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活动来源:
也许是出于对幼小生命的热爱,孩子们特别喜欢动物。不时的有孩子带动物玩具或书籍等来园与同伴共享、探讨。《指南》告诉我们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积极的探索态度,他们好学、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与热点话题,结合大班孩子年龄特征和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开展了“奇妙的动物世界”主题活动。
在主题的开展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各种常见动物的外在特征非常熟悉,并且能够根据它们的本质进行初步的分类。个别孩子的动物知识更为丰富,对许多动物的生活形态及特殊本领了如指掌。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围在一起看书讨论这已是常见的场面。当然,我在观察中也发现,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悬殊也较大,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能较好的查阅书籍与资料,能力弱的孩子学习方法较匮乏。另外,在对动物的探索中,我觉得有必要将孩子对动物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与提升,使个别孩子的经验分享为集体的经验。
《纲要》中提到: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本次主题的大目标为:了解常见动物不同的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在组织形式上,尝试孩子小组合作的学习,旨在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并注重营造宽松的人际环境,使孩子有时间、空间去感受、表达表现。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主表达、积极思索,给予他们完整的情感体验,我想这对他们终生发展是有利的。
生成活动一
乌龟来宾
生成活动二
动物的翅膀
生成活动三
马戏团的演出
生成活动四
变色龙
生成活动一:乌龟来宾
目标:
1、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乌龟起名,装扮,使乌龟成为自己小组的一员。
2、初步建立与乌龟的亲密关系,萌生饲养乌龟的责任心。
准备:
1、自然区设立5-6个饲养乌龟的地方。
2、5-6只乌龟,相应数量的丝带各一条。
3、“乌龟找朋友”的海报和“护龟计划单”各一张,笔数支。
指导:
一、自我介绍:
1、出示海报:它们是谁?想干什么?
2、实物乌龟出示,激发孩子为乌龟找朋友。
二、认领仪式:
1、每组孩子想办法:怎样使孩子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2、根据孩子的想法,老师从中提取比较合理的认领方案。
3、以小组为单位,幼儿商量自己一组的乌龟朋友的名字和标记颜色。
4、请每组幼儿逐步领取自己组的幸运龟,协助幼儿给乌龟缠上幸运丝带。
三、护龟计划;
1、分发“护龟计划单”,分组讨论:怎样照顾好自己的新朋友?
2、每个孩子在“护龟计划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个别孩子代表自己组说说养龟计划。
四、送乌龟回家。
附:护龟计划单
组名
乌龟名字
护龟使者
第一周
观察记录
第二周
观察记录
第三周
观察记录
第四周
观察记录
生成活动二:动物的翅膀
目标:
1、在交流、讨论动物翅膀的过程中,拓展经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发挥想象。
准备:幻灯、大图书、电脑、资料库
指导:
一、分享、交流:
1、哪些动物有翅膀?(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文卡片,并有目的的分类)
2、讨论:左右两边有什么不一样?找找其中的秘密。提示孩子先找相同,再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