文p50第1、2、3、4段,看世界主要人种分布图e,让学生指图说出不同人种的分布。
【板书小结】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  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美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北部。

查看全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上)中国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上)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一、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  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  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           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           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           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           课时安排: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