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云彩和风儿(重点领域:语言)
主备:何龚兰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诵。
2.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
3.体验云彩变化多端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彩像什么,会变成什么。
2.物质准备:收集各种云彩图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参观。
1.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去玩,到了那里,如果你们多看、多想、多说,你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2)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 。
2.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
幼儿自由观察、交流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云彩有趣吗?为什么有趣?教师个别指导。
二、幼儿欣赏配乐散文诗,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师谈话引入:
“你看到的风在干什么?”“你看到的云彩像什么?会做些什么事情?是谁把云彩变得这么神奇”“听!这是什么声音?呼~~~~呼~~~~,是风儿的声音。你们知道风儿呼呼、呼呼地吹,让哪些东西变了样吗?”请小朋友听一首散文诗就知道了。
师:散文里说云彩变成什么?(幼儿自由地说)
三、结合课件欣赏散文诗,进一步理解散文诗内容。
师:散文诗中,风儿把云彩变成了什么?(幼儿初步欣赏后的感知,自由地说一说。)
师:风儿就像个魔术师一样,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听一听风儿是怎么变魔术的?教师请幼儿完整地欣赏课件,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知散文诗。
1.师:你刚才听见风儿先把云彩变成了什么?(小船)小船是怎样飘起来?”师:小船上高高的杆子就是桅杆,用布做的是风帆。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白船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边朗诵边加入动作。)
师:为什么飘到远处看不见了?(因为风儿把像小船的这片云彩慢慢吹远了,所以就看不见了)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说说看。
2.师:风儿又把云彩变成了什么?(狮子)
(教师展示第二个画面“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
师:那是一只怎么样子的狮子?(让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教师与幼儿一起来模仿狮子的样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吓得羊群都逃散。”)
师:我们一起把风儿变魔术的过程来说一说。“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吓得羊群都逃散。”)
3.师:风儿还把云彩变成了什么?(胖娃娃)
(教师展示课件中的第三幅画面)
师:这个胖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幼:头戴帽子,身穿白色衣服)
师:他在干什么?(跑来跑去)和谁在玩?(太阳公公)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
师:风儿真是个厉害的魔术师,我们一起来把风儿变出来的三样东西说说看。
(幼儿完整地将三句句子连起来说。)
师: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为什么说云彩真有趣,风儿真能干。
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课件一起朗诵(一遍)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作来朗诵散文诗(二遍)。
四、游戏“云彩和风儿”,进一步感受云的有趣,风的能干。
师:“我是风儿,你们是云彩,我吹什么,你们就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