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社会运行的趋势是( )。
a.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b.社会的 管理 与控制
c.社会的形成
d.社会的需要
33.芝加哥人文学派认为城市社会有两种稀缺资源,它们是( )。
a.经济 商品 和人口资源
b.地理空间和人口资源
c.经济商品和地理空间
d.人口资源和物质资源
34.关于城市生态过程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芝加哥学派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动态演化过程,称为“城市生态过程”
b.对空间位置进行竞争的结果是使相类似的人或职能机构聚集到一个特定的区域。人和机构分别并入与自己同质的地区,这些地区彼此分离,这样一种变化过程叫作隔离
c.聚集和离散都可以用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和机构的密度来衡量
d.集中是指一种在既定区域内的同一类型人口和机构的数量增多的趋势
3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
b.生物圈为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所需要的能量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着无数小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各种生命体物质以太阳能为动力,进行着小范围内的循环
36.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14%
b.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c.能量能朝两个方向流动,是可逆的
d.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4.5%~17%之间,平均约10%
37.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非生物性能量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中可以满足
b.在传递方式上,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式主要通过农业部门、采掘部门、能源生产部门、运输部门等传递能量
c.在能量流运行机制上,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以人工为主。能量流动在流动中不断有损耗,不能构成循环,具有明显的单向性
d.在能量流动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受污染。除部分能量是由辐射传输外,其余的能量都是由各类物质携带
38.下列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区域环境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一定的功能要求其有特定的环境目标
b.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注意 建设 该项目对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
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d.环境影响评价是个涉及多因素、复杂多变的随机系统
39.固体废物指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b.按危害状况,可分为严重危害和普通危害
c.按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d.固体废物侵占 土地 并对环境造成多方面影响
40.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考虑三方面内容,下面四种说法( )是正确的。
a.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的大与小
b.空间的主与次、空间联系的“内”与“外”、空间的大与小
c.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d.空间的大与小、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41.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可以将住宅建筑的户分为( )部分。
a.居室、厨房、卫生间、门厅、贮藏间
b.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四室户
c.居住、辅助、交通、其他
d.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空间
42.一座跨度为160m的大型公共建筑,其合理的结构类型选择次序为( )。
a.平板网架 混凝土薄壳 折板悬索
b.悬索 空间网架薄壳平板网架
c.空间网架 悬索折板薄壳
d.折板 悬索空间网架薄壳
43.在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的房间里,同一个人夏季只需穿一短袖衫,冬季则要穿一毛衣才感到舒适,这是因为( )。
a.墙壁的热辐射不同
b.冬、夏季室内温度不同
c.冬、夏季室内外风速不同
d.冬、夏季室外温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