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本课是识字教学为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和插图均与体育运动有关。要求认识的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教学设想:
以学生熟识的生活为广阔的学习背景,引领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结合课标精神及本课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识字教学片段:
教学流程
师:(出示词语)你能想办法记住这些词语吗
生:采用多种形式记词语(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同桌对读)(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策略。)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生:争当小老师
师:在操场上的很多运动和手的`关系比较密切,你能找出来吗(将知识自然归类,渗透了分类思想。)
生:挑词语,分类。
师:(出示三个生字:打、拔、拍)它们三个长得有点像,哪像呢
生:都有扌旁。
师:我们怎样来记住这些字呢
生:组词,并附以动作。比如拍字,可以拍拍同桌,拔可以做拔萝卜状,等等。(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刚接触的识字内容,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学,使入学才两个多月的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很重要的。)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课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一组词串和一首儿歌组成。词串中的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着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是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
2、本课是识字课文,因此更要突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在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分配上,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星最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颗星,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小老师”“演一演“、比一比等游戏,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词串、儿歌)。
2、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如偏旁记归类记字、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3、认识偏旁火字旁,能知道四点底是火作偏旁在字的下方常写作四点底。能正确认读“操、场”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打、拍”两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归类认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示字的意思的规律。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串、儿歌)内容,能与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操”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课文图画PPT。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谈话导入,读题、解题。
2、指名学生读题。指名拼读“操场”,正音后齐读。
3、操场。锻炼身体的地方,知不知道为什么操是提手旁,场是提土旁。做操运动会用到手,所以是提手旁。场地是泥土建成的,所以是提土旁,与地方有关。
过渡语:同学们,在操场上,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体育活动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看图说话,学习朗读课文(一)看课文插图,学习词串部分出示图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几幅图,思考: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
2、反馈指导:(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相机在黑板上贴出与图画中对应词语卡片)预设:小朋友们在操场上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
3、出示任务: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把第58页上的词串读正确。指名反馈指导后,同桌练习;再指名反馈指导后,全班齐读。
4、句子练习。用谁在哪里干什么进行句子练习。(指名依次说完六对词语)
5、找规律。发现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规律。了解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6、:我们刚刚学习了动词是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六个词语。现在我们来写一写提手旁的两个字。“打”和“拍”的写字练习。(提醒观察字形,注意写字姿势)
7、小结:我们朗读了朗读了课文的前半部分,了解了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的各种活动。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二)结合生活和经验,学习儿歌内的生字,理解儿歌内容。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指名反馈指导后,同桌练习;再指名反馈指导后,全班齐读。指名多名学生读(注意中等学生),男女生赛读,齐读。
2、结合经验,认识生字和新的偏旁“火”字旁。知道”火”字旁与四点底的关系。指名学生组词和分享记字方法,加强其他学生的印象。板书相应生字在副板书处。
3、出示在课文中带有会认的字的词语,个体自由读后,全班齐读。(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操、操、操,操场的操”)
4、结合生活,了解儿歌意思。
(1)朗读儿歌,儿歌中写到小朋友们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参加体育活动?
(2)操场上,那么多小朋友在活动,可真是太热闹了,小朋友们都参加了哪些活动呢?用“~~~”画出来。那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体育锻炼呢?用“——”画出为什么的句子。
(4)反馈指导:预设:天天煅练身体好指导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1)说说你喜欢体育活动。
(2)反馈指导:
预设:我喜欢跳皮筋。我喜欢跑步,也喜欢打球……学生边说,老师可以引导演一演。
5、总结:操场上,因为有你们的活动,所以变得特别热闹。也因为你们爱运动,所以你们都能健健康康成长。
三、总结
学习了许多体育活动的词语,学会了偏旁归类识字,如提手旁、足字旁、火字旁的字。同学们表现很好。课后好好巩固,知识将牢牢的被你们掌握。
四、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一二题。
2、拼写本上写“打”“拍”两字。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足字旁”、“提手旁”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儿歌。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
3、激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和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示课题《操场上》)谁能来读一读?
师平时你们在操场上都干些什么啊?
生跑步、做游戏……
师想不想看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他们下课都干些什么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师出示课文情境图)
二、学习字词
1、看图说话,认识体育活动的名称:
师看,操场上多热闹啊!这些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
生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师贴出生字卡。
2、同座拼读一遍。
3、汇报。
4、开火车,正音。指名再读正音的字。
5、请小老师领读。
6、男女生比赛读。
7、课间操:12拍拍球 22打打球 34拔拔河 56跑跑步 78跳跳高 910快坐好。
8、比较发现生字规律,学习提手旁、足字旁: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语有个秘密啊?(没有)
师(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动作,这回你发现了什么?
生(师引导后发现):
“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他们的偏旁都一样叫提手旁。
“跳高、跑步、踢皮球”都是用脚的,所以他们的偏旁都一样叫足字旁。
师你能猜一猜还会有哪些字也会是提手旁或足字旁的?生说。
9、玩“对号入座”游戏。
10、玩拼字游戏。
三、学习儿歌
1、今天我们学的词语都是从操场上来的,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这幅画,他把它编写成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呀?
2、自已借助拼音先读读儿歌。集体读。
3、小朋友自已当小导演,给儿歌加上动作。
四、小结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基本上会拼音,有的学生还能熟练拼读,也学了不少的短文。本课的学习,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利用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自己认读词语,读儿歌,认读生字。
2、学生已初步会用一些方法识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识字。本课是学生第四次学习书写汉字,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生字,养成认真读帖、认真写字的书写好习惯。
教材分析:
1、认识14个字,认识足字旁,口字旁,言字旁,单立人4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识记6个带新偏旁的生字
教学准备: 带学生到操场上在玩耍中观察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操场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挂图
师:这么漂亮的一幅图,这是哪呢?(直观展示、开门见山)
板书:操场上
生齐读课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词语
打(dǎ)球(qiú) 拔(bá)河(hé) 拍(pāi)皮(pí)球(qiú)
跳(tiào)高(gāo) 跑(pǎo)步(bù) 踢(tī)足(zú)球(qiú)
二、看图并学会说句子
师:小朋友观察得都很仔细,说得也很好,现在老师把小朋友刚才说的用一句话连起来:“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小朋友有的拔河,有的跳高,还有的拍皮球”。老师这句话说得好听吗?因为老师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板书)这个词组,你也能学一学吗?赶快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生:同桌说;个别说;齐说。
三、认识生字
师:黑板上的这些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师:小朋友真棒,在课外能认识这么多汉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现在就请大家把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用拼音拼一拼。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上来当小老师,把认识的字教大家读一读。
生:齐读、轮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读。
去掉拼音读一读
四、用球扩词
师:皮球、足球都是球,你还知道哪些球?(在给球扩词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项目)
五、做动作,学词语,找规律
师:课文里的小朋友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操场上玩得这么开心,你们是不是也想参加了?
请学生上来表演打球、拔河、拍皮球的动作,其余学生跟着学一学。相机出示:打、拔、拍
做这几个动作都用到了身体的哪一个部位?
生:都用到了手
引导总结:拍、打、拔这几个动作都用到了手,所以都带提手旁。学习提手旁请学生表演跳高、跑步、踢足球的动作,大家跟着学一学。相机出示:跳、跑、踢
这几个动作又用到了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引导总结:跳、跑、踢都用到了脚,所以都带足字旁,学习足字旁。足字有礼貌,做了偏旁,把脚就缩进来了。
三、学习儿歌
1、读生字
师:今天有许多生字宝宝躲在了我们的儿歌里,你能找到它们并和它们交朋友吗(出示生字:响、课、真、身、体)
生:自由朗读儿歌
师:你认识了哪一个生字,请你来教大家读
学生来当小老师带读。纠正学生读音,响是后鼻音,真、身是前鼻音。
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2、读儿歌
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到儿歌里,你再美美地读一读。
师:小朋友自己当小演员边读儿歌边配上动作。
指导朗读,抽生读、表演读、赛读。鼓励背诵。
2、编儿歌
小朋友读得真好,已经是小小朗诵家了,想不想做个小作家。你看第三行不见了,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运动编到这首儿歌里。(师把儿歌第三行去掉)
学生根据要求自编儿歌,交流。
四、读读画画
师:小朋友,下课了我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在操场上做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师:这么多有趣的活动,你都玩过吗?你最喜欢哪一种,是怎么玩的,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5
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不到两个月时间的孩子来说,“操场上”这节比多少的数学课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为了突破它,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在操作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摆,亲自感知数之间的关系,清晰地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并把形象的事物比较转化成抽象的数据表达。这一过程符合儿童的认知结构,他们自然地内化自己的学习经验,以至于最后能直接寻找现实中的数学信息,进行合理比较。
二、挖掘学生身边生动的素材。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运用眼前所有的素材,如“摆圆片和三角片、小组同学比一比”等都可以用来比较。这样素材拿来即用,而且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玩中学。教学的最后环节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列式,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是很完整,我们要有一个等待的心态,鼓励、期待他们的成功表述,不能简单地打断或者代言,给他们机会,相信他们能行。我还要更加细致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给他们表达的机会。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6
《操场上》是一年级语文上册中识字(一)的第4课。这篇课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现对于我讲授的第一课时作如下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的反思
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9个生字,认识“足字旁”、“提手旁”2个偏旁,能正确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儿歌。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3、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根据教材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将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还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识记九个生字,也认识了足字旁和提手旁。但与我的教学设计相比,实际的教学过程缺少很多亮点,如我设计的游戏识字环节就没能实现。原因在于对教材挖掘得不够深入,对教学过程的操作不熟练。此外,作为新教师,还是经验少,掌控课堂的能力也远远不够。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根据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段舞蹈律动导入新课,即让孩子们做健康操以贴近运动感知,从而引出在学校做体育活动要在《操场上》进行。由于学校的塑胶跑道刚刚投入使用,所以当我问起“你们想在操场上做哪些体育活动?”时,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积极发言回答。,课堂气氛较活跃,但在这里似乎耽误了一些时间。
接下来便是看图识字了。在此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以及多种形式反复学习,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有读生字、读词语和读儿歌;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有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对读等。我还采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让学生认生字,不断强化字音和字形,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多种形式地学。但实际操作时,由于时间问题也没能完全实现,只进行了多种形式反复读的练习以及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等活动。
(三)根据前辈指点进行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闫主任听了课,并对我的教学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这让我知道了自己需加强和注意的地方,同时也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首先,她肯定了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的意识和做法,还向我介绍了更多形式的识字方法,令我今后很受用。但在我认为很不错的导入环节,却遭到了质疑,听了闫主任的讲解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课前的律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律动应放在课中二十分钟以后进行。此外,在引导学生看图时,我没有按顺序、方位看图,导致词语的呈现显得很凌乱,且耽误了很多的时间。还有就是教学环节的承接不清晰、不连贯,这也是我一直掌握不好的地方。
总之,作为一位新上岗教师,我身上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那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幸能够得到前辈们的指点和帮助,我想我会成长得更快。同时,我也会非常努力的。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7
一、会写字及组词
打(打工)(打开)(单打)(双打)
拍(拍手)(拍打)(节拍)(打拍子)
跑(长跑)(飞跑)(快跑)(跑车)
足(双足)(手足)(不足)(立足)
声(声音)(风声)(高声)(低声)
身(身后)(全身)(自身)(身心)
体(身体)(字体)(全体)(体会)
二、会认字及组词
操cāo(操场)(早操)
场chǎng(场地)(操场)
拔bá(拔牙)(拔河)
踢tī(踢毽子)(踢开)(踢球)
铃líng(铃声)(铃铛)(电铃)
热rè(热气)(热闹)(热水)
闹nào(闹市)(吵闹)
锻duàn(锻炼)(锻造)
炼liàn(炼钢)(炼油)
三、易写错读错的字
拍:右部是“白”,不要写成“百。
跑: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声: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士
身:第六笔橫右边不出头,第七笔撇出头。
体:右部是“本“不要写成“木”。
下课了(le)热闹(nao)这两个地方应读轻声。
四、多音字
场chǎng(广场) cháng(一场雨)
夜里下了一场(cháng)雨,早上操场(chǎng)上到处是积水。
五、近义词
打—击 跑—奔 热闹—喧闹
六、反义词
上—下 真—假 高—矮
热闹—冷清
七、认识偏旁
本课要认识“火字旁”,火字旁与四点底有什么联系吗?
“火”的甲骨文字形,像正在燃烧着的火焰。它本来的意思就是燃烧的火焰。“火”作偏旁时,如果在字的下部,常写作“灬”。凡由“火”组成的字,多与燃烧、火焰,干燥等有关。
八、理解词语
拔河:体育比赛的一种,两队在一条大绳子的两端用力
拉,把绳子上的标志拉过规定的`界线为胜。
锻炼: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九、教材分析
《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在操场上学生活动的情景。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也较感兴趣。教学时,可将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结合起来,教材又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再反复多种形式学习词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增强了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认识“足字旁”、“提手旁”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儿歌。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
3、激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9个生字和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示课题《操场上》)能来读一读?
师:平时你们在操场上都干些什么啊?
生:跑步、做游戏……
师:想不想看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他们下课都干些什么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闭上眼睛,等数到三再睁开。(师出示课文情境图)
二、学习字词
1、看图说话,认识体育活动的名称:
师:看,操场上多热闹啊!这些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
(生: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
师:你们说的真棒!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刚才你们说的体育活动中就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语宝宝,咱们一起把他们喊出来怎样?
(师逐个出示词语卡片让生认读,并让生将它们贴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
2、四人小组,借助拼音、自主认字:
师:看样子每个小朋友想和词语宝宝交朋友,别急。今天这些词语宝宝还跑到我们小朋友的座位里来了,他跑到哪儿了呢?快找一找。(生拿出座位里的信封)
师:四人小组只有一个人那有,如果找到了就马上坐好。静静地用你地眼神告诉老师你已经找到了。
让生在四人小组里借助拼音互助学习。
3、反馈交流
⑴ 师:小朋友们老师看你们学得很认真怎么样都学会了吗?(学会了)
真的,考考你们,把你们最喜欢得词语宝宝大声读出来,并把它举得高高的。(请生读)
⑵ 开火车请另外的小朋友认读。比比哪列火车开的速度最快。
4、多种形式,反复认读:
⑴ 去掉拼音读文中词语,边读边想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把他们记住?
① 请生读词语(师出示不带拼音卡片)说说你是什么方法来记的,教教大家。
② 男女生读词语。
⑵ “火眼金睛”游戏:
师报一个词语,让生在词语中马上找出来,用手指出,并大声喊“谁,我找到你啦!”
⑶ 看看谁是班中“小表演家”:
① 请生上来示范。抽一张卡片,让生表演示范其余猜猜是什么?
② 同桌相表演,猜。
5、比较发现生字规律,学习提手旁、足字旁:
师:表演后你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语有个秘密啊?(没有)
师:(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动作,这回你发现了什么?
生:(师引导后发现)
“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他们的偏旁都一样叫提手旁。
“跳高、跑步、踢皮球”都是用脚的,所以他们的偏旁都一样叫足字旁。
师:你能猜一猜还会有哪些字也会是提手旁或足字旁的?
生说。
三、初学儿歌
1、今天我们学的词语都是从操场上来的,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这幅画,他把它编写成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听?好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2、好听吗?想不想学?打开课本自己借拼音读一读。
生自由读、自由读、齐读。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许多关于操场上的知识,我想小朋友们一定很想去操场上玩了吧。铃声也响了那我们一起去操场上玩吧。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9
今天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了识字(一)中的第4课《操场上》。课从介绍“手”字开始的。当我写出象形字“手”字的时候,学生们有的猜是“树”,我没作结论,再写出“手”字的隶书,这时下面的声音少了,我知道,大家都在想呢,当我最后写出楷书时,呵呵!不用我说,大家都认识了。随后又同样把“足”字告诉同学们。从他们的表面看,还真感兴趣呢。接下来,我板书了本课的生词(如果班上电脑是好的,我该省多少事儿呢?):
打球拔河拍皮球
跳高跑步踢足球
在与学生们一起认读了这些生词后,我让学生们用心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我的问题一提出来,下面就有学生举手了,一一叫起举手的同学,回答是各种各样的。对于孩子们的答案,我都给予肯定,最后,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谁的发现最有价值。呼声比较高的有两个学生,一是见博,一是永钺,下面我就借用一个伊诺的博文吧。
20xx年10月22日星期三
第一节上语文课时,老师让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响、课、真、身、体这些字发现一下,房健博第一个发现了打、拔、拍是提手旁,跳、跑是足字旁,第二个是王永越,他发现了都是运动一类的,老师说他们的发现很精彩,奖励他们了聪明小金鱼,我很羡慕,争取也有精彩的发现。
看看这个小家伙吧,比我记得还清楚呢。写博之前,对于见博的发现,我可是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最后看了伊诺的博文才得到证实。
说真的,当听以这两个小家伙有这样的发现,我真是高兴极了,当然,对于其他同学的发现也是大大褒奖,他们才一年级,懂得去发现了,容易吗?有这样的发现,容易吗?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在选择最佳发现时,他们的意见又是那样的统一。
在大家表示自己意见后,我告诉同学们,聪明的小金鱼暂时发给他们,如果真想拿回去,还得看后面有没有更精彩的发言了。
有趣的游戏:
认读告一段落。下面,我请同学们跟着我读的生字做动作。
师:打。学生样都准确无误地做出了打的动作。
师:球。学生动作种类多了起来,我指出见个学生动作不对,有学生用两手比画球的样子,我没用评判。
师:拔。学生们的动作变得统一起来。
师:河。学生们的动作又乱起来。我只是笑笑,并否定了几个明显有问题的动作。
“跳、跑、踢”学生动作既统一,又正确;“高、步”学生们可就乱得厉害了。在比画“高”的时候,有学生站到了凳子上。在比画“步”的时候,学生们又是乱成一片,这时看到雨潇用又手胡噜着脑袋。
“雨潇,你这是在表示什么呢?”我奇怪地问。
“就是用布擦脑袋呀。”雨潇一本正经地回答。呵呵,这小家伙,弄乱了“步”与“布”。我顺手从讲桌上提溜起来一块抹布:“你是说用这样的布擦脑袋吗?”同学们笑了,雨潇笑了,我也笑了。
笑过之后,我的问题来了:“在刚才做动作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当我第二个叫起平时很少主动发言的昱辰时,她的回答让我吃惊:“打、拔、拍、跳、跑、踢,我们能做出动作,其它的做不出来。”这发言太精彩了,没让我费劲就引出了表示动作的词(动词。小学应该称为表示动作的词。)
下面的事就让我作难了,他们三个人中,我该把聪明的小金鱼发给谁呢?左思右想,前思后想,决定把两条聪明的小金鱼增加到三条。看到三个小家伙用双手棒着小金鱼下去的时候,应该说,我比他们更高兴。
反思:
以后再也不能说一年级的孩子什么都不会了,如果引导到位,他们真的很棒。在以前的教学中,常常怕让他们说耽误时间,就自己包办,我说,你听就是了,最多问你一个“还有不懂的问题”。
不放心学生,可能是我们老师的通病,总觉得自己不说上一说,学生就听不明白,即使学生说完了,即使学生说得很到位,我们也会怕辛苦地再唠叨一遍,并自作多情地认为这样学生就听明白了,岂不知这样更让学生心烦了。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心让学生自己发现,应该是我以后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这节课,小家伙们的发现,也让我有了发现,而且是很有价值地发现,可惜,我没有聪明的小金鱼奖给自己了。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14个字,认识“口、⻊、讠、王”4个偏旁。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
愿望。
二、课前准备:活动器材:各种球。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吸铁石
三、教学过程
一、玩中学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实物出示篮球。说说这是什么球?
2、学习生字“球”,拼读音节,认识王字旁,板书王字旁。说说用什么办法记这个字?(老师告诉学生:球打得特别好的人我们叫他球王,所以左边是个王字,要当球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右边是个要求的求。)说说篮球可以有哪些玩法?认读词语:打球、拍皮球
3、出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说说这些是什么球?告诉学生: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排球都可以叫打球。
4、出示:足球,说说这是什么球?怎么玩的?认读词语:踢足球。
3、各种各样的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看,操场上,小朋友玩得多快乐!出示课题:操场上,读课题。
二、看图说话,学习6个词语。
1、说说这些小朋友在进行什么体育运动?(要求说完整话)
2、老师随机出示:拔河、 跑步、跳高,认读这几个词语。
3、再认读这六个词语,去掉拼音指名读,领读。
4、会读这些词语了,咱们做“你演我猜”的游戏,老师闭上眼睛拿一张词语卡片,小朋友先认一认,然后用动作演一演,让老师猜猜是哪个词语。猜对了齐读。贴黑板上。
5、分类识记:
(1)请小朋友动脑筋,如果给这些词语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2)结合回答,引导识记:
a、“打球、拍皮球、拔河”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个“提手旁”。板书提手旁。
b、“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个“足字旁”。板书足字旁。
6、除了这些活动项目,书上54页还有8个活动项目呢。拼一拼,读一读。
7、说说你最喜欢哪些活动呢?
三、学儿歌,学生字。
1、有个小朋友他可喜欢跳高、拔河、拍皮球了,还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
2、学生看书自由读。
3、师领读、请小老师领读。齐读。
4、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呀?(是啊,要想身体好,少生病,就要天天锻炼。)
四、学生字。
1、课文中的词语和儿歌,小朋友学得那么棒,相信大家生字也会学得很好。我们的生字宝宝要登场了!
2、拼读音节。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用了加一加的办法来记生字的。老师还可以用编字谜的办法来记生字呢。猜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中央。下面开扇门,门里张着嘴。学习“响”字时,认识口字旁,板书口字旁。学习“课”字时,认识言字旁,板书言字旁。
4、去掉音节读。
5、组词读。
6、游戏巩固生字: 找朋友:
打 拔 拍 跳 跑 身 下
河 手 球 步 体 课 高
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宝宝大家都认识了,现在我们要把它们送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课文里。齐读课文。
课后反思:这课的汉字多而且难记,刚开始学了没多少汉字,因此利用旧字来学新字的方法,少之又少,所以有些字只能是机械记忆。对于入学还不到两个月的孩子来说,机械识字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我尽量采用趣味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比如,“球”字的学习,如果只是跟学生说“王加求就是球”,学生一定是不要听的,或者是一只耳朵进一孩子耳朵出的,效果很差。我给学生编了一个故事说:球打得特别好的人我们叫他球王,所以左边是个王字,要当球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右边是个要求的求。学生听了,就容易记忆了。再比如“拔”字我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拔河要用手,所以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一个小朋友的友,小朋友拔河用的力气太大了,出了很多汗,上边的一点就像是小朋友的汗水。我还采用了猜谜语的方法来记生字,如“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中央。下面开扇门,门里张着嘴。”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高”。这两种方法很受学生喜欢。最受学生欢迎的游戏是“你演我猜”,通过学生认词用动作演示,老师来猜词语。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最高的,人人情绪高涨。这个游戏既让学生巩固了对词语的识记,又起到了课间操的作用。因此,前半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很好的。但是后半节课,由于生字一下子出示的太多,学生觉得有点困难了,学习的兴趣就又点下降。如果把14个生字分成两个时间段出示,把六个词语中的9个生字放在前半节课学习,把儿歌中的5个生字放后半节课学习,最后巩固时再和起来,难度就降低了一些。整堂课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的训练还不够,学生有时回答得不完整时,我没有注意去听,所以没有及时指出。这点在以后的课堂上要注意的。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11
【知识塔】
dú yì dú kàn shuí xiě de zuì piào liàng
一、读 一 读,看 谁 写 得 最 漂 亮。
dú yì dú kàn shuí zuì xiān shàng dào dǐng fēng
二、读 一 读,看 谁 最 先 上 到 顶 峰。
【聪明屋】
xiǎo māo gāi chī nǎ tiáo yú gěi zhèng què de pīn yīn tú shāng
三、小 猫 该 吃 哪 条 鱼?给 正 确 的 拼 音 涂 上
hǎo kàn de yán sè
好 看 的 颜 色。
【益智园】
tā mén zài zuò shén me yùn dòng xiě xià lái
四、他 们 在 做 什 么 运 动?写 下 来。
【参考答案】
三、shēn tǐ tī zú qiú rù kǒu rèn zhēn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12
这是一堂入学准备课,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应重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第一环节中,重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由于让学生听记的句子中平翘舌音的字比较多,这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是个难点,因此并没有要求学生完全分清平翘舌音,而是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一字不漏地把句子说完整,是否做到了认真倾听。
在教学词语“我们”和词组“在操场上”时,这两个词语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读。“我们”的“们”是轻声,学生很难发音,“在操场上”平翘舌音要完全分清也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词语是,我先师范读,让学生跟读,然后在大面积的训练,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训练到位,并且及时评价学生在读词语时,声音是否响亮,人是否站直,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主。
教学生字“上”时,借助对“上”这一生字的认读,着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空方法,因此,这个活动环节观察学生的书空,及时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养成一笔一划认真写字的好习惯。同时,这个活动中,我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动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同桌的手心里写一写“上”字,同桌检查是否写得正确。
正堂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主。在知识目标的落实上,我欠缺的是没有能够整体的进入教学,把句子分裂开来叫教学,缺乏了整体性的效果。今后在这方面自己应该多考虑,如何整体进入教学,是教学更具有整体性。
《操场上》语文教案 篇13
这是我的第一堂公开课,说实话心里很虚。课似乎是基本上完了,虽然也认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但是认识毕竟是浅之又浅的。从几位老师帮我一起磨课开始,到最后高老师给我评课,我觉得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收获了许多,而这个课最后的成功与否已经是其次了。“过程即成长”这句话是相对孩子们来说的,我觉得自己也同样适用。
钻研教材是成长的第一步。在选定《操场上》这篇课文之后,我就开始“翻江倒海”般的网上搜索工作,被我下载到的教学设计数量相当可观。但是,当我面对这些属于他人的成果时,我似乎更茫然了,看看这个环节设计很好,那个细节很灵活,看着都想搬为己用。直到所有的教案都看过,我还是无谱。请教了师傅,翁老师告诉我,首先一定要自己去吃透教材,对于教材有自己的理解了才能定下适合自己的基调。6个词语、一首儿歌、一幅图片、34个孩子,这些东西让我琢么了好久。课的内容其实离孩子的距离很近,班里的孩子比较活跃,而我个人也喜欢热闹、有气氛的课堂……种种分析之后,慢慢地,课的大概思路在脑子里慢慢晰起来。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看来此话不是没有根据的。
细节决定成长的轨迹。虽然一节课要呈现的内容有限,但是其中往往呈现了许多日常教学的影子。高老师对我的课堂常规管理给出了肯定,常规训练让孩子们的每一项任务都有条不紊,它也是各项教学内容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但是高老师也发现其中的许多细节性问题,这些都是我平时不曾注意到的。比如写字时,高老师提到了用笔的方法——写一会转一转;写字的天地左右不能接触;自我检查写字的规范性……成长中很多细节容易被忽视,而这些细节有时恰恰是最重要的,可能最后我带领孩子们到达的终点是一样的,但这条成长的轨迹却可能是曲线或者直线。少走弯路,关注细节,带着孩子们沿着直线从从容容地走。
反馈是成长的促进剂。这节课因为心里也有些紧张,所以一味的赶着进度,总认为热热闹闹、整齐划一的回答中因该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得到我预期中的答案,就认为此教学环节的任务已经完成。比如课开始时,我让学生说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有人在踢足球。”“跑步。”“我看见有人在打篮球,有人在跑步,还有人在拍皮球。”孩子们基本上把图片上的内容都说出来了。但是我却错过了一个反馈、提高的好机会。在这些回答中,通过简单的点评,其实可以让孩子们注意把话说完整、掌握“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它能反映出我们教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有目的、方向地去修正。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所以在孩子和自己的成长中,反馈的作用是不容轻视的。
成长的路还要走很久,美丽的过程定会给孩子和我自己的成长带来更多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