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想象画:美容美发

2020-05-11

活动设计意图:    三月八日是“妇女节”,班上许多小朋友都送了一件礼物给妈妈,有一位小朋友用稚拙天真的画笔画了一幅画像,将爱好化妆的妈妈描绘得惟妙惟肖,别有一番趣味。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决定根据幼儿的绘画心理特点及新《纲要》的艺术教育目标,设计“美容美发”这一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与幼儿共同欣赏毕加索的〈戴鱼帽的女人〉,体会变形的趣味,丰富幼儿的已知经验和内心感受,为活动的开展作准备。整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将环境、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在活动中我们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感受自我表达的乐趣,并渴望以一颗真诚、喜悦的心,发现、欣赏到幼儿稚嫩又奇特的创造性。

活动目标: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美,感受自由表达、大胆创造的快乐。

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图形尽量画大,并大胆着色。

活动准备:

一、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二、教师事先变换一种发型,简单化妆。

三、活动前,欣赏毕加索的〈戴鱼帽的女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请幼儿观察教师的发型和脸部化妆,进行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我有什么变化?哪里变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变的吗?今天我去美容美发了,漂亮吗?

(反思:教师平时是不化妆的,今天的变化给幼儿对“美容美发”一种真实又贴近的感觉,这种逼真的视觉效果,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兴奋起来,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的妆容还可以再浓些,再夸张些,即便教师的妆化得不算出色,却丝毫未影响孩子们的兴趣。)

(2)师:哦,原来美容师可以把我打扮得这么漂亮,使我的眼睛象什么?鼻子象什么?脸象什么?把我的头发变成了什么?

(3)教师自己变几次发型,请幼儿大胆想像,说说象什么。

师:美容师的本领比我大多了,他们就象谁一样会变?(魔术师)

(反思:现实是想象的源泉,世界有多大,幼儿想像的空间就有多大。此处的几个“象什么?”、“变成了什么”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特别是“象魔术师一样会变”更能让幼儿感受到想像的趣味性,将其带入一种魔法境界。但是此环节,如能增加让幼儿上来为老师的头发变一变发型,或许能将活动的气氛推向另一个高潮。)

二、幼儿发挥想象,来当一回有魔法的“美容师”。

(1)师:如果你是具有魔法的美容师,你会把头发变成什么?你会把眉毛变成什么?把鼻子变成什么?把嘴巴变成什么?把脸变成什么?

(2)玩“变脸”的游戏。

师:就让我们先来把小脸变变吧,看谁把小脸变得最有趣。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双手挡在脸前作门。老师说“一、二、三”,就把门打开,露出“变化的脸”,孩子们变出各种怪脸并互相展示,相互欣赏。

(反思:教师的启发式提问给了幼儿充分想像与表达的空间,将主动权交给了幼儿,并通过游戏“变脸”让幼儿体会到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的乐趣。)

三、欣赏一幅作品,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师:你们变的真不错,有一位小朋友他为妈妈变了一次发型,做了一次美容,看,“一二三,变”,(变出一幅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