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响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因素一般包括(acde) 来源:
a.石膏掺量b.水泥细度c.温度和湿度d.养护时间e.调凝外加剂的影响
2.当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水泥被定为废品(a)
a.初凝时间不合规定b.终凝时间不合规定c.水泥稠度不合规定d.龄期不合规定
3.当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水泥被定为不合格品(b)
a.初凝时间不合规定b.终凝时间不合规定c.水泥稠度不合规定d.龄期不合规定
4.水泥消化放热量的大小与(abce)因素有关
a.放热速度b.熟料的矿物组成c.水泥细度d.体积安定性e.掺合料
5.水泥颗粒越细,水泥的(b)
a.水化速度越慢b.早期强度高c.硬化收缩小d.粉磨时能耗小,成本低
6.水泥颗粒在(a)时具有较高活性
a.小于40μmb.大于40μmc.小于30μmd.大于30μm
7.水泥颗粒在(b)时具有较低活性
a.小于100μmb.大于100μmc.小于150μmd.大于150μm
8.通常水泥颗粒的粒径在(a)
a.7~200μmb.10~250μmc.10~200μmd.40~200μm
9.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是(c)
a.受海水侵蚀的工程b.耐高温的工程c.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d.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0.硅酸盐水泥不适用于(abc)工程
a.大体积结构b.耐高温c.海工结构d.早期强度要求高e.抗冻性要求高
11.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一般以其强度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b)倍为宜
a.1.0~2.0b.1.5~2.0c.2.0~2.5d.2.5~3.0
1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为(a)
a.单位体积用水量b.砂率的影响c.水泥细度d.集料特性
13.混凝土流动性降低的原因可以是(abe)
a.拌制时间长b.温度升高c.水泥浆数量加大d.水灰比增大e.骨料体积增大
14.调制罩面用的石灰浆不得单独使用,应掺入砂子和纸筋以(a)
a.减少收缩b.易于施工c.增加美观d.增加厚度
15.生石灰的主要化学万分是(a)
a.cao b.ca(oh)2 c.caco3 d.caso41/2h2o
16.石灰熟化后,体积会(a)
a.增大1-2.5倍b.缩小c.不变d.增大约2.5%
17.1立方米的混凝土中,其各组成成分的质量比为水泥:砂:石子:水=324:646:1255:175,其砂率为(c)
646/(324+646+1255+175)
b.(646+1255) /( 324+646+1255+175)
c.646/(646+1255)
d.646/1255 来源:
18.砂率增大,则会产生下列哪些影响(abc)
a.集料的空隙率下降b.集料的总表面积增大c.和易性增大d.流动性增大e.总表面积下降
19.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b)确定的
a. 棱柱体抗压强度b.立方体抗压强度c.抗拉强度d.抗弯强度
20.抗拉强度一般为抗压强度的(a) a.1/10~1/20b.1/15~1/20c.1/20~1/25d.1/10~1/25
2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包括(abcd)
a.水泥强度与水灰比b.集料c.养护温度和湿度d.龄期e.砂率
22.下列混凝土变形中不属于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变形是(ab)
a. 徐变b.短期荷载下的变形c.塑性收缩d.干湿变形e.温度变形
23.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包括(abce) 来源:
a.抗冻性b.抗渗性c.抗侵蚀性d.抗老化性e.抗碱-集料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