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平卧式插花 平卧式插花是以全部花卉在个平面上表现出的样式。造型如同地被植物匍匐生长的姿态,花枝间没有明显的高低层次变化,只有向左右平行方向作长短的伸缩,同样具有装饰性。平卧式比较适合于餐桌布置,避免挡住就餐人的视线,又适合于俯视的装饰环境和受到环境因素限制的地方摆设。 插花中三主枝虽然都在一个平面上,但每一支花的插入也是有长会短,有远有近,也能形成动势。一般是将第一主枝插在花器的一侧,第二主枝插在另一侧,第三主技根据作品重心平衡情况插入。当然造型决非仅此一种,可以有许多变式。例如当花器摆放在一侧靠壁的地方时,第一、二主枝可以在同一侧出现,平衡关系由第三主枝解决。 我们知道在插花中,很少会出现平角度的造题,即没有绝对水平造型的插花,平卧只是相对的。—般情况下,花枝在水平线上下各15度范围里进行变化。平卧式插花的协调性较难事握,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协调,应该尽量使花枝之间达成一定的平衡关系。 以上四种插花形式是表现插花的基础,包含了插花造型360度的所有位置。但有一些特殊的形式不包括其中。 造型的特殊形式 在插花中.有些造型的个性较强。具有—定的特殊性,久而久之被固定了下来。这些形式:有的是基本形中的特殊角,有的并不完全按照基本的插花比例关系。一个形式的位置可以改变,而总体造型却是固定的。常见有: l形构图:这种形式的插花.多运用在水盆插花上。花枝插入点以花器的一侧为宜,左右均可。以左为例.花插座置于盆心的左边,让第—主枝呈直立状,第二主枝微斜插于左侧,第三主核在右侧横插于贴近盆面。 圆弧形构图:此构图—般是采用不封闭的圆弧状或半圆形的造型手法.似圆非圆,线条流畅。圆弧形插花是将花叶综合利用的艺术形式,以花朵为主体,大花或花朵密集的部分为中心.圆弧状向外发展,最外部可以用细长的叶片勾形,创造延伸效果。 s形构图:s形插花是以花体曲线安排似s形而得名.与悬挂式插花有相似之处。一般用高身的花瓶或在高位插花采用此法。花材的选择以具有曲线的花枝为主,亦可选用穗状花序的花枝,再配上其他的花朵作陪衬。 放射形构图:放射状的插花方法是以花器的某一点作为中心,花枝向外伸展。花枝的插入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作不对称状,但都应是呈花枝四散状态。花校的择取多用剑状花叶。如唐菖蒲、银柳、棕搁叶等。 塔形构图:所谓塔形构图是以主体花呈直立状,上尖,向下渐宽,似宝塔状。花材以草本花木为主,使用的量较大。 常见的具体形式 插花,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可供观赏的部位不问和使用的花器、花材不同,其形式自然是纷繁多样。前面所述的是插花的一般形式,而这里主要介绍几种插花的具体形式。 曲线体插花: 曲线体插花又称弧线式插花。这种形式的插花.是流线形,能够给人轻快流畅的感受。花材耍选择线条清楚的花卉,如银柳、书带草、柳树枝、唐菖蒲、葱花等。在一件插花作品中,各条“弧线”都要有—个统一的趋势点,互相呼应。曲线体插花还可以配上几朵大花形的花或团簇的小花来点缀一下,以增加插花内容。 中国传统插花是以线条的表现形式为它,曲线体是指单纯以线条变化作为表现形式的插花,所给人的感受是一种曲线美。构图要求曲折、变化,柔中带刚,创造清新、明快的艺术效果。 野趣式插花: 河塘边随风摇曳着的苇丛,路旁石隙间绽开的野花,还有山间幽谷里的春卉秋果.无不透出自然的野趣。以山花野卉作为插花材料,配上较为粗旷的器具,或用杯、碗、茶壶、竹筒等生活用具,使用简练的插花方式,便构成了野趣式插花。 野趣式插花最大的特点是取材简便,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是普通家庭装饰的良好题材。构图可以不拘于任何格式,有时随手采上一把野花插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好比经常乘汽车、火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难得回到乡间驱使牛车、马车,会产生一种新奇的感受。 自然式插花: 自然式插花是将切花根据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长姿态,表现在瓶、盆之中,但也并非照搬自然景物,而是寻找自然界里最典型、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与插花的基本成形方法结合在一起。 自然式插花的成形方法,一般是用二支花构成—个不等边三角形的几何图案 ,再逐步补充和完善作品。先插入的三支花就是起到确定造型的基本骨架的作用,后二支花是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花的伸展趋势要有—致性,起平衡作用的花技也不例外,造成一种自然、协调的形象。 自然式插花是为了表现自然.那就要求作者对自然有所了解。例如,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具有向光性.树的枝叶很少有重叠生长的,花开的方向也是朝着光明。向日葵最具代表性,当旭曰东升,葵花迎着朝阳而开,当红曰西落,葵花又依恋着晚霞。各类植物阴阳刚柔各具特性,高大的树木郁郁苍苍,傲然屹立,矮小的花草丛丛簇簇而生。比较简易的创作方法,是在花器之外的某一点,假设为太阳照射的位置,然后安排花卉的位置。 组景式插花: 自然式插花是摹拟植物的生态,而组景式插花不仅要把植物婀娜的姿态表现出来.还要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缩龙成寸.夸张地表现出来。这种把大自然景象溶于插花艺术之中的表现形式,最能表现自然,引人人胜。 组景式插花: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插花体组成的。 一组景观中的插花体,大多有主次之分,即由一个主体和一个或几个辅体构成。各个花体之间.造型耍有呼应关系,花材的使用也须协调,切勿造成一组造型有两个无关花体,而失去插花应有的美感。 规则式插花: 规则式的插花,是采用一种合乎一定规范的表现形式,均齐的构图方法。它注重色彩的绚丽多彩,造型的稳重雍容,人们望之气纷浓烈,非常符合在大型的社交场合上布置装饰。例如在宴会桌上,可以选择半球形的规则插花方式。方法是用一水盆,内置插花泥,花枝在确定高度和宽度后四面等称插入即可。 规则式插花使用草本花卉居多,如香石竹、非洲菊、百合花、菖兰、菊花、郁金香、玫瑰等。陪衬的叶材,除利用花本身的叶外,常用文竹、天冬草、海桐等叶。 附石式插花: 在插花造型中,常会借用山石作为配景,或依花而立,或伴水而卧。虽没有“太华干寻”的宏伟气势,但不乏丘间林泉的寓意.生气盎然,令人心驰神往。这也是插花艺术的一种手法,多 见于盆、盘等插花中。 附石插花较多吸取绘画技法,以花卉为主体,把山石作为一种辅助体,即利用山石作为村托体,来丰富和完善插花作品。在插着松枝的水盆里放上一块山石,松枝则会更显苍劲有力。在竹子插花中摆上山石,则会表现比竹的倩姿秀色.还可改变竹子插花单一性的结构。总的说来,插花布石可以点缀花体,保持作品的重心平衡,丰富作品的内涵,并且亦有遮挡花插座的功能。
用作配石的石料虽很多 ,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石,如英石、斧劈石、太湖石、灵壁石、宣石和黄石等。另一类是软石,如浮石、砂积石、芦管石等。使用较多的石料为硬石,尤其是 英石。插花用石没有太多的讲究,但必须根据插花的需要选择石块。插花的构图分式和插花材料的线条特点等都对配石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选石要选择纹理清晰,颜色不杂的石头,尽可能考虑利用其天然之处,能不加工的地方就尽量保持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