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长沙龙—幼小衔接的讨论

2019-03-01

幼小衔接家长沙龙讨论:

一、孩子进入小学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有哪些?

1、 生活自理能力上

2、 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3、 交往能力、适应能力

4、 作息时间

二、您为孩子升入小学做了哪些准备?

1、 按时完成作业习惯

2、 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自理能力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知识的准备

三、幼儿园为孩子生小学做那些准备?

1、 知识 、技能准备

2、 作息时间

3、 良好学习习惯的准备

 老师的提示:

“小学的学习生活跟幼儿园是有很大区别的,孩子眼中的老师,由保育、教育兼备的呵护照顾型,变成了以教育为主的要求引导型;学习的方式也由幼儿园的随意玩,变成了强制学习;而行为规范、各项制度的增多,也给孩子带来压力。” 家长应关注孩子在身心上能否适合小学的要求。怎样衔接?

     上小学意味着白天要独自面临学习、生活、玩耍、与其他同学交往,所以父母可以在可掌控范围内大胆放手,让孩子独立选择和处理日常问题,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定要注意让孩子在上小学前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像穿衣服、系鞋带,洗脸、漱口个人卫生的处理,扫扫地、擦擦桌子等,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在旁边多加指点,但是不能代劳。家长还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比如周末带孩子出门,可让孩子自己背一小包,将自己的小物品装进去,回家后检查有没有把东西落在外面等。

注意力培养。大部分孩子都比较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从现在开始,家长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和孩子一起做一些阅读、画画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但是要求他在一段时间内不开小差,专注地做好手头的事。一开始也许孩子只能坚持10分钟、15分钟,时间长了,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坐得住”。

小幼衔接我们做了以下重点工作,同时和家长分享这些经验

  一、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上了小学,学习就成为他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与在幼儿园更多的以玩为主的活动形式完全不同。如果孩子没有在入学前做好这方面的必要准备就会对今后的学校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多年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的老师常向我们反馈这样一些情况:有些孩子不知道要回家及时完成老师留的各种口头、书面或是实际行动类的作业;还有些孩子在学校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针对这些孩子的问题,目前我们幼儿园很重视对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比如,升入大班后,幼儿教师会常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这些口头作业由易到难,是孩子能做到和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是书面作业,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比如周一来幼儿园时带一个易拉罐;带一幅和爸爸妈妈合作的画;说一段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时老师会请小朋友把今天学习的儿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然后由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第二天由孩子转交给老师……这时家长要注意及时配合教师的要求,明白老师这样是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教育目的。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有意识地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师刚才留的任务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在快到上幼儿园之时,如果孩子能够主动和积极地完成任务,家长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赞扬,强化孩子的意识;如果孩子忘记了还有没完成任务,或坚持性不够还没有完成、不想完成时,家长应该给与及时的提醒、帮助和鼓励,而不是在老师面前替孩子找借口和理由——轻易地错过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机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