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找太阳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2、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太阳”。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已开展半日活动《太阳》,感知在温暖的阳光下的感觉。
2、幼儿在地毯上围坐成半圆形。
2、画有红灯笼、萝卜、红气球、太阳的画面四幅(旁边贴相应的字宝宝),布置在小栅栏上。
3、小兔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木偶,引发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这是谁呀?(出示字卡“小兔子”)对,我是小兔子,今天我要去找——(出示字卡“太阳”)什么呀?你们真聪明,我要去找太阳,如果我找错了,你可要告诉我呀。
2、教师边讲故事边木偶表演《小兔找太阳》,根据故事情节的展开逐步拉出画面,让幼儿与故事互动,学习语言,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
师:小兔子听说是红红的、圆圆的,就去找太阳。它在屋子里提着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红灯笼,高兴地说:我找到了找到了,这就是太阳
师:哎,宝宝们:这是什么呀?那我们快点告诉小兔子,(引导幼儿学说:不,这是两盏红灯笼)这时妈妈说:“不,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小兔子来到屋子外面……,以下三个画面用上面同样的方法让幼儿与故事互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3、讲到“小兔子焦急地喊,真急人,太阳到底在哪儿呀?”请幼儿帮助小兔子说说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后教师继续讲故事。
4、欣赏故事录音《小兔子找太阳》。
我终于找到了太阳,谢谢宝宝们,下面就请你们听一听故事。
5、提问:
⑴小兔子第一次找到了什么?(个别回答后,请小部分幼儿上来找找红灯笼,并一起说说故事中的对话“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
⑵来又找到了什么?(个别回答后,请小部分幼儿上来找找大萝卜、红气球,并一起说说“这是三个大萝卜、红气球”。
⑶兔子为什么会把红灯笼、大萝卜、红气球当成太阳呢?(引导幼儿看看他们都是红红的、圆圆的)
⑷你见过太阳吗?在哪儿能找到它?在太阳下有什么感觉呢?
⑸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5、带领幼儿到太阳下游戏。
小兔找太阳 篇2
活动目标:愿意听故事,能基本听懂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图片、订书机、一名大班幼儿扮小兔、磁带
活动过程:
㈠幼儿到户外观察太阳,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谈话:太阳在哪儿呢?太阳是什么样的?太阳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2小兔子听说小朋友找到太阳了,它也想找,你们猜一猜它能找到吗?
㈡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逐一放幻灯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
①小兔子在家里看到了什么?它把灯笼当成了什么?
②依次提问故事内容。
③最后小兔找到太阳了吗?它看到太阳是什么样的呢?
㈢在情景游戏中听懂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敲门声)小兔子来了。“小朋友,我也找到太阳了,真高兴呀!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2小兔子:妈妈把我找太阳的事画了几幅画,你们能帮我把它们做成书吗?
3幼儿每人一张图片,边听小兔子讲故事边找出对应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4教师把图片按顺序整理好订成书,活动结束。
小兔找太阳 篇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剪、撕、粘贴、添画等技能进行圆形图案装饰。
2、感受故事本身以及剪贴画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尝试自由选择运用剪、撕、添画等方法进行圆形装饰。
活动难点:学习对折剪贴的方法制作灯笼流苏。
二、活动准备:教师示范袋及范画,彩纸、记号笔、红色圆片、胶水各若干,背景音乐。
三、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出
1、教师出示口袋,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口袋,你发现这个口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你觉得这个红红的、圆圆的洞洞里会藏着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猜测)
2、教师演示教具、讲述故事。
(二) 讲讲做做
1、这些好看的东西都是从奇妙的袋袋里变出来的,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
2、红红的、圆圆的又是怎样变成变成这些好看的东西的呢?
3、萝卜的叶子可以怎么做呢?(可以剪、也可以撕)
4、有什么方法把灯笼的流苏做得又漂亮又整齐呢?(教师示范对折后再剪的方法)
5、教师小结变化的方法。
6、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添画。
7、教师巡回指导。
(三) 看看说说
1、粘贴幼儿作品,互相交流制作方法。
2、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作品。
3、延伸活动:除了这些东西是红红的、圆圆的,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呢?你也可以想办法剪一剪、撕一撕把它变出来,好吗?
小兔找太阳 篇4
【设计意图】
最近这段时间经常阴天,所以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孩子们说的最多的是“太阳公公藏起来了。”孩子们都知道太阳,可是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对太阳的特征了解却很模糊,我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语言活动《小兔找太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太阳”加深对红色、圆形的认识。
2、知道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
活动准备:
1、有晒太阳的生活经验
2、彩笔或油画棒(幼儿人手一份)、小镜子一面。
3、玩具小兔与玩具兔妈妈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做“抓亮点”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用小镜子将阳光反射在地上或墙上,不断移动,让幼儿去抓。
(2)请小朋友想一想,小亮点是从哪里来的?说一说太阳长得什么样?
2、教师讲故事《小兔找太阳》,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1)出示玩具小兔子:小兔子从来没见过太阳,它要去找太阳,我们和它一起去找吧。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3)小朋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谁?可爱的小兔子要去找什么?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兔来到屋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问妈妈的?妈妈怎么回答的?
(2)小兔在菜园里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问妈妈的?妈妈怎么回答的?
(3)小兔又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问妈妈的?妈妈怎么回答的?
(4)小兔子最后找到太阳了吗?太阳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
4、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
(1)小朋友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发散思维:还有谁喜欢太阳(例如小花、小草、小动物等)?为什么?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到户外找太阳,感受太阳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2、引导幼儿把看到的太阳画出来或做印画游戏。
3、餐前欣赏儿歌《晒太阳》
4、午睡前欣赏故事《香香的被子》。
小兔找太阳 篇5
设计思路:《小兔找太阳》的绘画内容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也很喜欢的小兔为主要角色,通过看到不同方位的与太阳有着相似之处的不同物体,与妈妈互动的过程中用不同的头部动作才能看到这些物体,从而进一步了解太阳与这些物体之间存在的异同,表现小兔的动态特征。激发幼儿仔细观察、大胆绘画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表现连环画的快乐。内容与要求:1、用改变小兔五官位置及方向的方法表现小兔的各种头部动作。2、初步尝试合作表现连环画,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1、黑色记号笔、油画棒2、范例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有一天,小兔问妈妈:“太阳是什么样的?”妈妈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二、示范讨论1、出示画着灯笼的范例(1)灯笼在小兔的什么方向?(右上方)(2)小兔的头朝哪里转才能看到灯笼呢?(3)它的耳朵是朝什么方向的?(左下方)2、 出示画着萝卜的范例(1)萝卜在小兔的什么方向?(左下方)(2)小兔的头朝哪里转才能看到萝卜呢?(3)它的胡须方向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3、出示画着太阳的范例(1)找到太阳的小兔的头部动作是怎样的?(仰着头)(2)仰头看太阳时小兔的嘴巴和刚才几个头部动作的嘴巴位置有什么不同?(3)小兔的眼睛是朝什么方向看的?小结提升:小兔的头会因为看到的东西在不同的方位进行转动,同时眼神也会跟着变换方向,但是,无论它的头部怎样转,耳朵、眼睛和嘴巴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只是这条线的方向不同。三、幼儿绘画1、四人一组,进行分工绘画。提示:分工完成后,先将页码标注在右下角,然后开始绘画。2、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幼儿按分工确定的任务作画。(2)注意正确表现小兔头部的动态。(3)启发幼儿按故事情节添画屋子、菜地、户外等背景,要求幼儿用黑色勾线笔画轮廓线。四、分享交流请幼儿拿着自制的图书,结伴复述故事《小兔找太阳》。
小兔找太阳 篇6
活动由来:
幼儿特别喜欢看一些动画片,尤其是动物类的,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究周围的事物,对周围的小动物感兴趣,喜欢模仿,喜欢做有关小动物的游戏等。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通过对画面的观察,理解其大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flash课件、图片等
2、经验准备:
(1)通过图片认识一些小动物。
(2)在户外活动时,玩游戏“找影子”。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蹦蹦跳跳的小兔子的画面,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问一问小朋友“小兔子要去做什么?”幼儿们纷纷回答:去找妈妈、去找朋友、去拔萝卜、刚起床等等。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大家“小兔要去找太阳”,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入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flash课件一遍,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他们去做什么事情了?
去哪找太阳了?在哪找到了太阳?
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们纷纷举手回答,兴趣特别高,有些幼儿要求还看一遍,因此老师给幼儿留下问题“小兔子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把什么当成了太阳了?”进行再次欣赏。
3、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动画播放),教师进行有声有色的讲故。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幼儿们非常专注,看完后,幼儿们纷纷说起来,但顺序说的不太一样,于是教师引导幼儿玩“敲敲门”的游戏,看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把什么当成了太阳,幼儿一听要玩游戏非常高兴,游戏中幼儿很投入,当得知自己说对了时非常兴奋。就这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得知最后怎样找到了太阳。
4、完整的欣赏故事一遍,教师引导幼儿户外找太阳,并进行验证,看看与故事中讲的一样不一样,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户外找太阳。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找太阳,教师为幼儿讲解“怎样找太阳能够保护眼睛。”孩子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如:眯着眼、用手挡着点,用帽子、书挡着点,带眼镜等等;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用具请幼儿自由选取进行找太阳,认识太阳的样子并理解“暖洋洋”的意思。教师时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眼睛,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很浓。
2、 活动区中投相关故事图片图片,请小朋友操作讲述。
3、 待幼儿熟悉这个故事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故事表演活动、配音活动等。
4、 有条件的可以请家长经常带幼儿去科技馆参观,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
活动建议:
1、在自制flash课件时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由易到难。
2、在大家的猜想、争论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提炼,为幼儿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3、引导幼儿户外找太阳时要注意天气的选择。
小兔找太阳 篇7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音乐、积极地参与活动中。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
3. 幼儿知道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同时,也知道许多东西也是圆圆的,红红的。
活动准备:
1.《小兔找太阳》flash动画、玩偶:小兔子
2.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图片若干)太阳(图片一张)
3.一组背景图:(1)天空(2)菜园(3)房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游戏:“找宝贝”
师:“有一只小兔子在台上藏了许多的宝贝,兔宝宝们,请你们一人找到一样宝贝,然后拿着它回小椅子上坐好,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听一听,你找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兔宝宝们,你们找到了什么宝贝?它们长什么样的?老师也找到了一样宝贝(太阳),它又是什么样的?”
“昨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兔了,听说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就出来找太阳,你们来猜猜小兔它能找到太阳吗?我们一起来听《小兔找太阳》的故事,看看谁猜对了!”
2.出示玩偶小兔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小兔找太阳,找呀找,找到了什么把它当成了太阳?灯笼、萝卜、气球它们和太阳有什么是一样的?
3.教师与幼儿看flash动画,一起讲述故事。
师:小兔子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部好看的动画片,请所有的兔宝宝用好听的声音跟着动画片一起来讲故事,来学学兔宝宝,学学兔妈妈,跟着他们一块去找太阳!
提问:你们跟着小兔子和兔妈妈一块去找太阳,找到太阳了吗?你们找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它和红灯笼什么地方不一样?和萝卜哪不一样?和气球又有什么不一样?
4. 送宝贝回家
出示三幅背景图:灯笼挂在屋檐下,萝卜长在菜园里,气球飞在天空中,太阳只有一个,高高的挂在天上,圆圆的,红红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来我把找到的宝贝送回家!
5. 活动结束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红红的、圆圆的东西,来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小兔找太阳 篇8
目标:乐意在故事情景中帮助太阳寻找光芒,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没有光芒、表情难受的太阳一个;不同光芒、红黄两种颜色的太阳范例;红、黄两色圆形纸片(大、小)、底图(大、小)、固体胶、记号笔人手一份;版面(大太阳);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导入
幼儿跟据生活经验回忆太阳的模样,讨论太阳的样子。
(上次我们听了《小兔找太阳》的故事,故事中小兔找到了一个怎样的太阳?出示太阳。小结:小兔找到的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会发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后来宝宝们也去外面找太阳了,你找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出示范例:你们找到的太阳是这样的吗?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快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小兔子呀!小兔子终于知道:太阳的颜色有红有黄,他的旁边有许多漂亮的光芒,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温暖。用小眼睛看他,还会觉得很刺眼呢!
二、创作
1、续编故事:
第二天,小兔打算去找太阳朋友跟他一起玩,可当他见到太阳时却发现太阳跟以前不一样了。
出示“伤心的太阳”:太阳怎么了?它为什么不开心?
(是这样吗?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太阳吧!)幼儿:太阳、太阳,你怎么啦?
太阳:我把光芒弄丢了,所以心里不开心。
原来是太阳把光芒弄丢了,所以他才会不高兴的。怎样才能让太阳高兴起来呢?
你们的办法真好,那我们就开始帮助太阳添画光芒吧!
2、示范:
1、 师:先找一个可爱的太阳,我们再给他找个家吧!这个家可以吗?为什么?原来给太阳找家的时候要看清楚,找一个舒服的家送给太阳他才会觉得开心。
这样放着太阳会走丢的,怎么办?
(好啊好啊,太阳也想跟我们一样抹点香香呢!每个地方都抹一点这样就会变得既漂亮又舒服。)
2、好啦,马上给太阳送点光芒吧!示范:弧形的稀稀落落的光芒,这样的光芒太阳喜欢吗?为什么?原来太阳喜欢密密麻麻的光芒。请一幼儿示范,提示:太阳的光芒要从皮肤上射出来,不要钻到皮肤里面哦,否则太阳会痛的。
3、现在看看太阳怎么了?颠倒太阳:太阳笑了
4、 是呀,太阳好开心,因为他还收到了好多大班哥哥姐姐送给他的光芒呢。瞧,哥哥姐姐送给太阳的是怎样的光芒?有扭来扭去的光芒;有花瓣型的光芒;有波浪形的光芒……你们也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光芒送给太阳,好吗?
5、 幼儿绘画,师个别指导
三、展示
找一找哪个太阳最开心,为什么?(密密麻麻的光芒;多种光芒;)
太阳:谢谢小朋友!你们为我找到了光芒,我现在觉得好暖和好开心啊。我已经来到你们的教室外面了,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做游戏吗?
小兔找太阳 篇9
教学过程:
(一)、幼儿讲述太阳的外形特征
1、教师以兔姐姐的身份带领着头带小兔头饰的幼儿出现
教师:兔弟弟、兔妹妹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动玩玩吧。(听音乐做动作)
2、幼儿讲述太阳的外形特征
教师:刚才的音乐真好听,它唱的是什么?
教师:它唱的是太阳。那太阳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告诉我。(当幼儿说出故事内容中反复出现的词时,如红红的、圆圆的,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字卡)
教师:原来,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那我们一起去找太阳吧。
(二)、游戏“找太阳”让幼儿亲身经历故事情节
1、教师:我们先回家找一找,红红的、圆圆的---(发现灯笼问)这个是红红的、圆圆的,它是(出示字卡“是”)太阳吧。(幼儿回答)我们去问问妈妈。(兔妈妈回答,同时出示字卡“不”)
2、
教师:兔妈妈说太阳在哪儿?(屋子外面)那我们到屋子外面去找找。红红的、圆圆的---(发现红萝卜问)这是(出示字卡“是”)太阳吗?(幼儿回答)我们问问妈妈。(兔妈妈回答,同时出示字卡“不”)
3、 教师:兔妈妈说太阳在哪儿?(在天上)那我们找找。红红的、圆圆的---(发现气球问)这是(出示字卡“是”)太阳吗?(幼儿回答)我们问问妈妈。(兔妈妈回答,同时出示字卡“不”)
4、教师:真急人,太阳到底在哪儿呀?(幼儿回答,同时出示大的太阳图片),谁来说说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三)、学习摆摆讲讲故事内容
教师:我们坐下来,讲一讲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太阳的。(出示图片,并和幼儿一起找图片和字卡,拼贴成完整的故事内容)
(四)、去室外观察
1、教师:兔弟弟、兔妹妹们真聪明、真能干,你们讲得太好了。
2、听!是谁在叫我们?(放录音)原来是太阳!它让小朋友带一些朋友和它一起去做游戏呢!它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呀?(听录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红红的、圆圆的东西我最喜欢,看上去漂亮又健康,小朋友的小脸就是这样子的呀。)
3、原来太阳喜欢我们小朋友的小脸!那还有哪些东西和太阳一样是红红的、圆圆的?(幼儿回答)
4、我们一起乘上小火车到外面更大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
四、延伸活动
1、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并仿编故事内容。
2、在分区活动中,让幼儿边拼贴图片和字卡,边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讲述太阳的外形特征,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贴一贴,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字和词,以及其中的对话等。[小精灵儿童网站]
1 2 下一页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并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1、音乐(幼儿熟悉的音乐,配上形容太阳外形特征的歌词),录音(太阳叫小朋友的声音)
2、用以故事表演的场景:一间小房子,两盏灯笼、三个红萝卜、红气球、太阳,兔妈妈、小兔头饰若干;一教师扮演兔妈妈在小房子里配合表演。
3、故事中的角色和物品图片、反复出现的字和词的字卡。
上一页 1 2
小兔找太阳 篇10
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准备:故事挂图、录音、手偶、游戏图片。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对!我们拍拍小手欢迎小兔。这只可爱的小兔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便要去找太阳,它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放录音,听故事。
师:边放录音,边用手偶表演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谁?
3、小兔找到太阳了吗?
这个故事真好听,老师把这个好听故事画成了几幅漂亮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三)看图听故事。
提问:
1、小兔来到屋子里,看到了什么?
2、小兔来到菜园里,看到了什么?
3、小兔抬起头,看到了什么?
4、太阳只有几个?还会怎样呢?
5、那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
小结:听了这个故事,知道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都不是太阳,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四)游戏巩固。
那小朋友想不想去找太阳玩?(想)那下面咱们一起玩一个“小兔找太阳”的游戏,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兔宝宝,咱们一起去找太阳,来,准备好!听音乐,幼儿找太阳。出示图片:1、小朋友,这是太阳吗?那这是什么?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红灯笼)
2、同上出示红萝卜
3、同上出示红气球。太阳到底在哪里呢?(天上)。那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
小兔找太阳 篇11
【内容与要求】1、用改变小兔五官位置及方向的方法表现小兔的各种头部动作。2、初步尝试合作画,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黑色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2、故事范例画三张、自制可旋转兔子、灯笼、萝卜、太阳等图片。【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讨论1、教师出示范例一。有一天,小兔问妈妈:“太阳是什么样的?”妈妈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2、小兔指着屋里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红灯笼问:“这是太阳吗?“讨论:小兔是怎样看到灯笼的?它的耳朵应该画在哪里?(耳朵画在左斜下方。)它的眼睛、鼻子、嘴巴应该画在哪里,朝什么方向?3、妈妈说:“不,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阳在屋外呢。”4、出示范例二。菜园里,小兔着三个红红的、圆圆的萝卜问:“这是太阳吗?”讨论:小兔又是怎样看到萝卜的?它的耳朵应该画在哪里?(耳朵画在右斜上方。)眼睛、鼻子、嘴巴应该画在哪里?5、 妈妈说:“不,这是三个红萝卜,太阳在天上呢。”6、出示范例三。小兔听清了妈妈的话,抬头看了看天上,终于找到了太阳:“妈妈,我找到了。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讨论:现在小兔的头应该怎么画?(与平时画的小兔正好颠倒,耳朵在下,嘴巴在上。)二、 幼儿创作1、三人一组进行创作。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幼儿按分工确定的任务作画。(2)注意正确表现小兔头部的动态。(3)启发幼儿按故事情节添画屋子、菜地、户外等背景。三、分享评价1、请幼儿拿着自制的图书,结伴复述故事《小兔找太阳》。2、今天杜老师要表扬你们,因为你们学会了三个人商量画画,你画什么、我画什么,三个人画的一样吗?(不一样),那这样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小兔找太阳 篇12
(一) 导入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太阳吗?太阳是什么样的?
幼:红红的
幼:圆圆的
幼:亮亮的
幼:会发亮的
2、教师小结幼儿讲述的内容,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
(二)理解故事,学习对话
1、教师导入:可是有一只小白兔它不认识太阳,他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于是决定去找太阳,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教师播放故事)
2、提问: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它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太阳的?
3、它找到了些什么东西?
幼:找到了灯笼
幼:找到了萝卜
幼:找到了气球
1、 教师提问:小兔子是怎么问妈妈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幼:小兔子说:这是太阳吗?妈妈说:不是,这是萝卜。
幼:这是太阳吗?不是这是萝卜
2、 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和兔妈妈,练习对话。
3、 最后再次倾听故事。
(三)延伸
1、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请你们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