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
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
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
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 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 。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 和 。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服务,必须与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 、法纪教育和 四个基本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24.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2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26.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
a. b.
c. d.
27.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8.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29.“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3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31.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
a.“登门槛”效应 b.低球技术
c.留面子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3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33.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学家是( )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斯普兰格 d.荣格
34.情绪所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5.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 ,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效应器和反馈等构成的。
37.一题多解是 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 。
38.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的定向、 、 以及操作的熟练。
39.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内外倾向及灵活性等 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强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40.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互相接纳、 、维护自尊、 。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概念?
42.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4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