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韵律活动:爱运动的小老鼠

2019-07-19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旋律结构,了解乐段的不同性质以及aba的音乐结构;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培养孩子的音乐表现力;

3.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培养热爱运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运动标记若干、图谱、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隐性感受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运动吗?那你们知道做运动有什么好处呢?(请几个幼儿来说一说)“哦,原来做运动有这么多的好处呀。”

2、教师:“小动物们也喜欢做运动呢,看,谁来了呀?”(出示小老鼠的指偶)

3、教师:“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谁来学一学呀?“(请一个幼儿示范,师幼一起学习。)

二、完整欣赏,表达感受

1、教师:“今天呀,小老鼠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做运动,小老鼠会做的运动可多啦,这儿有一首乐曲就是讲小老鼠做运动的事情,乐曲的名字叫《爱运动的小老鼠》,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完整播放乐曲)

2、教师:“老师听了这首乐曲觉得很轻松很快乐,你们呢?”

三、分段欣赏,表现乐曲

(一)借助图谱感受并用动作表现a段乐曲

1、(播放乐曲a段)

教师:“请你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猜猜这段音乐中,小老鼠在做什么运动啊?”

2、教师:“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到底在做什么运动呢?”(出示a段的图谱)

出示好后教师立刻就说:“咦,小老鼠运动很奇怪,它一会儿有力地运动,一会儿又是轻轻地运动。”(再次播放a段音乐,教师并示范表演)

3、教师:“请你再听一遍音乐,看着图谱找一找,哪里表示有力地运动,哪里表示轻快地运动呢?都做了几下呢?”(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图谱的不同之处。)

4、教师:“小老鼠做运动可高兴啦,请你来仔细的看一看图片,小老鼠在音乐中做了哪些运动呀?”(教师引导小朋友观察)

5、教师:“原来小老鼠做了蹲起,转手腕这两个动作,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教师带幼儿一起学习)

6、教师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做a段图谱的动作。

教师:“我们看着图谱把他们连起来运动一下,好吗?”

7、教师:“现在你能不能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做一做小老鼠运动的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播放a段音乐,师幼一起做动作)

8、教师:“你们觉得小老鼠还会做什么运动呢?”(请1~2名幼儿上来示范)

9、师幼一起跟着运动一下,再和音乐来一遍。

(二)借助图谱感受并用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小老鼠运动了好一会儿,有点累了,它会在草地上干些什么呢?(教师出示图谱)我们听着音乐来猜一猜小老鼠在干什么?”(并播放b段音乐)

2、教师请1~2位幼儿上来创编动作。(教师需灵活应变)

3、(再次播放b段音乐)师幼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跟着音乐做一做。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他们的动作吧。”

4、教师:“小朋友做的真好,那我们再来一次吧。”(播放b段要同时接着a段一起播放)

(三)跟着b段乐曲巧设自然过渡并用动作表现a段乐曲。

1、将b段音乐和a段音乐连起来放,让孩子发现变化,并用动作表现。(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做动作。)

2、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又做小老鼠运动的动作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