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抄报:暗物质里藏着宇宙质量之谜

  寻找暗物质,科学家纷纷“组队”

  据介绍,此次AMS的阶段性成果并不能确证暗物质的构成——从理论上,正电子比例较高也有可能是地球附近某种天体现象引起的;也不能排除其他未曾被认识的物理现象的可能性。而在探寻并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道路上,AMS绝非孤军奋战,全球已有多个科研团队和科学装置踏上了同样的征途。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15年发现很可能是“上帝粒子”的粒子后,这个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将已开始为期2年的闭关检修和升级,计划于2015年重新开通并达到最大能量,可进行每秒100亿次的对撞。暗物质则被列为它下一阶段的主要探测目标。

  格兰萨索地下实验室(GRAN SASSO):位于意大利地下1700米的岩层,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实验大厅,目前正在进行DAMA、CRESST、XENON100三项探测暗物质的实验,采用不同方法寻找WIMP碰撞产生的信号。

  低温暗物质搜寻计划(CDMS):实验装置位于美国一个地下800米处的废弃地下铁矿中,通过将硅、锗晶体至于极低的温度环境中,探测晶体内部粒子与暗物质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振动。早在2015年,该实验就宣布找到了两例疑似WIMP的信号事例。

  锦屏地下暗物质实验室:位于我国四川西昌的山体隧道中,是目前全世界最深的地下物理实验室。实验大厅上方有2.5公里厚的岩层阻挡宇宙射线,而且是放射性低的大理岩,把环境干扰降到最低。该实验计划用两个实验寻找WIMP发出的信号,目前已开始工作。

  欧几里德太空望远镜:由欧洲空间局主导的项目,近日美国宇航局也宣布参加。该太空望远镜计划于2020年升空,到达第二拉格朗日点后在6年的任务期内,绘制宇宙中约20亿个星系的分布图,揭示宇宙间暗物质、暗能量的真相及其对宇宙进化的影响。

  对于暗物质的探索,目前只是刚刚开了个头,科学家寄希望于它能让物理学在21世纪闯出一片新天地,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迈进一大步。正因如此,近年财政吃紧的西方国家依然没有放弃对暗物质研究的投入,而中国在该领域的动作也愈加令人期待。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