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2023-08-03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篇1

  《悼念玛丽·居里》是爱因斯坦,通过这篇文章爱因斯坦深切怀念了作者与居里夫人长达20xx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题原文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题题目

  6.这篇悼词主要突出了玛丽?居里什么成就?赞扬了她哪些令人敬仰的品格?(3分)

  7.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划线句“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的意思。(2分)

  8.认真通读全文,选出对这篇悼词的感情基调把握准确的一项。(3分) ( )

  A.严肃 悲痛 凝重 B.庄重 崇敬 真挚

  C.赞扬 悲凉 凝重 D.严肃 高亢 真挚

  9.曾有人说这篇悼词的最后一段是多余的,请结合语段内容反驳这种说法。(4分)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题答案

  6.①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1分)②品格: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2分。围绕崇高、伟大、谦虚、严肃性、顽强、热忱等文中词语作答的亦可得全分)(共3分。意对即可)

  7.参考:才智方面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品格的高低。或:才智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格的好坏。(2分。意对即可)

  8.B (3分)

  9.参考:①这段话表明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再一次地赞扬了她的人格魅力。②强调这一崇高人格的伟大意义,希望欧洲的知识分子向她学习,为欧洲的光明未来而努力。③第一段是观点,二、三两段是阐述,有了最后一段的结论,文章的结构更严谨。(共4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对即可。若有其它合理解释,酌情给分)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谈感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课前学习:

  1、复习八年级。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关于玛丽居里的资料。

  课堂学习:

  一、导入

  1934年7月4日,一颗科学巨星的陨落,全世界人们都为之悲痛。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就是著名的化学家——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悼念玛丽居里》,一起来缅怀这位科学巨匠!

  二、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思考:这篇教学设计>文章是从什么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

  (明确:道德品质)

  教学设计>文章具体介绍了居里夫人的哪些道德品质呢?

  (明确:坚强、纯洁的意志、严于律己、公正不阿、谦虚、顽强、热忱)

  3、请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居里夫人众多的道德品质中体会最深的一点。

  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方有一句格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可怕,一样是原子弹,一样是演讲术。的确,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个听众的`心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悼念玛丽居里》,感受一下演讲的巨大魅力。

  二、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1、这篇演讲词也是一篇悼词,大家想一下,一般在悼词是从什么方面来悼念死者的?(生平业绩 这篇悼词爱因斯垣又是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齐读一遍课文。

  明确:道德品质。

  2、作者为什么要从道德品质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呢?

  明确: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的成就。才智的发挥取决于品质。

  3、文中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

  明确:坚强、纯洁的意志、严于律己、公正不阿、谦虚、顽强、热忱。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居里夫人的高贵的道德品质,齐读第二段。

  4、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怎样的情感? (悲伤、缅怀……)而这篇悼词与课中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一般的悼词不同,它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赞扬之情”的词语。

  文中表现在:幸运地、崇高而真挚的、极端的、哪怕、面临……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重读、高昂的语调)

  下面我们请同学以赞扬的语气来给大家试读一遍课文。

  自由阅读,自行没计问题。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给这篇课文教学设计>设计2—3道“探究练习”,请大家拿出课前发的小纸片,把你们的问题写在上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1)、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2)、你认为与教学设计>文章的中心有关的或者是帮助理解教学设计>文章中心的。

  3)、你读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教学设计>设计成问题。

  1、怎样理解“她的意志的纯洁”

  ——“纯洁”即单纯、无杂念(专一不杂 ,在这里表现居里夫人的意志坚定。)

  2、怎样理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这句话是说,居里夫人的严肃性是用任何方法都摆脱不了的,这是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使得她心情的抑郁所造成的,由此我们知道,要理解教学设计>文章的意思可以有两个方法:1)联系上下文。2)

  借助一些背景资料……

  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把你教学设计>设计的探究练习拿到小组中讨论,看是否能够解决

  三、谈感受

  大家通过解决自行教学设计>设计的探究练习,更深一层的了解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相信大家现在有很多话想说,哪位同学来谈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看来大家的体会都很深刻,这说明爱因斯坦的演讲非常成功的感染了在座的各位。这恰恰证明了演讲术的魅力?

  让我们把居里夫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发扬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来,愿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反思〕并不是这样的教学设计>设计就很完善了,但是通过集体研讨后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产生的实际效益还是比较突出的。特别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与“感悟”的程度加大了……通过这样的研讨与反思,我的教学思路也更加明晰了,或者说我们(师与师、师与生)在碰撞中前进了……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篇3

  教学分析

  这是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的演讲。这篇演讲,不像一般悼词那样流于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功绩的颂扬,而是透过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得成就的原因——拥有伟大的人格,具有极端顽强的品格力量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及其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简短而又热情地演讲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无尽的赞誉之词,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文章展示了居里夫人——同时也展示了爱因斯坦——一个伟大科学家追求真理而不是个人利益的高风亮节。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3、运用圈点、加批注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上的一位伟人,我们都崇拜他。然而像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举世瞩目的伟人,却还有一个人让他崇敬赞扬的,这个人是谁呢?为什么能让爱因斯坦崇敬赞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演讲词《悼念玛丽居里》,到文中去发现答案。

  二、观看影像资料,整体感知,筛选信息。

  1、生字注音

  钦佩热忱抑郁悼念公正不阿

  2、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国人,——学家,因提出————而享誉世界。

  本文是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悼念会上的讲演。

  3、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4、作者从哪一方面悼念居里夫人的?

  道德品质方面

  三、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方法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文章,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通过合作交流,解决以下问题)

  (一)预设质疑

  (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单横线画出来)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2)课文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圈点出最能体现其品德的词语)她的哪些品质最让你钦佩?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感受最身的一点。

  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公正不阿、

  谦虚、顽强、热忱等优秀品质

  (3)找出凝聚作者真挚情感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想想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例1、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

  【点拨】这句首先用“崇高”一词来对居里夫人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接下来提醒人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其中“仅仅”、“已经”两个词暗示了还有比“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更值得怀念的,这就是下文所说的伟大的人格力量。

  例2、“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一句仅有21个字就高度概括了20年的交往。

  【点拨】“幸运”概括地点出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崇敬,“崇高”“真挚”说明了友谊的性质。说明接下来演讲者是从自己的亲身感受来阐述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及其在取得科学功绩中的作用。

  例3、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

  【点拨】这一句写讲演者亲身感受的话,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下来的两段文字都是对居里夫人非凡人格的追忆和歌颂。

  学生总结:本文虽是悼词,但表达的是赞美与敬仰之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自主交流(批注),体会居里精神

  四、质疑研讨

  你不懂的句子或问题有哪些?你能设计几个问题吗?试试吧!

  1、作者为什么要从道德品质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的成就。才智的发挥取决于品质。另外,居里夫人在科学方面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熟知,从道德方面展开论述,很有独到见解,易于感染人。

  2、联系《我的信念》说一说为什么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是一个“极端的谦虚”的人,居里夫人“意志的纯洁”表现在哪里?

  正像居里夫人自己说的“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丝毫不存名利之想。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人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所有这些表明,“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表现在:“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的、勤奋的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屋里艰辛的研究,后来我们发现了镭。”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梦幻中一般”,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

  3、怎样理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释的少见的严肃性”?

  居里夫人的严肃性是从艺术气质方面解释不了的,这是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所造成的她心情抑郁。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中说:“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有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自由式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专制主义的`干预下,是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居里夫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进行科学研究的。

  五、课堂小结

  1、结构【由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列出提纲】

  第一段(总说):提出主旨“第一流人物对于…还要大。

  第二、三段(分说):阐述居里夫人的品格特点以及这一特点对于她取得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第四段(总说):点出她的品德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

  2、主旨【由学生归纳】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六、能力拓展

  1、一句话演讲:话不在多而在精

  居里夫人,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

  最美的女孩,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

  2、畅所欲言

  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比他的才智成就更为重要。

  敞开你的心扉,谈谈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道德品质与才智成就哪个更重要?(注意有理有据)

  七、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居里夫人以及爱因斯坦的名言

  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

  我们生活似乎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浏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夫人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居里夫人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八、板书设计:

  第一段(总说):提出主旨“第一流人物对于…还要大。

  第二、三段(分说):阐述居里夫人的品格特点以及这一特点对于她取得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第四段(总说):点出她的品德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篇4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xx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xx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

  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四、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五、学习第三部分

  明确:

  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探究活动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2、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采用“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与“即使”“哪怕”相呼应的关联词有“也、都、总、还”等。这样的句式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强化了肯定的语气,充分突出了优秀品质的意义。

  第一句,强调和突出了“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成就”,连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品格,这还不表明优秀品格的意义吗?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经出现或存在的实际情况,这种让步不带假设性。

  第二句退一步讲“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被继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对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表明优秀品德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现的情况。这种让步带有假设性、预见性。

  二、小结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三、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