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活动:颜色宝宝

[活动来源]我班幼儿在单元活动——《感官总动员》中,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与探索的积极性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于是我积极搜寻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尊重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教材和网上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大胆改编和尝试,生成系列活动,本活动是其中之一。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2、幼儿在实践的基础上,试编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诗歌仿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分析]
  1、重点:通过操作实践,理解诗歌内容。
  2、难点: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分组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棉签一支、调色盘一个。
  2、图片教具:颜色宝宝(红、黄、蓝),实物图片(橘子、叶子、茄子、轮子各一个),橙、绿、紫、黑色圆点各一(做成标志牌)。
  3、欣赏背景图一幅。
  4、磁带(伴奏音乐、配乐散文)。
  5、家长资源利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画”(分别用橙、绿、紫、黑色画不同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导入操作
  1、歌表演引出三原色宝宝。“小朋友,看看谁来了?用我们的礼节欢迎它。”(教师巧妙变化不同的颜色宝宝教具,幼儿唱相应的歌词)。
  (评:活动的导入,教师巧妙运用三色颜色宝宝的教具,变魔术般地出示三原色;幼儿随机变化的歌词创编,积极性随之调动。)
  2、导入操作。“噢,今天来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宝宝,老师真的为你们准备了这三种颜色,想玩吗?今天就请大家来当魔术师,把喜欢的颜色调在一起。颜色宝宝在欢迎你们哪,快去玩吧。”
  (评:幼儿自由选择,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二、调色操作,理解内容
  1、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那会让别人发现你的小秘密的。)
  2、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变出来的不同颜色,让幼儿为空白图片涂色。巡回指导:哪种颜色宝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可以用这种颜色来画什么?
  (评:从幼儿感兴趣的颜色入手,在玩色的探索中,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获取相应的经验。其实,幼儿操作的步骤就是诗歌的内容。)

  三、试编儿歌,学习儿歌
  1、试编儿歌内容。
  “我们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一下子变出了这么多好看的颜色。”师生共同编出——“红黄宝宝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橘子。”(演示标志牌,并用图片表达儿歌内容。)
  其他三句方法同上,用幼儿集体编、个别幼儿编、个别操作等不同的形式编出。
  (评:引导幼儿将自己操作的过程用诗歌语言形象地描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歌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教具的巧妙利用:开始的标志牌放到操作区,引导幼儿选择喜欢的颜色;此时三央的充分利用,形象地表现了幼儿的操作过程;创编诗歌时,标志牌内容移到图板上,则是诗歌内容完整形象的描述。为了唤起幼儿兴趣和帮助幼儿联想,中间加些“调料”,如变魔术般的转动等,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尝试完整朗诵儿歌。
  3、为儿歌取名字。
  4、学习朗诵,表演诗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