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活动:五只猴子来排队

2019-03-08

设计思路:选材思考:    数学中的排序对中班孩子来说,是枯燥且挑战思维的一种数活动,如果能与孩子喜欢的情景游戏结合起来,就能引发孩子积极的兴趣。《五只猴子来排队》是动物园主题下的一个关于按照猴子的不同特征进行序列排队的活动。猴子是动物界中常见的动物,孩子们对猴子也较熟悉,即使主题刚开始但对于猴子的认知也是有一定经验的,设计这个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观察能力,促进孩子逻辑思维,并对猴子产生更深厚的兴趣。

环节设计:

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用走进动物园的方法让幼儿观察五只不同特征的猴子,用儿歌式的语言小结猴子们的特征,为下面排队做准备。

第二个大环节是幼儿操作老师梳理提升,主要有二次探索,在这两次探索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由自主安排其中一只猴子排第一个。我们预设,孩子们会从最高或最矮的猴子排第一个,因为这是最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的,如果有其他理由产生不同的思维碰撞是最好不过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述清楚序列的变化,有利于孩子梳理自身经验。

第三个环节让幼儿扮演猴子,做做猴子的动作,既可以回归情景中,同时也舒缓了幼儿的身心,也隐藏了挑战,对整个活动的节奏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照猴子的某一特征(高矮,胖瘦等)进行序列排序,乐意用语言表述序列的变化。

2、 喜欢猴子的调皮可爱。

重点:按照猴子的某一特征(高矮,胖瘦等)进行排序

难点:尝试按照不同的特征多方法地排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五只不同特征的猴子(个子高矮,胖瘦,尾巴长短)、教师教具一份、表征图示三份

2)经验准备:看过《动物世界》中关于猴子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动物园里的猴子(环节意图:观察猴子的主要特征,喜欢猴子的调皮可爱)

关键提问:

导入:天气真好,我们出发去动物园逛逛吧

1、 看到了谁呀?(猴子)

2、 这是猴馆的小舞台,今天猴子们要排练踩高跷的节目,看看有几只猴子?

3、 它们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小结:五只猴子有不同的特点,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尾巴长短也不同。

4、一起来学学小猴子的调皮可爱吧。

过渡语:驯猴师说你们这一列队伍一点都不整齐,只有练好了整齐的队伍才能排节目。可是五只猴子都抢着说,我来排第一个!驯兽师说,这样吧每只猴子都有机会排第一个。

二、五只猴子来排队(环节意图:通过幼儿做驯兽师的情景游戏尝试按照不同特征进行有序排队,梳理出不同的方法,发展幼儿逻辑思维)

一)第一次探索:

要求:请你选择一只猴子来做排头兵,想一想是按照猴子的什么特点来这样排队的。

1)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注意引导幼儿从有标志的地方开始排队。

2)分享交流:

关键提问:

l (预设)这两条队伍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按照猴子的哪一个特征来排队的?

l (预设追问)同样是最矮(高)的猴子排第一个,那么哪条队伍是符合驯猴师的要求的呢?(大家一起调整有可能会排错的序列)

预设小结:最矮(高)的猴子排第一个,后面的一个比一个高(矮),最后一个最高(矮)。

3)老师梳理,幼儿学着用语言表述。

过渡语:还有三只猴子也想排第一个,你觉得可以怎么排?

二)第二次探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