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化名人中,王维是诗、画双艺皆杰的奇人。他所以具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神韵,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从小与音乐有缘,得乐意融贯互补之故。
王维也擅奏琵琶,据传名曲《郁轮袍》(后人有认为此曲是《霸王卸甲》的前身)即出其之手。这首琵琶曲产生的过程也别有风趣。
开元九年,满腹经纶的年青才子从千里之外的蒲州地(今山西永济西部)来到长安应试。正当王维踌躇满志,意欲摘取桂冠之时,忽闻有个诗人张九皋通过唐公主的途径,已得到取殿试第一的许诺。王维一筹莫展,只得与好友歧王李范(玄宗弟)斟酌,对方苦思许久,出一妙计。着王准备好二什事:一是书录好其清新隽永的诗作十首;二是谱怨切的琵琶曲一首习熟。五天后为其引见公主。
引见之日,李范为王维精心打扮,让其在显著的地位与众乐舞会翩翩起舞。妙年洁白,风姿倜傥的超凡形象,一下就跳入了公主的眼帘,受其青睐。谓向李范探询其人,李寓意深长,含笑答:“知音者也。”公主听出话外有音,命取琵琶来让其弹奏。那知音者胸有成竹,弹出一首新曲《郁轮袍》,高超卓绝的精湛技艺和酣畅淋漓的传神情感,深深地拨动了在场聆听者的心弦。曲终,满座宾客无不动容。 公主大奇,歧王又介绍:“此生非止音律,词学亦无出其右。”维即献上怀中诗卷,公主读毕惊骇至极曰:“这些皆我平时吟诵者,原以为古贤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儒衣再晤,升上客座,穷尽贵宾之礼善待也。
当公主悉知王维也是来京赴考的举子时,即曰:“此等才华横溢之士不登榜首,更待何人?”还召试官至第,由宫婢传话下去。主考官当然心领神会。
殿试之上,王维终于“大魁天下”,从此踏上仕途,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