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动:小工具们的争吵 篇1
活动目标:1、在看看听听说说中初步了解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作用。2、体验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活动准备: 1、小工具以篮子来装:扳手 、螺丝刀、透明胶、剪刀、钉书机2、坏了的书若干本 、螺帽松了的黑板 螺丝松了的椅子活动过程:一、说说工具(价值取向:出示工具箱,看看说说认识的小工具,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1、孩子们看这是什么?2、里面会有哪些小工具呢?一起来看看。(剪刀、透明胶、钉书机、螺丝刀、扳手、电笔)二、故事欣赏(价值取向:听听小工具们在争吵的故事,进一步感知工具箱中工具各自的本领。)2、听故事第一段:提问:小工具们是为什么争吵呀?(要比谁的本领大。)2、第二段:提问:你们觉得小工具们中谁的本领大?它有什么本领?(讨论)工具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猜猜工具箱会说什么呢?小结:每个工具都有自己的本领,给人们带来了安全和方便,但是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三、使用工具(价值取向:在修理物品的情境中尝试使用小工具,感受小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1、小工具们又和好了真好!我们班级里有些需要修理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螺丝松了的椅子,螺帽松了的黑板,坏掉的书)3、让我们用工具来修理一下他们吧!每样东西选用适合工具的哟。4、幼儿修理。5、你们觉得小工具怎么样?6、小结:小工具本领真大呀,可帮助我们把许多已经坏掉的东西修好,真了不起!四、延伸:找找工具(价值取向:拓展工具经验,了解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工具。)我们家中还有许多小工具,请你们回家去找找。
中班活动:小工具们的争吵 篇2
设计思路:
这个活动是围绕 “常用的工具” 这一主题设计的,想通过对各种常用工具的认识,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用具,体会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乐。同时,通过这个故事使幼儿懂得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道理。
首先我是通过神秘的信引出话题,中间穿插了一段音乐,和孩子们一起动一动,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然后就是欣赏故事并讨论,最后是动手操作,由于提供真实的工具对孩子们有些不安全,所以就选用了木制的积木来代替。
活动目标:1了解铁锤、螺丝锥、钳子等常用工具的用途。
2理解故事,知道每种工具都有自己的用处,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
活动准备:自制背景图片及道具。各种工具:螺丝锥、铁锤、订书机、钳子、锯子等实物。积木。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出主题
——今天刘老师收到了大胡子爷爷的一封信,你们想不想知道信上说了些什么?(想)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胡子爷爷说”他开了一个小木匠工具店,里面有好多的工具”,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小木匠工具店?
——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店里都有哪些工具,好吗?
——这个是什么?谁知道它用来做什么的吗?(1钳子是用来做什么的?2铁锤是用来做什么的?3螺丝锥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个螺丝锥也叫螺丝刀,它是用来拧螺丝的)
——今天刘老师也带来这些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与它们一不一样?
——这些工具我们都能见到对我们来说有些不安全,因为我们还很小,等我们长大了就可以使用了。
——今天,小木匠工具店开业了,我们为大胡子爷爷庆祝一下好吗?
——教师播放歌曲《小木匠》,幼儿做小木匠操。
——小木匠工具店开业了,可店里却发生了一件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
二、 欣赏故事《小工具们的争吵》
1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小工具们的争吵》,幼儿欣赏并观看教师演示的教具。
2 教师与幼儿讨论交流。
——夜晚,大胡子爷爷的商店里发生了什么事?(小工具们在比谁的本领大)
——螺丝锥、小铁锤、订书机、小钳子、小锯子为什么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
——螺丝锥认为自己有什么本领?(拆螺丝)
——小铁锤认为自己有什么本领?
——订书机认为自己有什么本领?
——小钳子认为自己有什么本领?
——小锯子认为自己有什么本领?
——大胡子爷爷是怎么劝它们的?
3小结:每样工具都有自己的本领,但有时候修理一样东西,需要几种工具才能完成,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小工具,但需要和小伙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我们来试试!
三、 动手做一做
——我们知道他们的本领很大,现在我们动手试一试它们的本领有多大!
1教师向幼儿提供木制的螺丝锥、钳子、锤子、螺丝等工具的积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搭建、组合等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总结:每样工具都有自己的本领,在不同的时候都能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在一起,就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活动反思:
我是结合主题内容设计的这个活动,所以,主要侧重于对各种常用工具的认识,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用具,通过倾听故事懂得同伴之间要团结、互相帮助的道理,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打破了自己已有的故事活动风格,更多的是让他们去感受、去体会,但在活动中还是出现了好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我的活动准备不是很充分,而且还比较保守,木块应该选择大一点的我想会更好些,因为在演示的过程中,当时真的很想用锯给他们锯一下木块,让他们看一看,很直观的去了解锯的用途,但由于木块太小,所以就打消了这一念头,只好几句带过,还有锯木头的锯子和锯铁用的锯子,不同功能的锯子,是一个很好的对比认识的机会,但由于考虑不周,所以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再准备一把锯铁的锯子我想就更好了,在后面的操作环节,由于考虑到这些工具的安全因素,所以就没有给幼儿提供实物,而是用积木来代替,不过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挺浓的,我想如果用实物,例如,用小锤子敲一敲,钉一钉他们会更感兴趣。
其次,在问题的设计上不够简练,在演示每一样工具时不够详细具体,如果再详细些就更好了,对于孩子回答的内容没有很好的给予回应、总结和提升,而且,提出的问题有几个在语言上不够贴切幼儿,使得孩子无从回答,所以在语言上还需要不断锤炼。同时,设计的问题还需开放些,增加讨论的机会。
再次,在活动中生生互动机会少了些,我当时只想到和孩子讨论工具如何的使用,而给他们交流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很少,以至于虽然兴趣很浓,却没有更好的展开,不过师生互动还是挺多的,这也弥补了一些遗憾。
这个活动目标是了解几种常用工具的用途,理解故事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基本达成目标,在活动中加入了一个音乐,孩子们很喜欢,这个虽然作为孩子的前期经验来准备的,但相隔的时间很长,所以根本没有想到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在座位的排列上如果排成马蹄形的座位我想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孩子们做动作以及看我的演示过程。这次活动结束后,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技巧、以及组织语言的技巧上,还需继续努力,多学习,多积累经验。希望自己能持续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