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

牛肝菌是云南独有的一大特产,别名土色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

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菌盖直径3~10cm,扁半球形或凸形至扁平,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肉桂色,光滑,很粘。菌肉淡白色或稍黄,厚或较薄,伤后不变色。菌管米黄色或芥黄色,直生或稍下延,或在柄周围有凹陷。管口角形,每毫米2~3个,有腺点。柄长3~8cm,粗1~2.5cm,近柱形或在基部稍膨大,昔黄色或淡褐色,有散生小腺点,顶端有网纹,菌环在柄之上部,薄,膜质,初黄白色,后呈褐色。孢子近纺缍形,平滑带黄色,7~10μm×3~3.5μm。管缘囊体无色到淡褐色,棒状,丛生,22~38μm×5~8μm。

在云南全省各地均有牛肝菌分布,有红、黄、紫、粉等品种,其中以白牛肝菌为多。牛肝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成分,食用鲜香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和80%。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