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镜子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发现镜子等一些物体能够照出人和物。
2、发展幼儿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镜子,大小箩筐各一个,茶杯、光盘、彩球、勺子等能够照出影像的物体和不能照出物体的东西放在一起。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的玩镜子,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师引导语:你的镜子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给太阳公公照一照镜子吧,发现了什么?
2、收镜子,孩子们能根据镜子大小摆放在大小箩筐里。
3、幼儿在箩筐里寻找能够照出自己影像的东西。
教师引导语:这里还有许多东西也能象镜子一样照出你可爱的脸,请你把它找出来。
4、结束部分:教室里还有许多的东西能照出你的脸,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有趣的镜子 篇2
活动目标:1、 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2、 通过玩玩、看看,了解镜子角度变化和成像数量之间的关系。3、 能够将经验进行迁移运用,感受镜子对我们生活的帮助。活动准备:1.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面单面镜、双面化妆镜;油画棒、水彩笔、记录表、(附后)、笑脸娃娃贴纸。2. 教师制作的三面镜。活动过程:一、面镜子的游戏。1. 怎样让我不回头,就能看见我身后的东西?引出“镜子”这一材料。2. 求助,我看不见后脑勺的发夹,谁能帮我想个好办法,让我自己能看见?3. 在幼儿头上贴上笑脸贴纸,幼儿每人一面镜子,两人合作,照照我头上的笑脸娃娃。二、双面镜的探究。1. 用双面镜同时照物体,镜子里会是什么样的呢?2. 幼儿每人一面双面镜,自由探索,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引导孩子发现镜子里的事物数量发生变化了)三、夹角成像小实验。用奇妙的镜子给油画棒变魔术。教师讲解和示范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将镜子放在操作纸上,使得镜子夹角的角度与纸上线条相吻合。将油画棒放在镜子夹角的中心。观察镜子中油画棒的成像,并在旁边的记录栏中记录。(统一油画棒的放置方法,可以排除干扰,帮助幼儿集中发现夹角变化与油画棒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幼儿自主操作,并观察记录发现。(镜子的夹角越来越合拢,镜子里油画棒的数量就越来越多见右图)四、油画棒变一变。鼓励幼儿试着变化油画棒的摆放位置,再次探究。你能让油画棒有更多的变化吗?(通过油画棒位置的调整,镜子中油画棒出现更为丰富的变化,例如,将油画棒横躺在镜子夹角之间。就会形成三角形,五边形等各种不同形状的图案;将油画棒斜靠在镜子上现立体的椎体。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新发现)五、三面镜子的魔术。镜子真有趣,两面镜子能变成那么神奇的现象,如果把三面镜子合起来,镜子里会有什么变化,教师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制作万花筒的兴起。
有趣的镜子 篇3
班 级大班主备课 教学内容科学:有趣的镜子教学目标:
1.感知镜子的多样性,了解多种镜子的用途。
2.对周围罕见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教学准备:
1.在科学活动区投放镜子,并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镜子。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镜子:放大镜、望远镜、三棱镜、显微镜、凹凸透镜、小平面镜等。
3.收集各种镜子的图片,存放于电脑中。
4.实物投影仪、电脑。教学重点与难点:感知镜子多样性,了解镜子用途。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演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提问导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平时见过镜子吗?你见过的镜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来告诉大家。提取生活经验,回答教师提问。讨论交流,引起幼儿对镜子的兴趣。二、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在哪里看见过镜子?”“说说你看到的镜子”。“这些镜子有什么用途?”(用实物投影仪分别出示平面镜、放大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观察并讲述各种镜子的特征,依据生活经验说说镜子的用途,积极主动表达。观察镜子,了解镜子不同特征,启发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探索。三、补充认识几种镜子
“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镜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用电脑播放各种镜子的图片,让幼儿加深印象,特别介绍没有实物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各种镜子的图片,重点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望远镜和显微镜,了解其特征和用途,弥补没有实物的缺陷。四、实物操作
指导幼儿玩放大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放大镜的特征,亲身感受放大镜的用途。观察放大镜、玩放大镜。进一步感受放大镜的特征及用途。五、讨论交流,拓展生活经验
1.讨论:为什么需要用镜子?假如没有镜子,我们的生活、工作有什么不方便?
2.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需要镜子?为什么?并根据提问交流表达。结合幼儿生活内容,引导幼儿讨论,进一步提升知识经验,了解镜子的作用。教学反思:
有趣的镜子 篇4
中班科学:镜子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平面镜的特性,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对镜子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平面镜 动物玩具 音乐
各种透镜、面镜
活动过程:
一、照镜子,了解镜子的特性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2、请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镜子的游戏。
3、小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二、镜子反光实验
1、幼儿分组探索
2、小结
三、游戏:小动物照镜子
1、第一次操作,发现动物数量的变化
2、第二次操作,发现如何变化
3、第三次操作,把两面镜子竖直面对面放,进行探索。
四、拓展经验
1、平面镜真奇妙,我们发现了好多平面镜的秘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奇妙的镜子,你知道有哪些?
2、这些镜子也藏着许多秘密,我们在分区活动的时候再玩一玩,发现它们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活动时,继续探索平面镜的其他特性。
2、在区域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其他镜子的特性。
有趣的镜子 篇5
活动目标: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2、知道两面镜子随着旋转角度的不同会反射出不同个数的像。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卡通动物纸片若干,30面镜子,水笔活动过程: 1、发现我自己:小朋友们,上课开始前先让你们猜个谜语:“我看着你,你盯着我,没我就没你,没你却有我。”教师出示镜子,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提问:大家来观察下,镜子时怎么样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并幼儿学说金属漆) 提问:为什么能看到自己的样子。(引出“反射”这个词,因为光把我们的样子反射在了镜子上,镜子又把上面的图像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里)。请幼儿上来按照图片进行讲述。 2、背后的秘密。提问:小朋友都能看到自己的脸,那能不能想办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呢?提供每个幼儿一面镜子自己操作。提问:一面镜子是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啊,那下面我请两个小朋友合作,看看用两面镜子能不能看到。之后教师分别请幼儿上来面向幼儿,在其后脑贴上任一图片让他用两面镜子看到背后的图片。 3、数一数。教师先将两面镜子同方向摆好,请幼儿上来数镜子里面的笔有几支。然后旋转一面镜子,使其呈现2个像、3个像、4个像······无数个,并请幼儿上来观察。提问:你们还记得刚刚老师是怎么做的吗,你们发现了什么。简单介绍原因(镜子与镜子之间的重复反射)。分组探究。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观察的是平面镜子,生活中还有很多种镜子,像放大镜、望远镜等,小朋友下次可以在区角活动里去探索他们的“秘密”。
有趣的镜子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镜子的多样性,了解各种镜子的用途。
2、初步探索镜面和观察现象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做观察记录的习惯。
3、引导幼儿关注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镜子:放大镜、近视眼镜、望远镜、三棱镜、凹凸透镜、小平面镜等。
2、使用镜子需要的脏水、玻璃片(显微镜用)、报纸、图片等。
3、幼儿观察记录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玩各种镜子,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介绍自己玩了哪些镜子?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1)鼓励幼儿各种镜子都去试试,想想为什么不同的镜子看到的现象不一样。
(2)幼儿讲述自己观察记录的结果。
2、感受镜子的多样性,初步探索其原因。
3、引导幼儿继续探索,记录结果。
(1)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玩镜子,如:用两个凸透镜放在一起秀,两个凹透镜放在一起看,比较其不同。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记录方法。
(2)幼儿讲述自己新的发现。
4、根据经验讲述镜子的用途。
(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这些镜子?
(2)讨论:为什么需要用镜子?假如没有镜子,我们的生活、工作有什么不方便?
活动延伸:
游戏:踩光点。
鼓励幼儿拿镜子到阳光下玩“踩光点”游戏或使阳光反射到不同物体上,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