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教案

2024-01-08

语文复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知道“。?!”表示一句,会数句子。

  2、感知自然段的形式,会数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3、能够找出文章中都有谁或按要求找出相应的词语。

  4、能通过读短文认识新的'生字。

  5、理解文章内容,会找出相应的句子。

  6、能够正确划出人物或动物说的话。

  7、根据文章内容判断、选择(√、×)

  教学过程:

  一、教师指导完成阅读短文。

  1、读通短文,了解主要内容。反馈,抽生读。

  2、对照短文完成课后练习。做一题,反馈讨论一题。

  3、对照短文,检查一遍。

  4、总结阅读短文的方法,讲讲应该注意的地方。

  二、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1、读短文按步骤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校对。

  3、纠错,找出错误的原因,以便在后面的练习中改正。

  三、阅读专项复习试卷。

语文复习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学方法

  归纳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1、出示复习提示,教师简介。

  复习提示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对我们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复习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二、学习新课

  1、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

  (一)搭配不当;

  (二)成分残缺;

  (三)语序不当;

  (四)表意不明;

  (五)不合逻辑;

  (六)结构混乱。

  结合实例理解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

  (一)搭配不当

  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2、他参加了这届运动会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二)成分残缺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三)语序不当

  1、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守则》的内容。

  2、你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今后希望你们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四)表意不明

  1、王明发现张华正在和他的同学探讨问题。(指代不明)

  2、我要炒肉丝。(有歧义)

  修改:我要自己炒肉丝吃。(我要一碟炒肉丝。)

  (五)不合逻辑

  1、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2、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决定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3、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等。

  4、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5、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六)结构混乱

  1、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2、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华裔作者之手。

  2、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

  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准确,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为原则。

  3、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一读、二提、三改、四查

  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4、特别注意

  1、“有无”“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2、容易的重复词语

  “目的是为了”“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就”“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5、聚焦中考

  近年来,我市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语段)的辨析和修改。一般以直接给出病句修改、选择题或语言运用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修改下列病句:

  1、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精神,都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2、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3、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4、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5、近视眼发生的几率很高,我们应该在平时养成用眼卫生。

  6、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C、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②将“提升自我“与“增长知识”位置对调④删去“和生活”

  三、课堂小结

  1、常见病句类型

  2、病句的修改原则3、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中考通》P16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追忆

语文复习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汉语拼音。

  复习重点:

  1 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韵母。

  2 认清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形。

  3 拼读音节。

  复习过程:

  一、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 出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领读。

  (3)小组里读一读。

  2 区分音近、形近的'声母和韵母。

  b—p b—d p—q q—ɡ d—q n—h

  n— z—zh c—ch s—sh

  an—anɡ en—enɡ in—inɡ un—ün ie—ei iu—ui üe—ün

  3 听音练习

  学生把拼音卡片放在桌子上,教师读一个字母,看谁能有快又准地找到卡片。

  二、拼读音节

  1 复习拼读方法。

  (1)两拚法。

  (2)三拚法

  2 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

  (1)拼读下面音节

  xǘ uàn qún xuě

  (2)说一说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 q x 就脱帽。

  3 拼读儿歌

  tiān shànɡ xià ǔ * xiǎ tù àn iàn

  dì shànɡ à pà * lè de zhí tià

  ó ɡū chū lái * uà ɡè xiǎ uānɡ

  dǐnɡ ɡè cǎ à * biān cǎi biān xià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识字(一)1—6课

  复习重点:

  1 看拼音写词语。

  2 区分形近、同音字

  复习过程:

  一、读儿歌

  学生齐读儿歌

  二、复习字

  1 指名抽卡片读生字。

  2 小组读认读字。

  3 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

  四 五 九 水 火 也 下 长 女 羊

  4 说说哪些字容易混淆,怎样区分它们。

  八——人 石——十 小——少 牛——午

  日——白、目 土——工 大——天

  三、复习笔画

  1 说说下面笔画的名称

  一 丿

  2 区分笔画

  —— —— — — ——

  四、练习

  1 把音节和笔画用线连起来。

  piě diǎn

  shù ɡōu

  hénɡ piě

  piě zhé

  shù tí

  (1)拼读左边的音节,知道是什么笔画。

  (2)找到右边相应的笔画,用线连起来,注意用尺子。

  2 看拼音写词语

  dā huǒ shān shí tǔ shān shuǐ tián

  ( ) ( ) ( ) ( )

  shànɡ xià dā xiǎ tiān shànɡ nǔ rén

  ( ) ( ) ( ) ( )

  niú ánɡ shí uè ī rì èr sān sì

语文复习教案 篇4

  内容预览:

  现代文阅读总复习(24-35课时)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内容与形式

  中学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一般选自课外,记叙类文章是初一阶段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命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积累运用、感知理解、揣摩体味等方面。

  (二)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基本要领: 整体把握,顺藤摘瓜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宜快]

  第二遍: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深入理解文章,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并回读检查]

  (三)掌握常见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①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②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③问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④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层进式;并列式。

  ⑤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⑥问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

  ⑦问语句含义:要从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⑧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

  ⑨问阅读后的体会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语文复习教案 篇5

  第四单元复习

  一、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士——土以——已井——金

  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用“先……再……”写话。

  三、《奶奶的白发》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完——玩怎——什

  2、回答问题:奶奶的白发怎样来的?

  四、《陈毅探母》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五、《好学的爸爸》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进——近吃——气

  3、多音字“好”辨析。

  六、《练习4》

  1、了解动物的叫声,会填空;拓展掌握一些动物的叫声。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咏鹅》,会填空。

  3、会说写一些道歉的话。

  第五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

  一、《识字5》

  1、知道夏天台风、雷雨的特点。

  2、说、写出夏天的水果、动物、花儿;也可拓展一些。用“……有……有……还有……”将图意说说。

  3、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4、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逃——桃——跳瓜——爪蛙——娃河——荷

  5、多音字“了”辨析。

  二、《识字6》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用上词串中的词组合成句。

  3、仿“亮晶晶”的形式写几个词。

  三、《识字7》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背诵儿歌,会填空。

  3、积累“品”字结构的字。

  四、《识字8》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背诵儿歌,会填空。

  3、选字填空。

  五、《练习5》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北、奶”等。

  2、换偏旁汉字归类复习。

  3、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伞花》,会填空。

  第六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鲜花和星星》

  1、背诵课文,会填空。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真——正

  棵——颗

  二、《放小鸟》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多音字“着”辨析。

  3、抄写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三、《这儿真好》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坐——座向——象——像

  3、想象填空:

  “这儿有……有……还有……,真好!”

  四、《世界多美呀》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呼——乎他——她——它

  4、仿“蓝湛湛”的结构写几个描写颜色的词。

  五、《我叫足球》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根据课文填空:足球出身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时只有过生日时才踢。现在,足球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运动。

  六、《练习6》

  1、背诵四个成语和谚语,会填空。

  2、用几句话说说“六一”那天的活动。

  第七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三个小伙伴》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吧——巴——把半——伴火——伙

  二、《蚂蚁和蝈蝈》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有——由东——冬汗——汉

  2、想象填空:冬天到了,蚂蚁在装满粮食的洞里有的……有的……个个……

  三、《古诗两首》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1、多音字“种、子”辨析。

  四、《练习7》

  结合课文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江上渔者》,会填空。

  第八单元复习

  从后往前复习,抓住重点复习

  1、练习8

  (1)重点抓住动物的家在哪里,首先要学生知道各种动物的家在家里,其次,学生在写的时候不能写错字和拼音。

  (2)读读背背里,已经学过的字要会写,防止要求填空。

  临危(不)惧(多)谋善断

  (从)容(不)迫(方寸)不乱

  2、小松鼠找花生果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油——由 结——洁 流——留 每——母 直——真

  (2)课文中容易要求天空的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可以让学生听写句子。

  (3)注意填空(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

  3、咏华山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间——问 与——语 代——带

  (2)重点要抓住课文当中的诗,以及每句诗在课文中所对应的句子。

  4、乌鸦喝水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渴——可 渴——喝 办——为 终——中 于——干

  (2)量词:一只乌鸦一个瓶子一颗石子

  (3)背诵课文,重点字的填空

  5、鲁班和橹板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已——己往——住往——网身——声、生、升

  (2)反义词:吃力——省力前——后

  (2)重点字也会填空

  6、司马光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司——同候——后流——留园——元

  (2)量词:一个花园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

  (3)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4)句式:渐渐……(造句)

  (5)句式:终于……(造句)

  (6)重点字的填空。

语文复习教案 篇6

  第1课时 《南京大屠杀》 总第 24 课时

  课题《南京大屠杀》

  教师寄语:学习贵有疑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2、初步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3、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培养爱国情感,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嘴脸。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自读感知:

  1、了解历史事实和写作背景: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功陷南京。在以后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内,日军对我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者达30多万人。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历史不容抹杀。但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以来一直企图抹杀这段铁一般的事实,他们声称:经“研究”发现日军在“南京事件”中并没有对当地平民实施有组织的屠杀行为,中国方面应该就 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提出证据;并说如果真有那种“破天荒”的事情,当时的外国随军记者为何没有报道?

  难道真是这样吗?

  2、自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抄写:

  蹂躏 ( ) 褴褛 ( ) 鼓噪 ( ) 蛊惑 ( ) 举世闻名 步履蹒跚( ) 毛骨悚然( ) 令人发指 凶神恶煞( )

  惨绝人寰 ( ) 罄竹难书( )

  抄写

  3、课文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细读课文,概括一下课文着重记叙了哪几起大屠杀惨案。

  二、研读揣摩:

  1、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和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史料,在文中标画出来,然后说说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上,引用这些资料起了怎样的作用?

  2、本文在记叙中穿插了精当的议论和抒情,把他们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三、诊断评价:

  阅读“半个世纪过去了……怎么走。”

  1、找出议论性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2、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请同学们体会一下“永远”一词的表达作用。

  3、文中说“我又感到欣慰”,“我又感到自豪”,用自己 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到“欣慰”、“自豪”?

  4、课文最后说“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那么,今后我们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5、“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语,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作者把南京大屠杀和四大发明并列,其用意是什么?

  四、拓展迁移: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不顾亚洲邻国的强烈反对而再度参拜靖国神社,中国驻日使馆新闻发言人黄星原告诉记者,王毅大使针对此事指出,小泉必须承担破坏中日关系的历史责任。

  王毅大使表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小泉首相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再次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今天是“神舟”六号飞船胜利返回之日,世界各国与中国人民正在 共同庆贺。小泉此举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王毅大使强调,小泉必须承担破坏中日关系的历史责任。

  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请同学们探究一下日本右翼势力企图篡改历史真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五、课后反思:

  史实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寻找时传祥》

  课题《寻找时传祥》

  教师寄语:不稳是基础不牢,不明是学问不到。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理解"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3、理解"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初二下册语文复习教案(三)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教师寄语:学习贵有疑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丽 朝(zho)服衣冠(gun) 窥(ku)镜

  期(j)年 朝(cho)于齐 间(ji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疏通文意(在括号内解释画线词义;在横线上翻译句子)

  邹忌修( )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 )。朝( )服衣冠( ),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

  者,私(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 )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 )威王,曰:“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

  ( )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

  ( )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进;期年

  ( )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课时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教师寄语:学习贵有疑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 的语言艺术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习重点】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语文复习教案 篇7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

  二、复习内容

  本册八个单元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随课生字词,7次习作训练和7个回顾?拓展,及语文小知识。

  三、复习总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

  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4、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词语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

  5、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品味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复习掌握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和按要求进行一些句式的变换。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8、复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习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熟读28篇课文,特别是14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方面的特点。

  10、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1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2、复习《回顾·拓展》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巩固语言积累,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3、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

  14、能初步把握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5、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6、复习写写实的文章和写想象的文章,复习修改习作。

  17、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复习重点、难点:

  本复习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了不同的重点难点。

  优生、中等生:

  重点:在基本掌握识字写字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阅读和作文训练。(采取小组合作,在字词句段的听写、默写基本达到优秀后分步进行,早达到早进行)

  难点:在阅读、作文训练中,贯穿各单元训练点及以前所学阅读训练要求,提高阅读能力。

  后进生:

  重点: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抓好字词句的听写、背诵、默写,(要求每次听写或默写成绩都在合格以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阅读、作文的训练,早达到早进行。

  难点:阅读中以对句段篇的理解,及学习训练点的巩固为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题的应变能力,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五、复习方法:

  一分类性复习:分为:听写训练、基本知识、积聚运用、阅读、写作等五局部。

  1、听写训练、基本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举行温习。

  2、积聚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常的操练。

  3、阅读局部的分类要领许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格式上分。

  4、作文的分类可能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遵命题的式样来分。

  二在举行总复习的经过中,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门生的角度看,我们要额外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进步合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温习中,词、句、段的明白是重点。在作文温习中,怎样把话写通畅,把事故的因由、经历、结束写明晰是重点。从门生学习的格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议自己必要明白的题目,是探究学习的要害。

  2、讲练连合。在整个温习阶段,教授引导、概括以操练为主,在一堂课上门生应该有口头的操练,又有笔头的操练。

  六、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

  语基部分——全员参加——自主复习

  1、依据教材和试卷内容,对字、词语、句子方法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

  (1)、形近字组词(2)、多音字组词

  (3)、填字组词(4)、一字组多词

  (5)、写出有相反意思的词语等。

  第二阶段:阅读部分——练中有导、导中有练

  1、要求背诵语段人人过关。

  2、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的比赛。

  3、根据实际,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怎样审题,解题的方法上。做每一题时,应帮助学生审清题意。根据阅读兴趣出题的方式来完成。

  第三阶段:习作部分反复修改

  由于平时对学生的作文,读中后写,课后抓得紧,及时指导、讲评到位,复习重点应放在反复修改上。

  1、一事一议(练习写事的,把过程写清楚。)

  2、一景一描(练习写景的,抓住景物特点。)

  3、一人一写(练习写人的,要让人活起来。)

  4、一感一想(练习想象的,想象事实相结合。)

  方法:自己读、评、同学评,老师导相结合,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而不乏味。

  七、复习措施:

  1、以听写的方式检查字词。听写前先布置作业复习课后生字词及补充的四字词、成语。复习单元同步练习中出现的词语。听写后做评讲,将易错字、重难点字重点讲解。集中讲学习这些字词的方法。

  2、课堂抽背和默写重点语段相结合。

  3、课堂练习、课堂评讲。教答题方法。

  4、整理这学期所有的试卷和练习题。

  5、指导考试技巧、强调卷面的书写。

  6、阅读:

  ①课内语段:抓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了解文章的中心,进行阅读的训练:(注重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

  ②课外语段:(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答题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八、帮助学困生

  1、组织“一帮一”的学习合作小组。一个优等生对应一个学困生。

  2、每次听写、默写之后,老师单独进行指导。

  3、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辅导。

  4、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家配合。加强监督、沟通。

  九、复习时间进度及内容:20xx年1月4日至14日。

  1月4日(第19周周二)复习第一单元及校对试卷“专项训练(一)”(2课时)

  1月5日(第19周周三)复习第二单元及校对试卷“专项训练(二)”(2课时)

  1月6日(第19周周四)复习第三单元及校对试卷“专项训练(三)”“专项训练(四)”(3课时)

  1月7日(第19周周五)复习第四单元及校对试卷“期末练习”“平阳试卷”(3课时)

  1月10日(第20周周一)复习第五单元及校对试卷“乐清卷”“瓯海区”(3课时)

  1月11日(第20周周二)复习第六单元及校对试卷“永嘉县”“泰顺卷”(3课时)

  1月12日(第20周周三)复习第七单元及校对试卷“苍南县”“龙湾区”(3课时)

  1月13日(第20周周四)复习第八单元及校对试卷“文成县”“鹿城区”(3课时)

  1月14日(第20周周五)知识全面梳理及模拟测试“瑞安市20xx年卷”(3课时)

语文复习教案 篇8

  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说明;

  2、以认识的发展或内容的深入为顺序说明;

  3、按照事物的性质、状态、结构、制作、用途等几方面依次说明事物的特征;

  4、按由远及近(或反之)、由表及里、或以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由整体到部分(或反之)等顺序来说明事物;

  5、以说明角度的变化为序说明事物。

  掌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准确的语言才能反映说明对象的真实面貌。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是要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达到一字不易的程度,成为唯一可取的表述形式;二要分析用词、造句的准确性;;三要分析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事物、剖析事理。

  2、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是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

  3、说明文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简练、明确,不罗嗦,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

  11、神奇的极光

  教学重点:

  1、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学习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2、要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透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

  3、对重要段落的重要信息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指导:初读明确课文重点—研读筛选主要信息—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的阴晴雷电,脚底下的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出示投影,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有关“极光”的重点内容;

  学习方法——整体把握抓关键句段分析说明方法概括要点

  2、初步明确

  话题围绕:极光是什么。

  行文思路:古代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

  说明顺序:认识事物的过程

  3、思考问题

  ①文章对极光的描写从神话传说谈起,这些神话传说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列举三个神话传说会不会显得重复罗嗦?

  明确:文中引述这些东西方的神话传说,虽情节不同,但都表现出人类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引述附宝的故事,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引述烛龙的传说,是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引述黎明女神的故事,是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也突出了这个故事的色彩。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阅读第二部分,归结一下现代人观察到的极光是怎样的?

  明确:从课文“极光一瞥”这部分内容中看见了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又在寒夜无人烟的极区出现,令人惊奇,难以言尽极光之美妙。

  ③结合第二部分学到的极光外观现象,说说第一部分神话传说中的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如果将三个传说互相补充,可以发现这些故事中写到了极光的亮度、色彩、形态,特别是写出了极光的变幻莫测,这正是第二部分介绍的极光的全部特征。

  ④三个神话传说是怎样将极光同人类联系起来的.?

  明确:第一个故事同伟大的人物联系起来;第二个故事同敬畏的感情联系起来;第三个故事同烂漫美丽的追求联系起来。

  ⑤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激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有三种推测

  A、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

  B、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C、认为极光是“极地冰雹释放出来的太阳光”。但无论哪一种解释,现在我们知道都是不科学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激光的物理性描述。

  ⑥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⑦今人对极光成因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明确: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极光形成的原理——极光是根据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聚集在地磁的极区上空造成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

  投影:打比方说明极光的成因

  电视机成像原理极光显示运动原理

  电视显像管磁层

  电子束太阳风粒子流

  电视屏幕极区大气

  图像极光

  现象

  神秘

  ⑧全文板书设计

  (古代)古代的神话传说——极光是神秘的(想象描述)

  (近现代)极光一瞥——极光是漂亮的(直观描述)

  极光的来龙去脉

  a、火光、反照光、冰雪放光推测

  (现在)极光是(物理描述)

  本质

  科学

  b、磁层、太阳风、极区大气

  作用结果实证

  ⑨讨论、概括总结

  请用下定义的方法对极光作出较为完整的科学的解说,要包括激光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明确:极光是太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成束被极区大气中分子和原子激发而产生的,形态各异、色彩繁多、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一种光学现象。

  ⑩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

  明确:打比方(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举例子(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作用在于理

  清头绪,具体说明。)

  下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三、品读课文,感受科学小品较强的文学色彩

  1、形象的描述;2、通俗的比喻。

  四、总结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运用了描写和比喻的方法,使文章通俗易懂,让人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今天的世界,还有许多如极光一类的自然现象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如目前还在困扰着科学家的有:百慕大三角之谜、UFO飞碟之谜、金字塔之谜、火星上有无生命等等。面对这些,今天的人们或者只能像近现代人面对极光那样作出一点直观的描述,甚至还只能像远古人那样面对极光惊恐惶惑,不知所措。但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人类一定会揭开自然之谜,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最后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探究性练习

语文复习教案 篇9

  复习汉语拼音

  复习目的: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形近、音近字母,能够默写并拼读。

  复习准备:字母卡片、小黑板。

  复习过程:

  复习声母

  齐读、开火车读、拐弯读、齐背(边背边书空)、指名比赛背

  出示卡片比较(说儿歌比较):

  b---d   p---q  t---f   l---n---m   z---zh   c---ch   s---sh

  默写声母表

  复习韵母表

  齐读、指名开火车读、

  找出单韵母、复韵母和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复韵母

  找出鼻韵母中前后鼻韵母,特殊韵母

  出示卡片比较(说儿歌比较):

  ie---ei   ui---iu   ai---an   ao---ou   un---ün---üe  

  en---eng   in---ing   an---ang

  齐背两遍、指名背

  默写韵母表

  复习四声及标调

  背四声儿歌

  认读:ài  ēn  òng  ún  iě  íng  èr  ǘn

  复习标调儿歌

  练习标调:

  ang(第二声)  üe(第一声)  ui(第二声)  ou(第四声)  eng(第三声)  ei(第四声)

  ua(第二声)  ao(第三声)  iu(第一声)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表

  齐读、抽读、指明读、背诵

  分类:

  加哑巴i的有:zhi chi shi ri zi ci si

  声韵音同的有:yi wu

  小i改大y的有:ie---ye

  加写大y的有:yu yue yun yin ying

  在前加yu:yuan

  默写整体认读音节表

  复习有关j q x的拼写规则

  出示(拼读):jú zi  chéng qún  xuě huā  yuè er

  将jú   qún  xuě   yuè这些音节分解声母、韵母和声调

  巩固练习

  (一)、分类:

  zh  b  de  f  c  q  gao  an  y  ch  u  ong  x  in  en  ang  sh  i  k  ai  ie  un  eng  ün  s  ü  ti  o  u  zi  e

  单韵母:

  前鼻音韵母:

  后鼻音韵母:

  翘舌音声母:

  (二)、用“﹋”标出三拼音节

  wān  wān  de  yuè  er  xiǎo  xiǎo  de  chuán, xiǎo  xiǎo  de  chuán  liǎng  tóu 

  jiān, wǒ  zài  xiǎo  xiǎo  de  chuán  lǐ  zuò, zhǐ  kàn  jiàn  shǎn  shǎn  de  xīng  xīng  lán  lán  de  tiān.

  (三)、用“---”划出整体认读音节

  yè  huí  yǔn  sh  ri  jú  chí  de  jiā  yu  er  yin  wǔ  zǔ  yìng  yuán  wō 

  yuè  quān  zi  xi  jiù

  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复习内容:识字1——识字3、练习1

  复习目标:熟练掌握字词,并会适当在句子中运用。

  复习重点:笔画名称,正确书写字词。

  复习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识字1》

  1我们学过一首数字小诗,里面藏着十个数字,还记么?

  齐诵“一去二三里,……”

  2请五位同学上台板书一到十,每个人两个。

  3别小看这些数字,它让我们学到了好多基本笔画。师一

  一指出,指名学生说。

  二、《识字2》

  1谈话。我们小朋友们每天要按时起床,做好上学的准备。哪篇识字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分组读识字2,强调“脸、钟、做、操”等字的读音。

  3 出示识字2的生字,个别书空、

  4哪些字去掉一笔就成为了另外一个字?哪两个字意思

  相反?

  三、《识字3》

  1 公园里的景色吸引着我们,游乐场更是小朋友快乐的天堂,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识字3。

  男女生读

  2默写个别词语。

  四、练习1

  复习月份儿歌,结合现在的月份。

  五、练习

  1看拼音,写笔画

  héng  zhé  gōu       héng  zhé       shù  wān

  nà              shù  zhé       shù zhé zhé gōu

  2 看拼音,写词语

  zǎo shàng          tài yáng         xiǎo niǎo  

  xià chuáng         shuā yá         shàng xué

  gāo shān           liú shuǐ         huǒ chē

  3组词

  上(     )                    小(      )

  下(     )                    山(      )

  4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

  (1)shān  xià  yǒu  yì  tiáo  xiǎo   hé

  有       条            。

  (2)zǎo shàng    tài  yang  shēng  qi  lái  le

  ,        阳         起  来  了。

  (3)gōng  yuán  li  yǒu  xiǎo  qiáo  liú  shuǐ  hái 

  公    园  里  有         桥   流        还

  yǒu   mù  mǎ

  有             。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有两个宝》、《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练习2》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组内的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揭示复习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二单元,打开书看看这个单元一共有几篇课文。

  (《人有两个宝》、《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练习2》)

  二、复习过程

  (一)复习《人有两个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集体背诵。

  3、默写生字:个人、有用、人才、大手、工人

  (二)复习《升国旗》

  1、看图,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播放动画,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背诵课文。

  4、巩固练习:组词

  升(   )  向(    )   正(    )    中(    )

  (三)复习《江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们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3、集体背诵课文。

  4、巩固练习

  (1)默写生字词:江西、小鱼、可见、叶子

  (2)音近字比较:可(      )   生(     )

  口(      )   升(     )

  (四)复习《我叫“神舟号”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评点。

  3、你能不看书,背背课文吗?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fēi lái fēi qù     nǐ de     bù zài    cónɡ lái

  (             )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来——(   )   东——(   )   上——(    )

  (五)复习《练习二》

  1、复习读读背背。

  2、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3、学会有礼貌地向别人借东西。

  三、完成《语文练习与测试》中的相关试题。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家》、《东方明珠》、《秋姑娘的信》、《看菊花》、《练习3》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组内的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揭示复习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单元,打开书看看这个单元一共有几篇课文。

  (《家》、《东方明珠》、《秋姑娘的信》、《看菊花》、《练习3》)

  二、复习过程

  (一)复习《家》

  1、出示教学挂图,小朋友们,有几个朋友他们迷路了,你们能从图上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指名背诵课文,集体背诵。

  4、默写生字:白云、儿子、沙土

  5、扩展练习:

  是              的家。

  (二)复习《东方明珠》

  5、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有个巨人也来到我们这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6、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点。

  7、齐读课文。

  8、(出示东方明珠图片)让我们仔细来看看这位巨人,它漂亮吗?你们喜欢它吗?

  看图,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带着喜爱的感情背诵课文。

  9、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dōnɡ fānɡ    ɡuǎnɡ dà    tóu shànɡ    yònɡ diàn   hǎo le

  (         )  (        )   (        )  (         )  (     )

  (2)扩词

  方(    )(    )   头(    )(    )  广(    )(    )

  (三)复习《秋姑娘的信》

  1、还记得善良美丽的秋姑娘吗?秋姑娘可爱写信了,她给好多朋友写了信,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复述四封信的内容。

  2、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篇课文,夸夸可爱的秋姑娘吧!

  3、你们会背了吗?指名背诵:你喜欢哪封信,就不看书来说一说。

  4、集体背诵课文。

  5、巩固练习。

  6、巩固练习

  (1)默写生字词:好友  好心   全村   生日

  (2)同音字比较:友(      )

  有(      )

  a、小红和小花是一队好朋(    )。

  b、我(   )一个好朋友。

  (四)复习《看菊花》

  1、你们见过菊花,喜欢菊花吗?有一个小朋友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公园欣赏了菊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齐读课文《看菊花》。

  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菊花写得可真美呀!谁来把它读好了。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

  3、你能不看书,看着菊花图,美美地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吗?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yě xǔ    kāi fànɡ    bù tīnɡ    diǎn tóu    ɡōnɡ kāi

  (     )  (        )  (       )  (        )  (        )

  (2)同音字、近音字组词。

  工(     )    方(     )

  公(     )    放(     )

  (五)复习《练习三》

  4、根据儿歌,掌握方向。

  5、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6、学会正确、有礼貌地打电话。

  三、完成《语文练习与测试》中的相关试题。

  第四单元复习

  复习要求:

  1、准确认读识字4、5、6三课的生字,较熟练的掌握“虫、田、天、牛、沙、贝、风、浪、渔泉、乐、厅、林、阴、车、交”这些生字的音形义,能按笔顺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进一步掌握笔画“提、竖提、横撇弯勾”。

  2、正确、流利、有韵味的诵读识字4、5、6三课的韵文,理解文中的词语,能结合韵文看图说几句话。

  3、练习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话,读背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复习这一单元的生字。

  字音难点:泉(介母是ü);风、林、阴、厅(前、后鼻音);辨别“虫”与“从”

  同音字辨别:听与厅、月与乐、鱼与渔。

  复习准备

  生字卡、投影

  复习时间

  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            导入

  揭示本课复习内容。

  二、            复习韵文及插图

  1、读识字4,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识字5,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3、读识字6,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三、            复习本单元生字

  1、翻到生字表,自由认读并口头组词。

  2、同座互读互纠。

  3、教师检查:

  字音

  1)抽读词语:采集、昆虫、田野、螳螂、蚂蚁、蟋蟀、沙滩、贝壳、脚丫、海鸥、港湾、晚霞、雕塑、草坪、林阴道、大厦、轿车

  2)选择正确的读音:

  草坪(pín  píng )雕塑(sù  shù)昆虫(cóng  chóng )

  天牛(liú niú)音乐厅(tīn  tīng)风浪(fēn  fēng)

  林音道(yīn  yīng)

  3)说说这三个音节的介母分别是什么

  quan   jiao   shuai  

  4)看生字表,在这三课生字中找出整体认读音节抄下来(ye yu yue yin)

  字形

  1)写出下列笔画

  tí(    )  héngpiěwāngōu(    )   shùtí(    )

  2)比一比再组词

  虫(  )全(  )听(  )鱼(  )月(  )车(  )风(  )

  从(  )泉(  )厅(  )渔(   )乐(  )东( )分(  )

  3)复习字的笔顺

  翻到106页自读字的笔顺并用手指在手心上写。提问指名说这几个字的笔顺:牛、车、田

  4)读一读再听写

  天牛  水田   虫子  毛毛虫  水牛  风浪  沙子  渔火 大厅  火车  公交车  山泉  林阴

  5)选字填空

  (  )民们在海里捕(  )[鱼   渔]

  大明湖里(  )是(   )水。[全  泉]

  四、            复习练习4

  1、练习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停车场里的车真多呀!有         ,有          ,有         ,有           ,还有            。

  我喜欢吃的蔬菜有            ,有           ,有         ,还有            。

  2、读背成语和古诗。

  3、抄写109页上的音节词,要求写端正写匀称,不要漏加声调。

  单元五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大海睡了》、《冰花》、《北风和小鱼》、《练习5》

  复习重点:1.在语境之中区别“他、它、她”。

  2.背诵指定课文。

  复习难点:1.在语境之中区别“他、它、她”。

  2.“气、背、说”的正确书写。

  复习过程:

  《大海睡了》

  导入:我们印象中的大海是波涛澎湃的,是广阔无边的。他像个孩子一样,活泼,好玩。学了《大海睡了》我们知道夜晚的大海也有温柔可爱的一面。

  1.  背诵课文。(齐背,指名背)。

  2.你喜欢白天的大海还是夜晚时的大海?

  3.巩固练习

  (1)说一说“里”的笔顺。

  (2)扩词

  里(      ) (      ) (      )   月(     ) (    ) (     )

  (3)照样子说一说。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大海睡觉了。

  了。

  《冰花》:

  导入:前几天我们镇江气温下降到零下7度,不少小朋友告诉我说看见自家的窗户上结窗花了,其实窗花就是冰花。能说说你家的窗花时什么样的吗?

  1.齐读课文。

  2.提问:冰花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会有冰花呢?

  3.巩固练习

  (1)选字填空

  她     他                                  

  爸爸回来了,(   )正在脱鞋。

  妈妈在烧饭,(    )是个勤劳的女性。

  (2)口头填空

  啊,真漂亮!它像                 ,像                ,像            ,一束束,            ,晶亮,         。

  (3)照上面句子的样子,说一句话。

  像                 ,像                。                                                         

  《北风和小鱼》:

  导入:天气冷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它向草地吹一吹,                 ,它向梧桐树吹一吹,               ,它向鸟儿吹一吹,                 。

  1.北风好厉害,但是小鱼不怕,为什么呢?

  2.你喜欢这条小鱼吗?为什么?(虽然是弱者,但面对强者时,毫不畏惧。)

  3.巩固练习

  (1)    比一比,组词。

  毛(      )  出(      )  和(       )

  手(      )  山(      )  知(       )

  (2)    说一说“出”的笔顺。

  (3)正确书写“和、知”。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的:巩固本单元生字词,能够背课文,默写生字,记住笔顺。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6单元。(板书:第6单元)

  2、第6单元有哪些课文?(12、怀素写字13、小河与青草)

  二、            复习课文及生字词

  (一)、复习12、怀素写字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自背课文

  3、指名按自然段背课文

  4、齐背课文

  (二)、复习12、怀素写字课文生字

  1、认读本课生字

  2、按笔顺书空:写、长

  3、认读词语:

  写字  生字  大字  书写  古人  先生  日子  生日  长江

  (三)、复习13、小河与青草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背课文

  4、齐背课文

  (四)、复习13、小河与青草生字

  1、认读本课生字

  2、按笔顺书空:青

  3、比较组词:分fēn(    )  分fèn(    )

  三、            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ě  zì   gǔ  rén  xiān shēng  rì  zi  shēng rì  cháng jiāng  shū xiě  qīng cǎo

  (     )   (      )  (       )  (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从小就喜欢( )(  ),(  )(  )(  )学(  )进(  )孩子。

  2、怀素(  )(  )以后,成了(  )名(  )(  )(  )家。

  3、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  )(  ),要不,(  )(  )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三)、写出下列生字的笔顺。

  写:                         

  长:                         

  青:                         

  一年级复习教案(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复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生字词。

  复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册书中的317个生字,并能根据拼音正确书写、听写、默写其中的123个生字。

  2、能区分书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并能进行适当的应用练习。

  复习过程:

  一、生字传真,照样子写字

  和  知  全  背   说    时   面  西  

  二、找朋友,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打“√”

  lǐ         lí       lǜ      sōu        zào

  礼        泥        绿      艘        造

  nǐ        ní       lù      shōu       zhào

  三、比一比,再组词。

  十(     )(      )   工(      )(      )

  叶(     )(      )   江(      )(      )

  月(     )(      )   也(      )(      )

  背(     )(      )   他(      )(      )

  鱼(     )  有(     )  东(     )   听(     )

  渔(     )  友(     )  车(     )   厅(     )

  生(     )  早(     )  对(     )   山(     )

  升(     )  草(     )  村(     )   出(     )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一笔,组成新字,再写下来。

  大(   )   日(    )   牛(   )  

  十(  ) 了(   )  人(   )

  五、选字填空。

  生      升

  (1)同学们在操场上(      )国旗。

  (2)我是一名小学(      )。

  友       有

  (1)我家(      )许多书。

  (2)同学们(      )好相处。

  工       公

  (1)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      )园玩。

  (2)晚上,我都睡觉了,妈妈还在(      )作。

  鱼         渔

  (1)(     )  船  上  装    满   了(    )虾。

  (2)(     ) 民  们 以  打 (    )为   生。

  他       她

  (1)   (    )是一个 漂   亮  的小  姑   娘 。

  (2)    小明有一个小弟弟。(      ) 正  在  拍  皮  球。

  哪儿       那儿

  (1)公 园  (     )有 菊  花。

  (2)黄  山 在(     )呀?

  一年级复习教案(看拼音写词语)

  复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生字词。

  复习目标:

  3、能正确认读本册书中的317个生字,并能根据拼音正确书写、听写、默写其中的123个生字。

  4、能区分书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并能进行适当的应用练习。

  5、能用所学拼音和生字写简单的句子。

  复习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niǎo   zǎo shànɡ   huǒ shān   mù mǎ   jiǔ ɡè   rén cái   shǒu ɡōnɡ(       )  (       )  (        ) (    )  (      ) (       )(        )

  wǒ men    lì zhènɡ   jiānɡ shuǐ  fēi lái fēi qù   bái yún   ér zi

  (       )  (       )  (        ) (              ) (       ) (       )

  dōnɡ fānɡ  hǎo yǒu    quán cūn    kāi fànɡ   yě xǔ   tiān niú 

  (       )  (       )  (        )  (       )  (    )  (       )

  fēnɡ lànɡ  lín yīn    chū  qì     ɡōnɡ jiāo chē    xiě zì   rì yuè      

  (        ) (      )   (        )  (            )  (      ) (      )

  xiǎo shí   qīnɡ cǎo   cónɡ lái    jiàn miàn   chónɡ zi   kǒu zhōnɡ

  (       )  (      )   (       )   (        ) (        )  (        )

  二、照样子,连字组词。

  里      沙     泉     上      不      古      他

  子      升     面      们     对      时       水

  三、比一比,再组词。

  工(      )       生(      )     可(      )    有(      )

  公(      )       升(      )     口(      )    友(      )

  和(      )       字(      )     分(      )    十(      )

  知(      )       子(      )     风(      )    时(      )

  四、选词天空。

  有          友

  1、我和小红是好朋(    )。

  2、我(    )一个好看的书包。

  他          她

  1、爸爸可高兴了,(  )还给我买了一本童话故事书呢!

  2、妹妹的裙子脏了,(   )的妈妈批评了(    )。

  五、读拼音,按课文内容填空。

  shànɡ        jiānɡ            ɡuǎnɡ    diàn

  1、东方明珠在(  )海黄浦(   )边,是一座(   )播(   )视塔。

  yī    ɡè      rén

  2、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   )(   )巨(   )。

  ɡǔ    shí      yǒu   ɡè           de    hé       tā    cónɡ  xiǎo

  3、(   )(   )候(   )(   )叫怀素(   )(   )尚,(   )(   )(   )

  xiě    zì     shì     ɡè

  就喜爱(   )(   ),(    )(    )好学上进的孩子。

  一年级苏教版复习教案(句子)

  复习内容:课文变形填空、连线成句、照样子写句子、看图补充句子、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复习目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灵活运用;

  强化句号是一句完整的话的标志;

  初步培养学生读句子的能力,知道是一句通顺

  顺的话。

  复习时间: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        课文变形填空

  1、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家。

  2、____海黄埔江边的广播电视塔,是一颗美丽的_______

  明珠。

  3、小鱼不怕______。

  4、冰花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树叶、有的像牡丹。

  指导:结合课文内容,稍加改变,不是课文原话,要多读,

  看看是否和书上的意思一样。

  二、        照样子,连线成句,并加上标点

  小  鱼          长 满 了        游 来 游 去 。

  怀  素          在 水 中        青 青 的 小 草

  河  边          写  字          真 认 真 啊

  你  们          参 观 过        东方 明 珠 吗

  指导:把连好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符合常理。

  二、        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海,大海像只摇篮 。

  1、树林里的蘑菇像                     。

  2、窗上的冰花像                       。

  3、十五的月亮像                         。

  指导:一定要读懂例句,照着样子写句子。

  三、        看图补充句子(图略)

  天空中飘着                   。

  远处有                   。

  和        在草地上。

  。

  指导:看懂图,不能写图上没有的东西。

  四、        阅读《北风和小鱼》片段,完成作业

  北风呼呼地吹着。它向草地吹一吹,青草变了颜色。它向梧桐树吹一吹,梧桐树落了叶。它向小鸟吹一吹,鸟儿躲进了窝。

  1、这一段有    句话。

  2、北风吹向      、      和        。

  3、鸟儿被北风一吹怎么样了?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一年级上册扩词

  识字2

  太:太太  太小  太早  太大         小:小鸟  小人  小手  小河

  鸟:鸟儿  水鸟  火鸟  小鸟         下:上下  山下  七上八下

  早:早点  太早  早上  早来         牙:大牙  上牙  下牙  月牙

  上:上升  上下  上马  马上  

  识字3

  水:山水  水手  江水  开水         火:水火  火山  点火  火车 

  山:上山  下山  山水  山村         木:木头  木马  木鱼  木工

  马:马上  下马  木马  小马  上马 

  课文1

  人:大人  个人  人们  小人         又:又一个  又一天  又来了

  工:工人  工友  木工  手工         才:人才  方才  才子 

  大:大小  大手  大火  大人         个:个人  个子  一个个

  手:手工  水手  大手  手心         用:用手  用人  有用  用心

  课文2

  升:上升  升上去  升天             我:我们  我的  我来  我去

  们:我们  你们  人们  他们  她们   向:向西  方向  向上  向东          

  中:中心  正中  心中  中立         立:立正  立好  中立  立交

  正:立正  正面  正方  正中  正在

  课文3

  江:江南  江西  江水  大江         南:南方  江南  西南  向南

  可:可是  许可  可人  可乐         叶:叶子  叶儿  草叶

  鱼:鱼儿  小鱼  大鱼               西:西北  西方  东西  西南

  北:北方  东北  南北  江北             

  课文4

  飞:飞来飞去  飞上去  飞下来 &, nbsp;     在:正在  不在  全在

  你:你们  你的   你来  你去        来:来去  来了  飞来 

  么:是么  来么  去么  什么         的:你的  好的  是的  我的 

  课文5

  白:白云  白马  白牙  白天         云:白云  云儿  云朵  风云

  儿:儿子  鱼儿  马儿  鸟儿         土:土山  土木  土方  沙土

  子:村子  个子  才子  鱼子  儿子  林子  浪子  虫子        

  课文6

  东:东方  东西  东南  东北         方:方向  正方  方才  西方

  有:有用  有的  有人  有一天       广:广大  广西  广东

  电:用电  电子  电工   来电        头:个头  浪头  心头  木头

  了:好了  来了  去了               是:是的  不是   全是

  课文7   村:村子  山村  全村 渔村      全:全是  全在  全村

  好:好友  好人  不好  好的     友:工友  友好  好友  友人

  心:好心  中心  放心  点心     生:一生  生日  生人 生字 天生

  课文8

  公:公开  公正  公公  公用         开:开心  开放  开水  开车

  放:放心  放手  开放  放上去       不:不许  不是  不来  不去

  许:不许  也许  许可               点:点头  点火  点心  早点

  也:也许  也是  也去               听:好听  不听  中听  听说

  识字4

  虫:虫子  小虫  飞虫               田:大田  水田  田中  田里

  蚂:蚂蚁                           蚁:蚂蚁

  天:天牛  天上  白天  天天         牛:小牛  水牛  牛儿  牛毛

  识字5

  沙:沙子  风沙  沙土  沙tān       贝:贝壳  宝贝  干贝

  风:东风  大风  风沙  风浪              浪:大浪  浪头  风浪  浪子

  渔:渔火  渔村  渔船  渔夫          

  识字6

  泉:山泉  泉水  清泉             乐:音乐  快乐  音乐厅 

  厅:餐厅  客厅  音乐厅           林:树林  林子  山林  林木

  阴:阴天  江阴  林阴道                 交:立交  交通  上交  公交车

  车:车子  开车  火车  马车  上车  下车

  课文9       里:里面  手里  心里  水里  村里  河里    

  抱:抱住  抱来  抱一抱                  月:月亮  月牙  月儿

  背:背书  背面  背心  手背         她:她们  她的

  课文10

  丰:丰满  丰收  丰富              见:看见  见面  听见  不见 

  从:从来  从小  从前  听从        他:他们  他的  他人

  时:小时  不时  儿时              说:听说  小说  说一说 说话

  课文11

  口:人口  口中  口水  口干    毛:牛毛  毛毛虫  毛衣

  气:天气  生气  一口气 出气   出:出去  出来  出面  出口 出生

  知:知了  知道  知心          和:和气  和好  我和你  和风

  树:树木  树叶  树上  大树    面:见面  水面  里面  河面 上面

  课文12

  日:日子  白日  日月  生日       长:长江  长大  长一点  长河

  书:书写  书面  书上  背书       古:古人  古时候  古字  古木

  写:写字  写书  手写  大写       先:先生  先天  先去   先来

  字:写字  大字  生字               

  课文13

  干:口干  干枯  干贝          分:水分  分开  一分  十分

  对:对面  不对  对的  面对    住:住下  抱住  住在  住手 住口

  青:青山  青天  青草  青青的   河:小河  河水  河面  江河

  草:青草  草叶  小草

语文复习教案 篇10

  韩维加

  学习重点:

  由于平时人们常把“结构”和“层次”连在一起说成“结构层次”,便有人误解分析结构就是分析层次。其实结构包括下列要素:

  (1)层次和段落

  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反应。换一句话说,层次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阶段。这就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合为一个考点的原因所在。

  (2)过渡和照应

  为使文章脉络清晰,文路畅通,写文章总要运用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

  (3)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表达技巧的分析评价。

  此外,还有线索等。

  这样看来,分析文章结构就包含着对上述要素的分析。

  金题体悟:

  例如(1993年高考第24题)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限制了思考□b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对问题的固定反映方式□d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情感因素不足□i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第二段(上段)中自a到j有10处没有标点,其中有几处应加分号,其余均为逗号。应该使用分号的是(只填字母)___________。

  方法指导:

  分析层次,就是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分析层次有两项要求:一是辨明关系,即辨明各部分之间是承递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总分关系等等;二是分出逻辑结构中的等次,与多重复句的分析在原理和要求上是一致的。

  层次是着眼于内容划分的,因此,分析层次的依据是对各部分内容的准确概括。就全文的层次分析而言,是以对各自然段内容的准确概括为基础的,也就是把内容一致的段归在一起为一层。就段内层次分析而言,是以对各句的内容准确概括为依据的,也就是把内容一致的句子合在一起为一层,余者以此类推。段内层次分析,首先要认清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记叙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段的类型不同,其组合规律不完全相同。还要注意句子之间意义衔接转换的语言标志。全文的层次分析和段内层次分析的原理、步骤是相同的。

  有时,考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的试题也可以用简答方式或填写图表、调整顺序、编提纲、加标点等方式。

  这里,考查的是划分语段内部层次的分析能力。10个语句单位,实际上只能分为4个意群,在c、f、h三处要用分号隔开,才能明确显示这个长句构成的语段内部的层次。仔细阅读,不难看出这样四个并列的意思: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②对问题的固定反映方式;③强调记忆和聚敛性思考练习;④情感因素不足。如果不能理清这个思路,则会将其他阐释性语句当作层次的关键,致使答案出错。

  又如:(1991年高考第27题)

  下面这段话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给了标号。对该段思路的分析和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a)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b)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c)他的外甥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d)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的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种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

  a.全段先叙述参观过程(顺序),再交待选择墓地的经过(转入插叙),共分两层:(a)(b)(c)(d)  (e)(f)(g)(h)

  b.全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共分三层:(a)  (b)(c)    (d)(e)(f)(g)(h)

  c.全段先说明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的现状(现在),又追述选择墓地的经过(过去),共分三层:

  ——(a)(b)

  ——(c)(d)

  ——(e)(f)(g)(h)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

  进,共分五层:(a)    (b)    (c)     (d)(e)(f)(g)      (h)

  这是一段描述性文字,(a)为总领句,(b)(c)紧接着介绍坟墓,接下来是由墓及树、由树及人,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由此可见,答案应是b 。

  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山因雨长秀,石因雨生色。

  沿着东山仄仄的曲径石道慢行,眼光穿过春雨编织的雨帘,东山奇岩异笋尽收眼底,满山石头嶙峋突兀,经春雨的浸润,尽显出奇异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在其中。

  远处观望,烟雨雾霭里,有的岩石似舟船渡海,有的似巨龙腾飞,有的似骏马奋蹄,有的似雄狮眈视;近处审视,有似刀斧之形,有似巨笔之态,有似剑戟之状,还有那数不尽的石屋石道石洞石廊石缝,似幽深莫测的大世界,又似一部千古不朽的史书。

  离我不远的一块巨石,负重承托着一块两头翘起的弯弯石头,似一艘即将出海的渔船。我凝神视之,只见船儿动了,似缓缓破浪入海,溅起团团白色浪花。定神视之,原来是一簇簇轻如棉絮的乳白云烟从石船底下悠游而过,使人对石船产生了游动的幻觉。我转到一尊赤红色的巨石面前,只见一个老石匠和两个青年石匠,头戴雨笠,站立在麻竹粗壮的手脚架上,依着巨大的岩石雕凿,看那精神矍铄的老工匠和血气方刚的青年工匠,春雨淋透了他们的衣裳,隆凸起的肌肤清晰地显露出来,宛如一座立体的浮雕。我斗胆走上前去,问他们为何要雕凿题字,他们却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漫山飘洒的烟雨对我说:“我们雕的是‘烟雨东山,荟萃奇石’,这可是一次难以寻觅的机遇呀。”

  一阵豪豪爽爽、清清朗朗的笑声,伴着春雨融入东山缓缓流动的烟云雾气里。

  1.本文二、三自然段抓住了东山岩石什么特点来写的?(10字以内)

  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三自然段突出了雨中东山岩石之美。

  b.二、三自然段表达了雨中游东山的情趣。

  c.二、三自然段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二、三自然段点明了大自然也有着令人思考的深刻寓意。

  3.第四段写石匠一段文字的作用是(    )

  a.说明人是大自然的主宰。

  b.说明大自然的美景要靠人的智慧和力量来创造。

  c.说明抓住机遇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d.说明人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结合本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围绕_______________展开景物描写。

  ②全文主要的修辞方法是 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个短句概括出全文景物描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的多了。

  但是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了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源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炫耀、毫无所求得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6.(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不超过10个字)

  答:作用是□□□□□□□□□□ 

  (2)第一段的意思,如果换成以都江堰为主体,应如何表述?(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第二段首先概述长城的伟大,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不超过12个字)

  答: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二段中“站远了看”和“味道”分别指什么?

  答:“站远了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味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十五个字)

  8.第三段从哪三个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比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五段中,作者指出都江堰和长城的文明大不相同,请加以概括。(各不超过15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以反衬的手法贬长城褒都江堰,满怀激情地赞美了都江堰的千古功绩。

  b.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作铺垫,因为二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认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d.作者赞美都江堰,主要是因为它历史悠久,长城只是它的小弟弟,是它的后辈。

  e.作者着眼于造福人民大众的角度,鲜明的提出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第29课时参考答案

  1.形状奇异,七彩缤纷

  2.d

  3. c

  4.①我的所见所闻;雨字②比喻;使所写的事物具体形象。

  5.东山春日烟雨图。

  6.(1)揭示主旨,总领全文。

  (2)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7.(1)留下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站远了看”指从今天看历史;“味道”指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浑厚感觉。

  8.修建时间、社会功用、文明特点。

  9.长城:突兀在外,讲求排场,缺乏活力。

  都江堰:浸润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

  10.ad

  作者邮箱: 

语文复习教案 篇11

  初中文言文简答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xx中考语文复习教案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周敦颐的《爱莲说》: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语文复习教案 篇12

  一、复习内容

  第四单元:《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百花园四》

  二、复习目标

  1、读熟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古诗的意思。

  3、能正确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练习写一处景物,写出它的特点。

  三、复习重点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运用多音字。

  2、朗读背诵课文。

  3、学会正确合并句子。

  四、复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长负责检查背诵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合并句子。

  3、互相交流应用文“请假条”的写法。

  4、独立完成比较形近字、多音字并组词及复习训练题。

  五、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cuìliǔzēngtānmímànānxián

  ǒuěrlǒngzhàoguāngmánghuīwǔ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尤漫该挥

  龙慢刻浑

  辉岭资铺

  晖邻姿捕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变无息变连忘

  一千千百双戏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岸猿声啼不住,。

  2、,一行白鹭上青天。

  3、庐山的云雾的特点是和。

  五、合并句子

  1、我们穿过山谷。我们闻到野花的香味。

  。

  2、小秦来到小河边。小秦看见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

  六、扩写句子

  1、的山路伸向远方。

  2、的窗台上摆放着的鲜花。

  七、缩写句子

  1、勤劳的蜜蜂是一种会“跳舞”的昆虫。。

  2、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秋风中不停地点头。。

  八、修改病句

  1、我们要爱护宝贵的时间。

  2、每个人从小就要爱戴自己的国家。

  九、仿写句子

  例: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dānɡ)花,

  散(sàn)发着阵阵清香。

  花园里百花盛开,争奇斗妍。

  十、发挥你的智慧,笔下生辉。写一关于景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