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绘本《贪吃的斯莱克》是中班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动物》里的一个有趣的语言活动。
这是一篇富有想像的故事。小老鼠、小狗、小猴子、小熊、老虎、狮子、大象,如此多的动物,被一条名叫斯莱克的蛇一口一口地吞到肚子里去了,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啊!然而,阅读中我们并没有感觉到斯莱克的血腥和残忍,小动物们只是暂时居住在斯莱克的肚子里而已!出人意料的结局,与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相吻合。
故事的插图与故事的结局同样精彩:被吞进肚子里的动物形态各异,表情竟然那样轻松,让孩子们忘记了对被吃掉动物的担心,并且怀着好奇心开始辨认,斯莱克肚子里的剪影都是谁?
故事的高潮更是出人意料的大胆想像:动物们随着斯莱克的喷嚏来到了马戏团——我们为这个结局拍手叫好!整个故事读起来轻松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知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体验童话故事中夸张的情节所带来的乐趣。
2、学会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画面上出现的动物形象和大小,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并乐意讲述画面和情节。
活动准备:
1、角色图片:蛇、小老鼠、小狗、小猴子、小熊、老虎、狮子、大象。
2、ppt 课件。
3、一段欢快的《看那大蛇》音乐,马戏团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会是谁吗?(小蛇音乐)
教师演示图1边说:哈哈!你们猜对了。它就是一条蛇,名字叫斯莱克,而且它还是一条贪吃的蛇呢!谁能说说“贪吃”是什么意思?
(导入故事主角,孩子们喜欢并熟悉这条小蛇,因为这是蛇年送给孩子的礼物,陪伴在孩子们许多活动中。这里,老师拿出“贪吃”,孩子们能够结合自己切身体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词的理解,进入绘本的情绪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
(二)猜测画面,感知故事。
1、师:小朋友说得真对!这不,今天一大早斯莱克就出门去找东西吃了。 你们猜猜看它找到东西吃了吗?会是什么东西呢?
2、打开课件(图三)设置悬念让幼儿看着剪影猜测它的肚子里有什么? 师:呀!这是什么地方?(黑洞洞的,原来是在斯莱克的肚子里呀!)快看, 斯莱克吃了些什么呀?
幼:大象……
师:哦!从哪儿看出来的?
(通过绘本前置,让幼儿先观察剪影,初步感知、猜测被吃进肚子的动物,为后续情节买下伏笔。孩子观察非常细致,甚至找出动物明显特征,以及肚子凹凸的不同,在肚子里闪烁的几双眼睛等等。)
(三)集体阅读,理解故事。
1、师:它到底吃了些什么呢?又是怎样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打开课件,引导幼儿逐一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进行大胆猜想和讲述。
3、师(出示图一(老鼠):画面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从哪里看出的?假如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4、斯怎么吃小动物的?学一学。为什么要说吞着吃呢?(幼儿理解并学做“吞” 的动作)
5、老师做小老鼠,小朋友扮斯莱克,学一学。
(第一次的吃,师幼重点观察图片细节描述,有的幼儿说小老鼠在抖,非常怕;有的说小老鼠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说:“别吃我。”;有的说斯莱克好开心,说明孩子乐意讲述细化的画面和情节,这时,老师有针对性地追问,有助于帮助幼儿调整观察范围,提高仔细观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