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

        发展到今天,韩国电影走过了漫长的历史。1900年初,电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此后的50-60年代,申星一、严莺兰等年轻影星登上舞台,推出了“赤脚青春”等红极一时的影片。70年代电视走入寻常家庭,电影业进入衰退期。但这一时期仍出现了‘星星的故乡’ ‘冬女’等描绘年轻人爱情故事的畅销电影。80年代,韩国电影业再度迎来复兴。国际电影节上接连获奖,韩国电影的国际声誉得到提升。林权泽导演的“the suppogate womb”获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venezia film festival)最佳女演员奖(姜受延),裴镛均导演的‘why has bodhi-dharma left for the east?’获第42届罗迦诺电影节(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作品奖等。90年代林权泽导演的‘西便制’又获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奖。
  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忠武路”这个地方也开始变得有名起来。忠武路这个代名词指电影人工作室集中的地方。即使现在,一提忠武路也会让人联想到电影产地。此外,80-90年代韩国电影发展壮大,影院也随之发展起来。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影院集中地就是钟路街区。从钟路1街到3街,见证韩国电影史的团成社(影院)、大韩剧院、首尔剧院、好莱坞剧场等影院林立。 最近,团成社、大韩剧院等老式剧院也升级为现代化的多媒体影院。
  90年代以后,韩国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准的佳作。1996年‘银杏床’、1999年‘生死谍变’、2000年‘共同警备区’、2001年‘我的野蛮女友’ ‘我的老婆是大佬’ ‘朋友’、2002年‘回家’ ‘醉画仙’、2003年‘杀人的回忆’等电影题材内容多样,充分体现了韩国电影的长足发展。眼下,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浪漫爱情电影畅销于韩国电影市场。此外,以前无力制作的好莱坞级科幻片和强档片 (blockbuster)也开始出现。
  近来韩国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电影节,成为韩国电影界最大的收获之一。包括以电影推介为主旨的‘釜山国际电影节’、以数码影像为中心的‘全州国际电影节’及以幻想电影为主的‘富川fantastic电影节’,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