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师——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职业

    2005年3月3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2005年国家新职业新闻发布会”。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申报的“信用管理师”新职业在会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信用管理行业的一件大事、喜事。“信用管理师”新职业的发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我国信用管理行业发展的结果,是我国信用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使然,也是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作为服务信用管理行业的社团组织,代表广大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积极申请,长期不懈努力工作的成果。

    信用管理师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信用管理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企业信用制度与信用政策;在交易前期,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确定信用额度及放账期;在交易中期,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转移风险保障企业债权;在交易后期,对发生的逾期账款进行追收;运用信用管理专业技术及专业的征信数据库防范风险,开拓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树立信用品牌、防范风险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发达国家,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的企业达到80%以上。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从外资企业、外贸企业最先起步,到大中型企业,目前已有20000多家企业开始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或培训信用管理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机构大约有5000家。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急迫需要,以及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信用管理行业正迅速发展。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近年来,一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欺诈行为、以及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欠税、产品质量低劣等信用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及至地区整体信用形象,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市场交易、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营的突出问题。可以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在全国进入推进实施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务院提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企业信用管理人才急缺。

    信用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支新的专业技术队伍从其发展前景看:第一,职业前景很好。从学科角度看,信用管理跨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技术、商法等学科,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交叉学科。信用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人才。第二,市场需求量大。随着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务业的发展,一支全新的信用管理专业技术队伍正在产生并迅速成长,预计5年后,我国将会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员走上从事信用管理的岗位。

    一、信用管理师的概念:

    名词解释:信用管理师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不久发布的10种新职业里,信用管理师听上去最具诱惑力。职业名分有了,但其主要工作职能是什么?从业门槛有多高?发展前景又如何呢?

    二、职业描述——为企业信用建设出力

    追溯信用管理在我国的起源,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从外资企业、外贸企业最先起步,日渐扩展到大中型企业,目前,已有2万多家企业开始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或培训信用管理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机构大约已有5000家。

    信用管理师具体从事哪些工作呢?信用管理可细分为很多专业方向,在企业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企业信用制度与信用政策,运用信用管理专业技术及专业的征信数据库防范风险,并开拓市场等。“从业人员需要财务、营销、法律、企业管理、统计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学习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转行相对容易得多。”

    从薪酬情况看,在一个企业中,信用管理经理表面上看是中层管理人员,但因为他要协调财务、市场等相关部门工作,实际上一般都是副总兼任。薪酬情况要根据各企业的整体薪酬而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一职业属于高知识、高技术的管理层,所以薪酬也比较好。

    三、从业感受——胆大与心细要完美结合

    以一个企业信用管理经理的身份,“作为一个企业的信用管理经理,其主要职责是保证信用交易的安全完成。现代企业对信用管理的要求是在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最低。”靳生跃说,这一目标的完成需要做好多项工作,包括客户信息收集、科学授信、风险控制和转移、应收账款的回收、逾期账款追收及利用商业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等工作。

    信用管理师的工作涉及企业的经营和政策,职业要求其既要具备管理能力,指挥若定,同时,每一项工作也都需要细致入微地进行,来不得一点草率。“比如客户信用资料的收集,包括客户过往的交易中有无不良记录,有无违约现象,如果违约,还得进一步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还有,诸如客户的办公环境如何,甚至办公用纸是否正规等点滴细节,也需要注意,只不过在进行信用评价时所占权重不同罢了。”

    四、未来发展——信用管理是一个朝阳行业

    信用经济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专业从业人才的不足。2002年,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从明年开始,第一批科班出身的信用管理毕业生就可以上岗工作了,但人员有限,不过一两百人,仅具象征意义。大量的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取得国家职业资格。

    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目前正处在编制国家职业标准阶段。借鉴国外的经验,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由信用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信用管理师试点培训工作即将开始,培训48学时,预计明年可以正式参加全国资格认证考试。

    “在国外,200人以上的公司都有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而在我国,信用管理如初升的太阳,所以职业前景非常广阔。”靳生跃非常有信心地向记者介绍说,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务业的发展,相关人才需求量非常大,预计5年后,我国将会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员走上信用管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