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2022-11-06

啄木鸟 篇1

  教学目的:1.认识14个生字及多音字“干”。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猫头鹰、喜鹊的知识。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件,引出课题。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幅画,小朋友想看吗?(出示课件。一棵哭泣的大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树在哭。 

  师:他为什么在哭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都给以适当的鼓励。)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师:请小朋友认真看课题,里边有一个生字“啄”,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记住它呢?(读课题几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初识生字。 

  请小朋友自己到课文中找答案,注意里边有许多生字藏着,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请小朋友说说有什么办法。(生:问同学、问老师、查生字条……) 

  2.教师范读。(学生指着课文以纠正读音。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1)师:现在你知道大树为什么哭了吗?(生:生病了)谁想读一读这一段?(学生读) 

  (2)师:苹果树生病了,要请医生来治病,都是有谁来了?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 

  师:它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请你选一段话读一读。你能把它的心情表达出来吗?(个别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音正确、有没有读错的字、是否能表达出小动物的心情。) 

  (3)师:做完手术后苹果树怎么样了呢?(学生读最后一段。) 

  师:哇,的本领可真大,比猫头鹰和喜鹊可强多了。小朋友说是不是?(激发学生动脑筋,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问题。) 

  (学生会有精彩的回答,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师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它们。如:猫头鹰会捉老鼠,喜鹊会捉树枝和树叶上的虫子,会啄树干上的虫子等。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4.(出示课件,请读得好的同学读。课件:在背景图上的整篇课文,生字用特别的蓝色体现出来。) 

  三、出示课件识字 

  1.你能读出这些词语吗? 一棵树 生病 身体 虫子 医生 治病 老鹰 气球 对不起 喜鹊 树干 手术 敲门 

  2.你能读出这些字吗?啄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鹊 干 敲 术 

  师:你能把你认字的好方法说给大家听吗?你能用这些字组词吗? 

  3.你能正确读出下面句子中蓝色的字吗? 在树干上捉虫子。 小朋友们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四、延伸:活动课带头饰表演。 回家搜集小动物的图片和知识,带到学校讲给大家。 

啄木鸟 篇2

  (美术)目标:1.通过观察整体范例,培养幼儿观察及分析比较的能力。2.鼓励幼儿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促进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3.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准备:1.从图书中了解的外型及生活习性。2.折纸‘’整体范例一个,分步范例每组一套。3.彩色正方形纸每人一张,胶水和勾线笔。4.自制大树一棵。过程:1.通过猜谜,观察整体范例,引发幼儿对折的兴趣。小小鸟儿本领大,长着尖尖长嘴巴。森林里面捉害虫,飞来飞去工作忙。你要问问它是谁,大树医生就是它。2.引导幼儿观看分步范例图示,通过答疑帮助幼儿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3.幼儿边观察整体、分步范例,边尝试折,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4. 将粘贴在自制的大树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各自的作品。

啄木鸟 篇3

  教学目标:认识14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理解认识14个生字。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理解认识14个生字。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病了都要去找医生,那么树生病了怎么办?谁是它的医生呢?写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啄木鸟”。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听课文录音。

  2. 生自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落?圈出生字。

  3. 学习生字。啄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鹊  干  敲  术   

  4. 我愿当小老师。

  5. 找出这些生字的“邻居”。

  6. 谁还能找出这些字的朋友。

  7. 读课文,组内一人读一节。

  8. 推举读得最好的到前面读。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齐读课文 。

  2. 你最喜欢那一段。

  3. 学习第四自然段。

  4. 第四段。

  5. 指名读第四段。

  6. 讨论: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

  7. 那么猫头鹰和喜鹊为什么不能给老树治病呢?

  8. 指导学生读2、3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使学生知道老树是树干生病了,猫头鹰能住老鼠,喜鹊只会啄树枝和树叶上的虫字。

  9. 齐读第一段,这一段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了?

  10. 学习最后一段。

  (1) 指名读

  (2) 说一说有几句话?都写了什么?

  10.再读课文,看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 课堂总结: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的医生,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五. 作业:把今天学到的课文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六. 板书设计

  啄木鸟

  啄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鹊  干  敲  术   

  一棵苹果树生病了 结了许多大苹果

  啄木鸟   敲   找   捉  学

  第二课时   啄木鸟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指名读课文。

  2. 读词语。

  啄木鸟   一棵  生病   身体  虫子  医生  治病  猫头鹰  叹气  对不起 

  喜鹊  树干   敲门   手术 

  二. 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棵  病   体  虫   气  说  起  术

  2.起读生字。

  3.认识“言字旁”

  4.讨论这些字的结构、笔顺。

  5.师指导:“说、起、气”。

  说:师用红笔标出言字旁,学生练写。

  起:师先示范,学生描红。

  气:用红笔标出第四笔,然后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描成红色?

  6.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7.评比:写得好的奖励小红花。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言字旁”和“气”字的最后一笔。

  板书设计:

  啄木鸟

  棵  病   体  虫   气  说  起  术

啄木鸟 篇4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     蔡波  

  教学目标 :

  1、 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只好、枝条、干枯”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一、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啄木鸟和大树(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新词。 

  1、 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开火车)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齐读。 

  2、 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 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               

  (    )木鸟  (    )林   (    )病   痛(   )  年轻力(   )  (   )害  

  zhu          wei  xian          ku    

  (    )空   (        )    干(    )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 、“….. ,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 引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 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   ”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 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 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得响,读得快,连着说。)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出啄木鸟亲切、耐心的语气。)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 

  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 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 

  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 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 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 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 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 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 

  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啄木鸟 篇5

  啄木鸟常啄开树木上的小洞,食洞中小虫,这是一种益鸟,这也是语文课文中的一段阅读材料,是一个阅读题的考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森林医生啄木鸟》阅读题目,以供大家阅读。

《森林医生啄木鸟》阅读原文

  一个医生嘴巴尖,

  天天出诊到林间;

  敲敲听听多仔细,

  要动手术把头点。

  ①上面这个谜语猜一种动物,谜底是啄木鸟。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出来,而且人家揭了谜底后,我还不懂为什么把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后来我随一支森林科学考察队去林区调查研究,通过一位生物学家对啄木鸟的介绍,和我自己对它的观察,我才真正认识到,“森林医生”这个称号,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

  ②啄木鸟每天都起得很早,起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树木“检查身体”。它用嘴将一棵棵树从根到梢笃笃地轻轻敲打一通,听听有没有空声。经验告诉它,敲打时如发出空声,树干里面一定有虫,就立刻“动手术”。它的嘴长而直,末端尖锐,不但能啄破树皮和腐败的树干,而且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它的舌骨很发达,包围着头骨,舌骨起着特殊的弹簧作用,能使细长的舌头伸缩自如;舌面富含粘液,能把树中昆虫的幼虫和虫卵粘住;舌端生有向后倒长的小钩,能钩取树中较大的昆虫。它的鼻孔上覆盖着保护性的刚毛,可以防止碎木屑飞入鼻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工作时总是围绕着树干作螺旋式地向上攀登,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啄木鸟就凭着这套完备的“医疗器材”和独特的“医术”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树木健康地成长。

  ③由于长期过着树栖生活,啄木鸟的翼变得既短又钝,不适于快飞和远翔,只能在林间通道或林中旷地作短距离滑翔,但是它的足趾却特别强劲有力,趾的排列也不像一般鸟类那样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而变成二趾向前、二趾向后,而且具有锐利的钩爪,因此即使攀缘在笔直的树干上也不会滑落下来。此外,它的尾羽强韧坚直,羽轴特别粗硬,有弹性,可以当做支柱顶住身体,与两条岔开的腿形成一个“三足鼎立”之势,增加了悬立时的稳固性。

  ④啄木鸟的巢筑在树洞里,巢内铺着松软的木屑,母鸟就在这里产卵育雏。刚孵化出来的雏鸟非常爱吵闹,虽然住在树洞里,但在老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它们的叫声。小啄木鸟常常挤在树洞口,等候老啄木鸟给它们哺食。为了使雏鸟更快地成长,母鸟必须喂以足够的食物;而另一方面,为了产后生理上的需要,母鸟也必须进食一定数量的“补品”,所以在育雏期间,啄木鸟能消灭大量的森林害虫。

  ⑤啄木鸟有很多种,它们的主要食物大多是森林害虫。据调查:我国最大的一种啄木鸟——黑啄木鸟,每天能吃掉一千几百个虫的幼虫。解剖14只绿啄木鸟的胃,结果得知,昆虫占99.83%,其中以蚂蚁为最多,占97.79%。上海郊区能见到的斑啄木鸟,也是个除虫能手。有人在不同的季节里根据22个斑啄木鸟食性的分析结果,发现胃中50.17%是昆虫,主要有象(甲虫)、伪步行(甲虫)、金龟(甲虫)、天牛幼虫,其次是蛾、螟蛾等。在树林中过冬的害虫,95%是被啄木鸟吃掉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森林医生”——啄木鸟。

《森林医生啄木鸟》阅读题目

  1.本文标题“森林医生——啄木鸟”中破折号的用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把啄木鸟称做“森林医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谜语开头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中找出说明啄木鸟科学的操作路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②~③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足鼎立”一词中“鼎”字共________笔。

  6.本文最后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啄木鸟的和________。

  7.本文主要是说明啄木鸟是一种专以森林害虫为食物的益鸟,为了说明这一点全文运用了怎样的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医生啄木鸟》阅读答案

  1.破折号的用法是解释说明;因为啄木鸟专门啄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树木健康的成长。

  2.本文以谜语开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们以好奇的心情去了解和认识啄木鸟。

  3.“工作时总是围绕着树干作螺旋式地向上攀登,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

  4.主要说明啄木鸟的舌、翼、足和筑巢产卵的特征。

  5.十二

  6.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和吃掉害虫的本领。

  7.拟人化的手法;好处是把森林医生的职能写得既形象又生动,易于被读者了解和认识。

啄木鸟 篇6

  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啄木鸟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和图画,熟悉音乐,分辨乐曲abc结构。

  2、在理解故事情节和乐曲关系的基础上,能初步的随乐指图。

  3、能注意,认真的倾听音乐,积极的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啄木鸟手饰一个。

  2、录制的音乐磁带。

  3、粉笔、黑板 。             座位:四竖排

  活动过程:

  1、随《小鸟》音乐做律动入室。

  2、故事导入   (故事附后)。

  3、有一段音乐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

  4、 教师随音乐画故事“啄木鸟”。(老师还能一边听音乐一边把这个故事表示出来,你们看)。

  5、完整的听音乐指图。

  ①  教师指图,幼儿空指。“老师请来了啄木鸟医生为我们班的果树治病,请小朋友伸出手指和啄木鸟一起检查一遍。

  ②  个别幼儿(2—3名)指图。“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和啄木鸟一起带小朋友作检查吧!”

  6、为三段音乐创编不同的律动表演,进一步理解音乐。

  ①  创编。“如何用动作来表示这三件事?”

  ②  请四位幼儿当大树,一名幼儿当啄木鸟进行练习。

  ③   完整练习一遍。

  7、 合作表演。

  ①   请一半幼儿扮啄木鸟,另一半幼儿扮果树为它治病,表演后换角色。

  8、 总结,使音乐《摘果子》出室。

  故事:

  果园里,有四棵果树生病了,书叶发黄,一点都没精神,大树们个个愁眉苦脸。一天,一只小鸟从这飞过看见大树那痛苦的样子就问:“大树伯伯你怎么了。”大树伯伯说:“我们生病了,好难受。”小鸟连忙说:“您别着急,我去给你们请医生。”不一会小鸟就到了啄木鸟家门口,它大声喊:“啄木鸟医生快开门呀,那边的大树伯伯生病了,你快去看看吧!”说着就领着啄木鸟来到了果园里,经过啄木鸟的一翻检查原来是蛀虫在捣乱,啄木鸟伸着长长的嘴巴“笃笃笃”、“笃笃笃”给大树捉完了虫子,就这样大树伯伯的病好了,没过几天就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变得更加漂亮了。

啄木鸟 篇8

  一、教学设想:

  《啄木鸟和大树》是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写大树自以为年轻力壮拒绝啄木鸟为他治病(捉虫),最后渐渐干枯。故事说明有病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大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课文的对话比较精彩,很能吸引人,啄木鸟和大树的情况都是通过它们的三次对话来展开。如大树第一次是“叫起来”,第二次是“生气地说”,第三次是“不耐烦了”,把大树对自己的病不但不知道,还以为啄木鸟在伤害他写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而啄木鸟先是“亲切地,温和地说”,后来没办法了,就只好飞走了。本课的设计就围绕这三次对话,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如自由读、同桌读、分角色读、挑自己喜欢的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读中明理,读中感悟,从而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树所犯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让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也使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如“年轻力壮、伤害、稀稀落落、干枯、”等词语的理解,也通过安排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词意。同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制作了课件,如三次对话的图片和文字,茂密的大树和干枯的大树的对比,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大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的道理。另外,在设计本教案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精彩起来,达到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 ,是因为”)。

  生:因为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所以每天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给那些生病的大树治病。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给那些生病的大树治病,是因为它是森林里的医生。

  师: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捉虫。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给大树治病。

  师: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

  生:“捉虫”就是“治病”。

  师: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生(齐说)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治病。

  师: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师: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同桌互读,讨论: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

  1、第一次对话:

  师: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你能读出大树的痛吗?(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得响,读得快,连着说。)

  生:学生粗的嗓子模仿大树的语气朗读。

  师: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

  生:因为啄木鸟知道大树身上有虫子。(指名读句子。)

  师: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出啄木鸟亲切、耐心的语气。)

  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师: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

  师:“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生: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师: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你能读一读吗?

  师: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

  生: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师: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师: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师: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

  生:啄木鸟只好飞走了。

  师: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

  师:你能说说大树叫、生气、不耐烦说明什么?

  生:他不想治病,讨厌啄木鸟给它治病,他怕痛。

  师:关键是他不明白什么道理?

  生齐说: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

  师: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的。)

  师: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师: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他临死前会说一句什么话?

  生:我不应该不让啄木鸟治病啊!

  生:我身上真的有病,我错了。

  师: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以后生了病要早点去看医生,不能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

  ………………

  三、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来看,事先的教学设想基本上都能实现。整堂课学生都很兴奋,发言很积极,能通过自己反复的朗读,读懂文章的内容。并且读的比较多,读的比较放开。如:大树的“叫起来”“生气的说”“不耐烦”等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活龙活现的再现出来大树的神情。同时,啄木鸟的“亲切、温和”学生也能用自己的朗读出来表达出来。整堂课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尽头自始自终都很足。但值得反思的是:

  1、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度不高,总怕学生学得不好,体会地不深,因此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扶的太牢,放手的力度还不到家。其实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会课文,自己读出“大树”和“啄木鸟”的不同语气。课后,我在想:是否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大树和啄木鸟两个,你喜欢谁?为什么要喜欢它?请找出理由来说明你的原因。在学生自己准备的基础上组织他们4人小组讨论、交流、反馈。让他们各抒己见,发表评论,这样能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当最后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的收获时,大部分学生说的都是“自己生了病,要找医生治,能联系到自己犯了小错误,要及时改正的比少”,从中也让我看到了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刻板,学得不灵活,发散性思维比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创设训练学生思维的情景,应多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问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但要让学生弄懂书面上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明白书本所隐含的深刻含义。总而言之,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设法让学生爱看课外书,遇事多动脑筋,多问为什么,多角度思考问题。为此,特意安排了几个晨间活动课,让学生讨论,分析有关的情况。

  3、学生的发言面还不是最广,有几个学生甚至整个一堂课都没有举手发言。以后的教学应多多注意,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2003-5-20] 

啄木鸟 篇9

  教学目标:

  l认识7个生字。

  2认识声母Z、C、S产练习拼读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l认识7个生字。

  2认识声母Z、C、S产练习拼读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去过马戏城吗?你们去那儿干什么?

  2出示课题:21看马戏(指名读,分组读,开读)

  3学习“看”

  l)指名读卡片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3)你能给“看”找个朋友吗?

  4过度:有个小朋友也去看马戏了,还写了一首儿歌他说了些什么?让我们来听一听。

  二、读儿歌,学生字

  1、听录音,你从儿歌中听到了什么?

  2、有哪些小动物在马戏城中表演?

  3、出示词语:八哥、小花狗、小猴子、黑熊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同桌对读,开读)

  4、学习生字:(出示生字,说说你学会了哪个字?)

  1)八、(齐读,指导笔顺,书空)

  2)哥:(指名读,开火车读)

  我们在学过的什么字中见过的?(歌)

  出示“歌”和“哥”:

  歌,歌,什么歌?哥,哥,什么哥?

  3)狗:(认识反犬旁)

  你喜欢狗吗?为什么?

  4)子:(注意是平舌音)

  指导笔顺

  口头扩词

  5、读儿歌,说说这些小动物都能表演什么节目?

  6学习生字:几立

  指导笔顺

  口头扩词:立

  7、读儿歌(轻声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三、练习拼读

  1、认识声母:Z、c、S(注意平舌音)

  2、认识整体认读音节:nciSt

  3、区别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的不同。

  4、练习四声

啄木鸟 篇10

  师:今天我们学新课《啄木鸟和大树》,谁了解啄木鸟?

  生: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

  生:啄木鸟是一种益鸟,脚短,嘴尖,有锐利的爪子,舌头上有钩子,能把虫钩进嘴里。

  师:你真会学习,再看一遍解释。(生看后)作为森林里的医生(板书:医生、森林),你说啄木鸟的哪些特征是它给树治病的条件?

  生:嘴尖,锐利的爪子,舌头上有小钩。

  师:现在我和你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啄木鸟具备这么多提出的条件?

  生:这是天生的,是啄木鸟生存的条件。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老鹰、螃蟹、青蛙、黄鼠狼、变色龙、蚯蚓、刺猬、壁虎、穿山甲、乌贼、蜗牛、泥锹、螳螂、非洲斑马、骆驼……

  师:x x知识“渊博”,这是他平时多看书的结果。动物的许多先天的条件,都与它生存环境有关。好,现在请大家读第一

  段。(生读)第一段讲什么?

  生:……

  师:你还研究了什么词?

  生:我研究了“治病”这个词,啄木鸟治的是树的病,不会给人或动物治病。

  生:……“每天”这个词,因为啄木鸟必须飞来飞去找有病的树,如果它不飞,总不可能叫树跑来吧。

  生:……“森林”……,不在森林里,啄木鸟找不到虫吃。在草地上或其他地方的虫不合啄木鸟的口味。

  师:你们都研究得非常不错。现在把第一节连续读两遍。

  (生念)

  师:第一次念得不错,我提个小建议:“的”字应念轻一些。

  (跟读——齐读)

  师: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应该从哪一节开始?研究一下,用手指表示。(第一次学生意见分歧较大,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再研究,第二次大多数同学答案正确)

  师:啄木鸟说了好多话,它劝大树干什么?(治病)你认为哪句话对大树对你最重要?用——划出来。(师看到划对的学

  生,让他去检查本组同学是否划对)

  师:齐念划出来的句子。(生念)危险是什么意思?

  生:……

  师:对于大树来说,危险指什么?

  生:……

  师:我们看看大树原来是什么样的?(师画树)书上用哪个词来写大树的?(师板书:年轻力壮)

  生:……

  师:大树年轻力壮,树干粗壮,枝叶怎么样?

  生:绿、密、茂、盛。

  师:大树怎么说?(指名说,指导有感情地说)

  师:大树第一次怎么拒绝的。(板书:叫,你叫叫看?)

  生:……(师连着指名几位男生叫,后指名女生叫)

  师:好,这么多男同学怎么比不过一个女同学?(男孩不服气,纷纷举手要读,积极性很高)那么男同学一起读。(男生读)

  师:好,再考男同学一个问题:大树第一次是叫,第二次是生气,第三次是怎样了?

  生:不耐烦。

  师:不耐烦什么意思?耐烦什么意思?

  生:……

  师:不耐烦的语气谁能读得正确?(指名读,指导评价,全班练习)

  师:请你说说大树叫、生气、不耐烦说明什么?

  生:他不想治病。

  生:他讨厌啄木鸟给它治病,他怕痛。

  师:关键是它不明白什么道理?

  生:“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把大树危险的样子画出来。(指名一位同学上来画)其余同学我们来划出文中写大树危险的词语。

  (指名上来写名词)

  (生写“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的”)

  师:现在我们来念念看。(生念)

  师:x x念得很好,再读一遍,我听听谁能像他那样读得好,边读边想大树临死时会说一句什么话?(生有感情地读)

  师:他临死会说什么话?请写在书上,写好的起立念给大家听。

  生:啊!谁叫我自作自受?

  生:啄木鸟,我以前对不起你,快来给我治病吧!

  生:上帝啊,快叫啄木鸟来救我吧!

  生:我以前不听啄木鸟的话,我真该死!

  生:我太后悔了,当初不该不听啄木鸟的话。

  生:天啊!快来救救我吧!

  师:好,今天写小作文《大树临死前的话》。◆

啄木鸟 篇11

  大班音乐欣赏: 啄 木鸟

  活动由来:

  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音乐欣赏题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充分考虑音乐对儿童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啄木鸟》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4—5岁的幼儿欣赏。a段音乐平稳、流畅,犹如啄木鸟在逐一检查哪些苹果树病了。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笃笃笃”地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较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如往日那样欣欣向荣,充满朝气。中班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学习听辩三段体的乐曲,理解每段乐曲的意思。 

  2、学习有节奏的捉虫,乐意用动作来表现对第二段乐曲的感受。 

  3、活动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学习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进行过有关于树木的病了该怎么办的问题的讨论。

  物质准备:关于乐曲的多媒体课件、音乐、代表啄木鸟的翅膀。  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是自愿坐在自己认为看着比较舒服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啄木鸟》

  1、完整欣赏三段体的音乐。

  师: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它会请谁来治病呢?

  第一遍,欣赏音乐。

  师:“小朋友们,听了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遍,欣赏课件,

  师:原来是有只啄木鸟到了果园给苹果树治病了,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给苹果树治病的?

  小朋友听的时候,仔细听乐曲的变化。

  师: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都讲了什么事?

  小结:第一段乐曲平稳,讲了四棵苹果树都在长虫子。  第二段乐曲节奏跳跃,表示啄木鸟在捉虫子。  第三段乐曲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的病治好了,不断长出新的叶子。

  2、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音乐:苹果树长了虫子,身上很难受,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一下。

  啄木鸟是怎样为苹果树检查的,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一下。

  (2)欣赏第二段音乐:啄木鸟是怎么样捉虫子的?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一下。

  通过图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师:大家看这四棵树都有几个蛀虫洞?我们捉虫子时要看如果树干上有三个洞,我们就听准跳音啄三次;如果一个虫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还要听一听有没有虫子了。

  啄木鸟学会了有节奏的啄虫子,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听音乐表演一次。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苹果树有什么变化?啄木鸟心里觉得怎么样?

  3、听音乐进行表演。

  (1)幼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

  (2)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结束。

  教 育 反 思:   由于之前关于“音乐欣赏”的活动内容幼儿接触较少,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不能很好的感知音乐,所以表现的不是很充分。所以我选材上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幼儿初尝音乐欣赏的阶段,应该选择一些较容易理解的音乐素材!这样孩子们在经历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后,对于这节课所选取的音乐在理解上就会更透彻了。   在自由分组进行创编舞蹈时,老师除了给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外,当时我应该将课件持续播放,这样子孩子们可以在动画及音乐背景下,更容易把握音乐所要表达的故事,所以导致最后孩子们的舞蹈创编跟音乐分段及节奏结合的不是很好。   自始至终孩子们的情绪一直都是很快乐的,尤其在最后分组创编舞蹈的时候孩子们的兴奋达到了最高点,我想情感方面上孩子们是得到了满足的。

啄木鸟 篇12

  教学目的:1.认识14个生字及多音字“干”。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知识。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件,引出课题。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幅画,小朋友想看吗?(出示课件。一棵哭泣的大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树在哭。 

  师:他为什么在哭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都给以适当的鼓励。)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个故事《啄木鸟》。(板书课题:啄木鸟) 

  师:请小朋友认真看课题,里边有一个生字“啄”,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记住它呢?(读课题几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初识生字。 

  请小朋友自己到课文中找答案,注意里边有许多生字藏着,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请小朋友说说有什么办法。(生:问同学、问老师、查生字条……) 

  2.教师范读。(学生指着课文以纠正读音。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1)师:现在你知道大树为什么哭了吗?(生:生病了)谁想读一读这一段?(学生读) 

  (2)师:苹果树生病了,要请医生来治病,都是有谁来了?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 

  师:它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请你选一段话读一读。你能把它的心情表达出来吗?(个别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音正确、有没有读错的字、是否能表达出小动物的心情。) 

  (3)师:啄木鸟做完手术后苹果树怎么样了呢?(学生读最后一段。) 

  师:哇,啄木鸟的本领可真大,比猫头鹰和喜鹊可强多了。小朋友说是不是?(激发学生动脑筋,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问题。) 

  (学生会有精彩的回答,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师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它们。如:猫头鹰会捉老鼠,喜鹊会捉树枝和树叶上的虫子,啄木鸟会啄树干上的虫子等。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4.(出示课件,请读得好的同学读。课件:在背景图上的整篇课文,生字用特别的蓝色体现出来。) 

  三、出示课件识字 

  1.你能读出这些词语吗?啄木鸟 一棵树 生病 身体 虫子 医生 治病 老鹰 气球 对不起 喜鹊 树干 手术 敲门 

  2.你能读出这些字吗?啄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鹊 干 敲 术 

  师:你能把你认字的好方法说给大家听吗?你能用这些字组词吗? 

  3.你能正确读出下面句子中蓝色的字吗? 

  啄木鸟在树干上捉虫子。 小朋友们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四、延伸:活动课带头饰表演《啄木鸟》。 回家搜集小动物的图片和知识,带到学校讲给大家。

啄木鸟 篇13

  学生对小动物有天生的兴趣。在学习完《啄木鸟》这课后,我让学生向课外延伸,收集一些有关动物的常识,在班上交流:

  [师:同学们,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的医生,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还知道有关动物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1: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生2:蜜蜂能传播花粉,采花酿蜜。

  生3:蚊子会吸人的血,还会传播疾病,蜻蜓会吃蚊子,是益虫,我们不能把蜻蜓捉来玩。

  生4:壁虎也能吃蚊子,我们也要保护它。

  生5:猪的全身都是宝,猪肉可以吃,猪粪可以当肥料,猪的蹄子还可以治病呢!

  师:(惊讶地)哦!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有一次,我家杀猪,我爷爷把猪蹄子捡起来晾干。我问他干什么用?他告诉我可以用来治风湿病。

  (教室里响起了的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知道的可真不少啊!真不亏是我班的“小博士”。谁再说说呢。(生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生7:蝉会吸树汁,是害虫。

  生4:不对,不对。蝉是好的。蝉壳可以当药材 。药店里就有卖。(一生赶紧纠正)

  生1:老师,为什么蝉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师:**同学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呢?

  生(齐喊):想!

  师:这是因为蝉有公的,也有母的。公蝉身上有发声器,母蝉身上没有,所以不会叫。这也是平常我们说的“哑巴蝉。”]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整节课学生兴趣很高,都争着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知识告诉大家。课堂一直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并且从学生那里获得所不知道的知识)

  评析:

  新课程强调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节课里,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树立了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师和学生增长了见识,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