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改革管理机制,拓宽幼小衔接之路

  (四)相互观摩——建立生态化人际关系       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人际生态的核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幼小衔接常重要,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情感因素占很大比重,学生往往喜欢哪位老师就爱上那位教师的科目。学生高兴的学与在幼小衔接中绪低落的学,效果会截然不同。        幼儿园与小学要定期组织幼小衔接研讨会,互相观摩教育活动,听取教科研讲座,以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用生态式教育理念指导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建立教师、家长、幼儿之问的平等和谐关系,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努力改变旧观念.不以权威自居,消除师幼之间的对立和界限只有这样,幼儿在教师帮助下才会变得更有自信、更有生机成为教室里的小主人,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   (五)学以致用——形成生态化教学形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幼儿园与小学在教学形式、方法、内容力求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各种方式的活动内容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教学形式的生态化。        我们幼儿园借鉴了小学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法,创造活动课,创造技法课.学法指导心理训练等。让幼儿园大班教师去模仿、尝试,了解小学集体教学的一些做法,在班级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比赛,如“自编自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读文作画”,增强幼儿课堂学习气氛,培养热爱学习的情感:在教学中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能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中。        同时,小学低年级教师借鉴幼儿园生成主题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等教育手段,将教育任务在快乐中完成,使孩子的学习更能接近幼儿园教育。   (六)赏识幼儿——力求教育评价多元化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在幼小衔接中,采取鼓励机制,以科学发展观看待每个幼儿,尊重赏识每个孩子是我们追求的理念,幼儿能翻多大跟头,就给幼儿搭建多大舞台。在衔接中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家长、校长都是采用多元化参与评价,学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赏识每个孩子的点滴成绩,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不同评价。对优等牛鼓励他们多探索、多创新,对后进生则是“低要求、多战功”。        如:在幼儿园和小学采用代币值的方式发放“金钥匙”“小金星…‘小太阳”等鼓呐孩子。为幼儿创造“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机会,在家里家长和孩子每天对着镜子说“我能行”“我真棒”帮助孩子树立入小学学习的信心。   二、以培养适应能力为重点,缩短幼小衔接距离        国内外有关专家就幼小衔接做过调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小学生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孩子入学前在知识准备方面做得不好,而是在入学态度、情感反应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缺少准备,造成了他们入学的障碍。        由此可见,幼儿园与小学的确存在一定的教育距离,所以,两种教育机构应该相互靠拢、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和谐成长,共同发展,减少幼小衔接距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