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他们。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围绕着故事情节,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圆形折叠粘贴活动,有水草、鸭子、小鱼、蝌蚪、荷叶、荷花、青蛙等,本活动是其中之一,这些都是为孩子们学习制作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做前期准备。目标: 1、继续学习将圆形纸折叠成椭圆形,并拼搭组合粘贴成青蛙的技能。 2、迁移已有的经验,尝试用圆形纸折叠其它形象丰富画面内容。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准备: 1、课前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学习过故事中有关的圆形折叠粘贴内容。 3、背景图一幅,各色圆形纸片若干,胶棒等。过程:一、引起兴趣。 出示背景图,幼儿观察。提问: 1、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2、在池塘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青蛙) 3、青蛙是长得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二、讲解示范。 教师:今天老师为一只小蝌蚪找到了妈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长得和我们小朋友说的一样吗? 提问: 1、青蛙的身体、腿是什么形状的?(椭圆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 重点:怎样折叠出同样大小的青蛙腿?(知道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折叠部分的大小会影响椭圆形的大小) 2、青蛙的身体和腿是怎样拼搭的?(请个别幼儿操作示范) 3、请你做这样的一幅图片,你会有困难吗?请你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忙解决。三、操作活动。 教师:还有许多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帮忙,为更多的小蝌蚪找妈妈,好吗? 1、学习折叠青蛙,按自己的意愿添加相关的内容。 2、帮助辅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使其能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3、整理好学习用具。四、结束讲评。 你在折叠粘贴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欣赏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引起幼儿再次活动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