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数总和法
1.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2.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例题10】某企业2002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3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92
b.216
c.120
d.240
【答疑编号05300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解析:2003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216(万元)
四、提取折旧的确认
五、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的复核p129
(一)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重大差异,则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二)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当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例题11】2004年2月5日,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就下列会计事项的处理向甲公司会计部门提出疑问:
甲公司将2001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
甲公司上市两年来均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对2001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生产用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甲公司上市两年来对2001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折旧额,是按加速折旧法计提并影响损益的金额。为与税法一致‚董事会决定,从2003年起对2001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按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甲公司每年按直线法对上述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万元,每年按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额为1500万元。
要求:
(1)判断注册会计师提出疑问的会计事项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对于甲公司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调整分录。
【答疑编号05300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1)
事项(1)甲公司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公司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与其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一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是恰当的,为了与税法保持一致变更折旧方法不符合会计原则的要求。
(2)
借:累计折旧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500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
(1)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2)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
(3)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
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p131【例5-13】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印刷业的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1999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印刷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568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002年1月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
(3)2002年1月1日至3月3日,经过三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印刷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发生支出2689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零9个月。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可收回金额为700000元。
(5)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本例中,由于对生产线的改扩建支出,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所以,此项后续支出应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疑编号0530006:针对该题提问】
(1)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两年间,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为:568000×(1-3%)=550960(元),年折旧额为:550960÷6=91826.67(元),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 91826.67
贷:累计折旧 91826.67
(2)2001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68000-(91826.67×2)=384346.66(元),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384346.66
累计折旧 183653.34
贷:固定资产 568000
(3)200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268900
贷:银行存款 268900
(4)2002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后续支出全部资本化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384346.66+268900=653246.66(元),不超过改扩建工程达到的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固定资产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可收回金额700000元,所以可将后续支出全部予以资本化,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653246.66
贷:在建工程 653246.66
(5)2002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53246.66元;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为:653246.66×(1-3%)=633649.26(元);在200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九个月期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633649.26÷(7×12+9)×9=61320.90(元)。
在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七年间,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为:633649.26÷(7×12+9)×12=81761.19(元)。
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 81761.19
贷:累计折旧 81761.19
【例题12】某企业为延长甲设备的使用寿命,2003年6月份对其进行改良并于当月完工,改良时发生相关支出共计20万元,估计能使甲设备延长使用寿命2年。根据2003年6月末的账面记录,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提折旧为57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若确定甲设备改良完工后的可收回金额为78万元,则该企业2003年6月份可以予以资本化的甲设备后续支出为( )万元。
a.0
b.15
c.18
d.20
【答疑编号05300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