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模拟试题9
第九章 液体制剂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1、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a、低分子溶液剂 b、高分子溶液剂 c、溶胶剂 d、乳剂 e、混悬剂2、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项分散体系a、低分子溶液剂 b、高分子溶液剂 c、溶胶剂 d、乳剂 e、混悬剂3、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同相应固体剂型比较能迅速发挥药效b、 体制剂携带、运输、贮存方便c、 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d、液体制剂若使用非水溶剂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成本高e、 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4、液体制剂特点的正确表述是a、 不能用于皮肤、粘膜和人体腔道b、 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c、 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不易引起化学降解d、液体制剂给药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但不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e、 某些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5、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 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 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c、 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e、 泄露和爆破应符合规定6、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 液体制剂要有一定的防腐能力b、 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c、 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e、 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7、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错误的是a、 水性制剂易霉变,不宜长期贮存b、 20%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c、 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d、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1000~4000e、 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的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8、半极性溶剂是a、水 b、丙二醇 c、甘油 d、液体石蜡 e、醋酸乙酯9、极性溶剂是a、水 b、聚乙二醇 c、丙二醇 d、液体石蜡 e、醋酸乙酯10、非极性溶剂是a、水 b、聚乙二醇 c、甘油 d、液体石蜡 e、dmso11、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a、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b、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c、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对霉菌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内服也可外用d、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分子e、 山梨酸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12、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a、氯化钠 b、苯甲酸钠 c、氢氧化钠 d、亚硫酸钠 e、硫酸钠13、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 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b、 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c、 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 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14、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 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3/4溶剂加药物溶解b、 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最后加入c、 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 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15、溶液剂制备工艺过程为a、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b、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灭菌→质量检查→包装c、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包装d、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灭菌→滤过→质量检查→包装e、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灭菌→包装16、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作矫味剂,助悬剂,片剂包糖衣材料b、 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c、 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d、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制备的糖浆剂颜色较浅e、 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死微生物等优点17、单糖浆含糖量为多少(g/ml)a、85% b、64.7% c、67% d、100% e、50%18、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做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a、新洁尔灭 b、聚山梨酯80 c、月桂醇硫酸钠 d、硬脂酸钠 e、卵磷脂19、下列各物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a、硫酸化物 b、磺酸化物 c、季铵盐类 d、脂肪酸山梨坦类 e、聚山梨酯类20、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a、十二烷基硫酸钠 b、三乙醇胺皂 c、吐温 d、司盘 e、泊洛沙姆21、最适合作w/o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值是a、hlb值在1~3 b、hlb值在3~8 c、hlb值在7~15d、hlb值在9~13 e、hlb值在13~1822、最适合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值是a、hlb值在1~3 b、hlb值在3~8 c、hlb值在7~15d、hlb值在9~13 e、hlb值在8~1623、最适合作润湿剂的hlb值是a、hlb值在1~3 b、hlb值在3~8 c、hlb值在7~15d、hlb值在9~13 e、hlb值在13~1824、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b、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c、 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d、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e、 表面活性剂静脉注射的毒性大于口服25、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是a、 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b、 吐温80>吐温60>吐温60>吐温20c、 吐温80>吐温40>吐温60>吐温20d、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e、 吐温40>吐温20>吐温60>吐温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