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300字作文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小林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就蹦蹦跳跳地去领饭。他满心欢喜地拿着饭回到教室,他想: 今天的菜可能就是我最爱吃的红烧鱼吧!
可是,当他打开饭盒一看,原来是最讨厌的青菜啊!他大失所望,想:这些淡然无味的菜,叫人怎么吃呢?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他们都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他想:我一定要想个办法把这些菜全部倒了。过了一会儿 ,外面正好没人,他盖上饭盖,悄悄地来到门口倒掉了所有的饭菜。谁知,这一切都被同学们看到了,同学们纷纷指责小林,小红说:“你会背悯农这首古诗吗?”
爱惜粮食作文450字
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没有空闲的时间来学校接我,所以每天中午放学都去午托部吃午饭。中午我和小伙伴们一同排队吃饭,刚开始真的很有趣,但是不久后,那股新鲜劲儿也就过去了。
有些同学早把午托部老师的批评教育抛在脑后,午餐时间结束后,桌子上总是一片狼藉,到处是吃剩的饭粒,还撒了不少烫烫水水,还有些同学不管自己饭量多少,总是要让老师给多盛点,饭吃不完也就理所当然的倒掉了,丝毫不觉得浪费,我每天吃完饭后,总能看见装满剩菜剩饭的几个桶里堆的满满的,真让人可惜呀!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读过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妨想想,农民伯伯是怎样在地里为庄家除草松土的,在炎热的夏天汗水滴到苗下泥土里的情景。可是有些同学仍然在不节制的浪费食物,我真想让那些浪费食物的同学好好体验一下,我们平常吃的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的。
有关爱惜粮食的作文
【第1篇】
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吃饭。我盛了一大碗米饭,把很多好吃的菜也都盛在碗里。可是,我吃了一半就不想吃了。我刚想偷偷倒掉,忽然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见这米饭来的多么不容易啊。姥姥也跟我说过,她们小时侯都吃不饱饭,有时候都找树皮,树叶吃,还饿死很多人。妈妈还给我讲过,现在田地越来越少,人口却越来越多,将来吃饭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现在还有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吃不上饭,上不起学......想到这里,我把饭重新端到餐桌上吃完了。
我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做得好,我高兴地笑了。我决定以后做一个节粮爱粮的好孩子。
【第2篇】
星期天上午,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面包片,一不小心一大块面包片掉到了地上。我打算把它扔进垃圾筐里,可是奶奶一把拉住我。奶奶说:“面包片不脏可以继续吃,也可以给小狗吃,扔掉就太浪费了。”奶奶还说农民种粮食不容易,要珍惜每一粒粮食。我知道我错了,以后我一定做一个珍惜粮食的好孩子。吃米饭的时候要把,米饭吃的干干净净;吃馒头的时候吃多少拿多少。
我会永远记住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3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想起《锄禾》这首诗的时候,就仿佛看到农民伯伯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辛苦劳作的情景。
我经常听老爷爷老奶奶们说起他们小时候没有粮食吃,只是吃一些树皮、草根一类的东西,每天都饿得走都走不动。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都能吃上各种各样的饭菜,水果,糕点,真是幸福极了。我们吃的米饭、馒头等一切食物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懂得节约,学会爱惜粮食。坚决做到: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注意不把饭粒撒到桌子上,不乱扔食物。看到有浪费食物的行为要积极提醒和制止。真正做一个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爱惜粮食初三作文
热爱生活,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小编收集了爱惜粮食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爱惜粮食
晴空万里,天空里没朋一丝云彩,太阳把地烤得滚烫滚烫;杂草抵不住太阳的暴晒,叶子都卷成细条了;树上的知了好像在叫:“热死了,热死了!”我坐在电视机前,扇着电风扇;妈妈在厨房烧饭。
一会儿,妈妈烧好了饭菜,把饭菜端在桌子上,说:“快来吃饭。”我急忙洗好手,来到桌子前,就皱起眉头来:“怎么又是这些菜,我都吃腻了!”爸爸说:“青菜、黄瓜都富有营养。”我满不情愿地拿起筷子。
刚吃了几口,我就不想吃了,刚想把剩下的饭倒掉,却被爸爸和妈妈阻拦了。妈妈心平气和地指着在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说:“你可要爱惜粮食呀!这么热的天,农民伯伯在田里插秧累不累呀?”“累”我回答。“插完了秧是不是就可以收获啦。”“不是”“对,农民伯伯还得精心管道,直到收获才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怎么就让你白白浪费了。”
这时,我想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他们只吃草和树根,一粒黄豆吃七天;又想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八条,“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节约水电。”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回到桌子前,把剩下的饭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第二篇: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一个听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词语。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也许有许多人不知道。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看到学校里的同学们淡漠的不屑的脸,丝毫不犹豫的动作,不禁有些心寒。
爱惜粮食
一个周末,小明跟着妈妈和爸爸一起到乡下奶奶家探亲。经过一路波折,终于到了!
刚跨进奶奶家,就迎面扑来一阵香喷喷的饭菜香。只见饭桌上摆着一大桌好菜:有鲜嫩爽口的黄瓜;有金黄的煎鸡蛋;有鲜美的丝瓜…………奶奶说:“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多吃点。”小明早就饿坏了,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奶奶站了起来,笑着说:“小心点,别噎着!里边还有一锅鸡汤呢!我这就去拿!”
“啊!还有一锅鸡汤,可是我都快吃饱了!要不我把饭给倒了?”小明心想。小明走到门口,正想往外倒,可是一只手拉住了他。小明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爸爸对小明说:“小明,你看!在炎炎烈日下,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着,他们为秧苗除草、施肥,进行精心的管理。你饭碗里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啊!”这时妈妈又说:“你不是刚刚学过《锄禾》吗?你难道还不明白它的含义吗?你知道吗?如果地球上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那么就足够一个人吃二百四十多年。”“啊!”小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小明,你这么做,对得起你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吗?”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爸爸、妈妈我错了。”小明羞愧地低下了头,将剩下的米饭都吃完了。
米饭里不止有着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里面还包含了农民们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