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笔记2

四、估价目的(核心)
1、不同估价目的要受不同法律法规制约。①市场准入;②条件限定(最高出让年限、拍卖、招
标条件、二次抵押等);③对价格进行的明确规定(拆迁价、基准地价)
2、不同目的影响价格内涵(底价、最高价、现房价、交换价)
3、不同目的影响估价对象(保险不含地、改制不含基础设施费用)
4、目的决定价格形成。是因决定价格内涵而决定的;  5、目的决定时点和价格形成对应的市场条件;
6、目的决定估价的假设前提、影响方法的选择。    7、目的影响技术路线。
五、房地产价值形成及分配规律
1、法律法规政策(市场准入、限定条件、价格规定、规划限制);
2、产权原则确定(适用房、划拨土地、共有否、抵押否)
3、客观性原则(费用、成本、收益都要客观)
4、带租约的房地产转让价格;    5、特殊交易(税费转嫁、相邻地块)
7、百年老店(如同仁堂)整体转让,如用剩余法和收益法计算,其结果中包含着商誉价值,要扣除掉。 
扣除房地产以外资产的贡献;    8、房地的匹配问题。
六、 资料的搜集。资料反映形成价格的影响因素,哪些因素对价格有影响就搜集哪些资料(影响的程度、方向、关系不同,要有针对性)
1、 一般资料: 
(1) 项目的有关资料:①估价目的(委托方提供);②委托方基本情况(法人、住址、联系电话); 
③项目有关文件。
(2) 估价时点房地产市场状况的资料:① 一般性的;② 地区性的;③ 本类型房地产资料(商业、
特殊物业)
(3) 估价对象状况的资料:土地的、房屋的位置、面积、权利状况……
(4) 估价对象区域条件资料:① 交通。② 环境。③ 繁华程度。    (5)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2、 不同估价方法应收集的主要资料(四章p191)
(1) 市场比较法:① 交易实例及实例房地产状况。② 不同交易情况价格差异的资料。③ 房地产价
格指数及汇率方面的资料。④ 房地产状况修正的有关技术资料。
(2) 成本法:① 土地取得成本方面的资料。② 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方面的资料。③ 管理费用方面
的资料。④ 利息率、利润率、税费等标准方面的资料。⑤ 建筑物成新度、重新购建价格方面的
资料。⑥ 建筑物的折旧方面的资料。
(3) 收益法:① 估价对象房地产或类似房地产经营收益或租赁收的资料。② 估价对象房地产和
似房地产的经营费用资料。③ 折旧、剩余收益年限等资料。④ 资本化率方面的资料。
(4) 假设开发法:① 同类房地产市场现有竞争状况、未来趋势。② 同类房地产市场售价。③ 同类   
项目开发周期、开发费用。④ 同类项目开发利润或收益资料。⑤ 折现率确定的有关资料。
七 估价报告
(一) 阅读报告:1、先了解估价基本事项。2、了解价值定义。3、了解方法技术思路。4、看估价依
据全不全,假设限制条件,特殊说明。5、测算过程。6、估价结果
(二) 错误类型
   1、不全面。①缺有效期、价格内涵、资质等;②假设限制条件;③估价依据、基准地价、估价人
员现场调查;④估价结果。
2、不规范。①术语不规范;② 表达方式不规范(带有感情色彩、模棱两可如可能大概);③错别字。
3、不充分。(1)取值依据不充分(数据来源、资本化率取值);(2)推理说明不充分。① 时间修正未
说明市场状况分析。② 比准价格的未说明理由。如加权、平均。③ 各种方法最后综合取值的理
论依据。

4、不一致。①结果报告与技术报告不一致;②两种方法之间参数不一致(基准地价、比较法中的年期修正、资本化率);③报告中有两个估价对象,分开评时参数不对应;④前面的因素分析和后而后面的取值计算不一致;⑤推理说明与结论不一致。
5、 不正确。①每一项描述不正确(评估目的);②推理分析不正确(与常理相悖);③方法选用不正确;④技术路线不正确(公式、价值内涵、时点、形成过程) 
(三) 常见错误
a、封面  b、目录  c、致委托方函(时点、对象、目的、结果、签字、盖章)d、估价师声明
e、假设和限制条件:① 说明不全(评估时,工业房地产作商业用途,假设……);② 他项权利
(抵押权对资产的影响);③ 特殊处理(无法确认的数据特殊处理);④权证说明(证与用途
不一致,产权问题,他项权利是否评估,出让土地最高年限超出的处理如:商地本应40年,证
载70年,要按40年处理,划拨土地转让的说明)。
f、估价结果报告(1) 委托方(一般无误)(2) 估价方(看是否超级评估)
(3)估价对象:区位、实物、权益。①面积前后不符,分部之和不符合总面积;②产权状况:土地权利、性质(集体还是国有)、出让年限、出让起止日期、剩余年限、有无纠纷、他项权利、共有权,是否为划拨土地 。③规划条件:改变用途、改扩建等变更情况。④建筑物装修情况要详细、尤其是商业用途。⑤建筑物建成时间、已使用年限、耐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⑥土地用途,建筑物用途,不同楼层用途。⑦估价对象介绍不全面,缺少直接作用于价格的重要内容。
(4)估价目的;      (5)估价时点(与估价目的对应精确到年月日)
(6)价值定义(价值类型标准及对应的有关条件)
(7)估价依据(法律法规、技术依据、委托方提供的估价人员掌握及收集的资料)
(8)估价原则。
(9)估价方法的说明(方法的选用,方法定义及估价思路,往往说明不全面)
(10)估价结果(单价、总价要求大写,涉及到划拨土地时,土地收益应单独列示,涉及外汇时要把对应时点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对不可量化因素作调整,并在报告中阐述理由。
(11)估价人员(盖章、签字)      (12)估价作业日期。
(13)估价报告应用的有效期(与房地产市场变化有关,变化快则有效期短,反之则长)。
g、估价技术报告(留机构存档,体现报告质量)
(1) 区域因素与市场背景均指本地区同类房地产的状况
(2) 资料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过去的资料时间相隔不能太久,未来属市场预测要和时点对应)
(3) 个别因素、区域因素、市场背景三大分析与计算过程中的取值要对应
(4) 资料要客观、真实,引用资料应标出,用词要规范,不能夸张
(5) 最高最佳使用分析:应说明房地产现状和规划要求、估价时用途的确定
(6) 估价方法的选用:① 思路  ② 方法  ③ 采用方法的理由  ④ 方法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7) 测算过程
h、估价结果的确定:一定要有论述,有说明,有充足的理由,要符合一般规定,要与结果报告保持一致。
i、附件:包括机构资质、估价对象产权资料、估价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引用有关的技术资料、反映估价对象状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