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劳动争议是每一个企业都难免遇到的问题。就广东本地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来说,2003年统计的数字是将近6万件,有急速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避免和解决劳动争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笔者在长期与一些知名的大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不仅在业绩、效益、信誉方面取得成功,而且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人事制度也很有值得借鉴之处。可以说越是成功的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就越少。就此,结合本人从事律师处理劳动争议的实践经验,试析企业减少、避免劳动争议的若干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是我国减少劳动争议的大前提。
从立法的角度看,制定完善统一的法律是调整、规范法律关系的客观需求。当前,我国在劳动领域方面,国家立法的数量不多不全,主要是地方法规、规章和劳动部的一些部门规章。由于各地立法水平不同,立法时间先后不同,造成各地法规规章的差异,地方法规规章与劳动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之间也存在相抵触的地方,这给企业适用法律规范带来了极大不便。另外,加上部分法规制定的时间较早,明显带有滞后性,而且内容过于抽象,不具可操作性,因此已不能当前适应劳动领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劳动争议无论是在预防阶段,还是在解决解决,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适用。只有从立法的层面加以规范,才能根本避免、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良性解决劳资双方之间的纠纷。因此,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是减少、防止企业劳动争议的必要前提。
二、劳动保障部门加强监管是企业减少劳动争议的有力保障。
现实当中,存在不少有法不依自身缺乏约束的企业,因此针对此类企业的外部监管是必须的。《劳动法》、《劳动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是有效减少劳动争议的一个保障。通过对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教育批评、行政处罚,不仅可以让这些企业改过自新,也可以让其它企业吸取教训,更好的减少各类劳动违法行为,从而降低劳动纠纷发生率。
但目前我国劳动监察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企业劳动违法种类多,违法企业数量多和劳动行政部门监管不力、疏于监管,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劳动行政部门执法犯法、违法执法和错误执法的情况。这些情况对于企业依法办事、减少劳动争议都是十分有害的。这就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劳动监管职能,提高执法水平。
2、依照法律和劳动合同办事。
在劳动报酬、解除劳动合同和福利保险等类劳动争议中,引起纠纷的多数是由于企业单方的违法行为或违反劳动合同行为。可见,企业认真规范自身行为是防止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政策、法律法规是约束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劳动合同则是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补充。它们不仅是建立劳动关系、履行劳动权利义务的文字依据,也是解决劳动纠纷、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因此,劳动关系主体违反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势必就会引起劳动纠纷。在笔者经办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此类劳动纠纷十分普遍,比如,一些企业违法克扣工资,不购买社会保险,违反约定调动工作岗位等,都是比较导致劳资双方矛盾激化的因素。
3、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制度是企业自行制定、用于经营、管理企业及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它是企业自己的“法律”,是企业处理违方纪律的员工“尚方宝剑”。实践中因为企业内部规章存在问题而引发的劳动纠纷也不少,比如出现厂规大于国法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或出现暗箱操作没有进行公示告知的情况等。以上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只有经合法程序制定、内容合法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才是具有效力的,才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之一。因此,企业在制定修改或者根据内部规章对员工进行惩处时,必须先审察该规章内容是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片面加重劳动者义务侵犯劳动者权利,是否履行了民主公示程序等等,只有这样,企业出台的规章制度才具备法律效力,才能作为预防、解决劳动争议的“内部法律”。
4、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
近年,国内掀起了学管理的热潮,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其中一门重要学科,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中高层人才大受外企和民营企业的争宠。企业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跟劳动争议的发生、处理密切相关, 他们参与公司规章制度、人事政策的制定,人力资源部门更是直接管理公司劳动、人事关系,负责处理解决公司与员工劳动争议,是影响争议发生和解决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需要掌握更多劳动法律知识和科学的人事管理理念,提高处理劳动纠纷的技巧。
5、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追求经济效益无疑是每家企业的重要目标。效益不好的企业很难有完善的管理、良好的福利、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是引发劳动纠纷、劳动争议的隐患。企业必须重视发展经济效益,才有可能完成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劳动者实现“双赢”的局面。企业效益上来了,不仅可以为有贡献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回报、福利,激发其劳动积极性,而且可以对员工进行更多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据了解,本地有一些效益优、商誉佳的企业,由于为员工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工作环境、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充分给予员工发展的机会,因此很少发生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情形。
6、建立和谐、统一的企业氛围。
企业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员工于用人单位之间的感情,良好的氛围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可以避免企业人才的流失。因此,企业还需要用心去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企业氛围,培养员工家庭式的亲密感情和团体意识,为员工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更好的避减劳动争议的发生。
四、规范员工自身行为是减少、避免劳动争议的必要补充。
相对企业而言,员工违约引发的劳动纠纷比较少。但作为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员工的行为也直接影响劳动争议的发生与否。我国现阶段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不高,缺乏良好的法律意识,违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行为也较普遍,这也是造成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事情上升的一个原因。因此,加强员工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劳动法》及相关法规、认真遵守劳动合同是预防、避免劳动争议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