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和小蚊子

音乐:          郑青梅                          活动内容:大象和小蚊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有顺序地看图片。2、了解串铃、鼓、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特点,尝试摇串铃。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活动准备1、鼓、串铃、蛙鸣筒、响板等乐器。(也可根据情况能发出相似声音的物品代替乐器。2、大象和蚊子的故事磁带、挂图。3、幼儿用书第2册4—7页。活动过程:开始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律动:如小猫叫、小狗叫、小鸟飞、大象走等等。导入课题,引起幼儿上课的兴趣。   基本部分: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1)、出示挂图,教师先让幼儿认识故事中的小动物。然后教师根据挂图,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2)、提问:故事中的大象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3)、教师让幼儿有顺序的看挂图。让幼儿说出大象是怎样赶蚊子的?   2、出示打击乐器,让幼儿熟悉它们发出的声音,玩一玩。让幼儿模仿自己手里乐器发出的声音。(1)   教师讲述故事,在有声响的地方暂停,请幼儿选择一种乐器配音。(2)   教师分别用三种乐器为故事配音,请幼儿感受三种乐器的不同特点:慢敲大鼓表示大象走路,连续刮蛙鸣筒表示大象赶蚊子、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跺脚。3 、引导幼儿摇串铃,表示小蚊子飞。(1)、请幼儿分组拿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在飞。(2)、教师用故事情节提示幼儿,尝试摇串铃。   4、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乐器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结束部分:活动延伸1、请幼儿玩玩乐器,说说这些乐器还能表示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