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不一值所导致的恶果?(六一幼儿早期教育指导)

教育孩子,家长们的意见要统一,尤其是那些住所不定的宝宝们,平时家长更要给予多的关注,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个小实例,看看教育方法不统一会导致什么样的恶果吧!
  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因为孩子只有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以后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和信赖的关系。孩子只有觉得父母是可以信赖的,才会推及他人是可以信赖的。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妮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种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即: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如父母不能向幼儿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幼儿就会缺乏安全感。
  早教网,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而缺乏安全感的幼儿更多地感知到孤独和被拒绝,对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敌视的态度,行为上也更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攻击性的行为,较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也是导致多种心理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这里要讲到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网友给我的留言,经孩子妈妈的同意,我把孩子的事例发表在这里,给家长们做一个借鉴。
  我的孩子3岁了,一直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带,两个星期换一次班。爷爷和外婆很宠孩子,什么都顺着孩子。外公则有一些原则,但是外婆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骂外公。而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因为教育方式不同,谁也不听谁的,积怨很深。孩子从2岁开始变得内向、沉默,什么人跟她说话都不答理,对别人视而不见。我问她为什么不答理别人,她只说一句“不喜欢”。自从9月份上了幼儿园,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了,甚至都不怎么跟我谈心了,只要一说起有关幼儿园的事就完全避开我,或是转移话题。不但早上哭,半夜也哭。据老师说,因为一件衣服的事(她出了很多汗,老师要给她脱衣服,可是她坚决不肯,老师就硬给她脱),她大哭,脱了后也抓着衣服不放。而且时时刻刻要拿着她的书包,并且不断地拉书包的拉链。老师说平时她只要安静下来也会有这些动作,上幼儿园后手里也习惯抓着一条手绢不放,时不时就擦擦眼泪。还有就是老想着她的书包,明明摆正了她还要再摆,拉链拉好了也要再拉,活动完回来就要先去看看书包。这些都是白天的举动,晚上回家她也不会跟我们讲幼儿园的事,直到半夜大哭,把白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都演绎了一遍我们才知道这样。连续两个星期都是这样,每晚12点半准时开始,持续一个小时,而且就像中了邪似的完全不理会任何人。第二天问她晚上有没有哭,她都说没有。她恐惧上幼儿园,一早起来就歇斯底里地哭着说不去幼儿园。
  我们跟老师沟通了,甚至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都没法解决她的焦虑和恐惧。这个星期她又开始发烧咳嗽,没上幼儿园才稍微好点,但早上起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要上幼儿园”。我们真的是心力交瘁,不知该拿她怎么办。现在,她性格变得很不开朗,出去玩也不是很开心的那种,有时一边玩还一边发呆,也不爱跟别的小朋友玩了,只要有小朋友跟她玩,她就会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他(她)。”最重要的是她现在已经开始不太喜欢跟我聊天了,甚至晚上也不肯跟我睡了,我一直在找原因,可是她的回答是“妈妈会打我的”。我从来都没有打过她,也没说过类似要打她的话,但指责肯定是有的,可是这段时间肯定没有,不知为什么在她心里会有这个想法。即使白天和晚上我带她玩得挺开心的,睡前也跟她讲故事,一提要关灯睡觉,她就说要跟外婆睡或是爷爷睡了。我心里那个难过啊,虽然不跟我睡她会睡得更舒服,可是我还是希望她能跟我睡。医生说她现在已有一点焦虑症了,不知这么大了还好不好改正?我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