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复习《会计》科目的考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应试目标和复习计划:
一般2到3年通过注册会计题的考试是比较可行的。一般情况下,以先考会计,后考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为好,税法和经济法最好分别安排在不同年度考试。《会计》课程是基础,因此《会计》的复习应尽早开始。
2.认真阅读辅导教材:
《会计》基本以中注协指定的辅导教材的内容为命题范围。因此,《会计》辅导教材是应试复习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考试范围,一般应通读2-3遍,可选择1-2本参考书,平常练习用。
3.应试前的强化复习:
在考试之前,考生至少要用两周的时间进行《会计》科目的强化复习,主要内容包括:
(1)全面复习辅导教材中的知识点;
(2)加强重点,难点和疑点复习和练习;
(3)至少做四套模拟题。
四、《审计》
《审计》科目的考试以"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命题原则。全面考核是指考题的涉及面广,基本上每章都有题。突出重点是指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要重点考查,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达到70%以上。
教材共18章内容,1-4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知识;第5-9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是全书的难点;10-14章是会计报表的审计,为实务部分,应注意5-9章的理论与10-14章的实务结合;15、16章为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终成果,前面的一切都是为最终能提供客观、公平的审计报告;17章是其他鉴证业务,也需要理论与实务的结合;18章为会计咨询和服务业务,是介绍性知识。
《审计》的试题为五种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考生在复习《审计》科目的考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全面复习,通读辅导教材。
考生应仔细全面复习和掌握ǖ冀滩牡哪谌荩馐浅鎏夥段а?忌谌险嬖亩两滩模莆战滩哪谌莸耐保褂κ实倍嘧隽废埃阎付ǖ摹断疤饧纷邢缸鲆槐椋ü废埃黾佣越滩哪谌莸睦斫猓煌ü废埃鸾ッ髦敝琳莆沾鹛馑悸贰?nbsp;
2. 站在注册会计师角度上复习《审计》。
考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要做到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实务的结合,站在注册会计师的立场上分析、判断和回答问题,并恰当地运用答题技巧,就一定能顺利地通过审计这门科目的考试。
五、《税法》
《税法》科目的考试具有试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考查与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重在测试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历年考题来看《税法》的考试是全面考核有所侧重。每章的内容都在考核范围之中,但又不是平均出题。企业普遍涉及的一些大税种分数占的比例较大。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五个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在历年考试中占的分量都很重。试题中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如1999年的试题中,计算题第一道要求计算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第二道计算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税法》的考试题型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综合题
考生在复习《税法》科目的考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全面掌握《税法》科目的辅导教材。
全面复习,全面掌握辅导教材内容是应试的基础,由于每章都有试题,所以应试者切忌押题、猜题。
2. 全面理解法规,提高掌握政策的准确性。
准确理解各项税收法规是通过考试的关键。考生在复习时,要重在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灵活运用上,不可死记硬背。
3. 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每年考试都有许多考生反映时间紧,题量大。尤其是2000年考题,大部分考生没有做完。主要原因是知识不熟,做题太慢。考生在复习时要多做练习,加强熟练程度的训练,同时在做练习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满足于看书,一定要多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