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羊

2022-12-06

三只羊 篇1

  一、设计意图

  最近在小班开展了“冬天到”的活动,培养幼儿穿脱衣服、叠衣服,发现有大部分幼儿没办法独立完成,因此,老师提倡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在平时日常生活或在玩游戏当中引导幼儿要团结、互相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通过故事《三只羊》让幼儿初步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引导幼儿自编故事题目,了解故事主要角色与情节,感受不同角色语言的变化。

  3、理解词语“顶” 、“撞”。

  4、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假山、草地、三只羊、狼的教具。

  四、活动预设

  (一)教师与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二)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

  1、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羊和狼)

  2、故事里出现了几只羊啊?  (三只)

  3、这三只羊在干什么呢?    (到山上吃草、一起对付大灰狼)

  4、小羊、中羊上山为什么没有吃到青草呢?(碰到大灰狼)

  5、请小朋友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重点)

  引导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六大要素给故事取名字。

  (三)教师出示故事情景来复述故事,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幼儿理解故事。

  1、三只羊想了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大灰狼?(合作——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

  2、请小朋友来做动作(做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的动作。)

  3、如果小朋友是那三只羊,你们会怎么样对付大灰狼。

  (四)结合幼儿日常生活活动,进行情感教育。

  (五)结束活动

  让小朋友学小动物的脚步来走路去小便、喝水。

三只羊 篇2

  这是一堂很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表演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了始终运用三只羊和大灰狼的情境贯穿其中,孩子们乐在其中。    第一个环节,我出示羊的头饰,让孩子们模仿动作及声音,孩子们兴趣浓厚。接下来,我让孩子们听故事磁带,在听故事前,我提出问题:你听听故事里出现了几只羊?它们叫什么?它们去干嘛?重点引导了孩子们带着问题思考,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故事针对小班来说比较长,但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非常认真,教学常规很好。听完故事后,孩子们都非常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告诉我:有三只羊,一只叫大羊、一只叫中羊、一只小羊,它们去山上吃草……孩子回答问题很全面,我为孩子们的表现而高兴。    接下来,我运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整个故事情节,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理解得较好,知道不同的羊走路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故事表演这个环节,让孩子们情绪达到了高潮。我请不同幼儿分别扮演大羊、中羊、小羊,我扮演大灰狼。在表演中,孩子们能根据故事中动物的对话完整的运用到表演中来,语言表达能力都很不错,表现欲望很强,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参与表演。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只请了两组,其余幼儿就放在活动后进行表演。整个表演活动中,孩子们都乐在其中。    整个活动的效果较好,但仔细回顾本节活动,我认识到自己在活动组织中也疏忽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如果我让表演的幼儿在故事表演时都能带上形象的头饰,我想孩子们的情绪会更加高涨,而整节活动的情境性也会更自然、生动。在今后的活动组织中我将注意更好地改进。

三只羊 篇3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只羊的图片,认识故事中主要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边演示操作三只羊图片,边用“的笃、提托、笛度”三中走路声音比较认识三只羊。

  师:宝宝们,听谁来了?“的笃、的笃、的笃”,谁呀?(幼:喜羊羊;师:喜羊羊这么小,我们叫它小羊吧!)“踢托、踢托、踢托”,又有谁来了?“笛度、笛度、笛度”,谁来了?来了几只羊?(幼儿集体回答)

  2、通过比较认识大羊、中羊、小羊。宝宝们仔细地看看,这三只羊有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可用动作提示)

  二、感知理解童话故事。(注意教师讲述的语气)

  1、操作羊和狼的图片,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故事开始——中羊听了很害怕,吓得逃到山下去了。”

  师:今天,这三只羊发生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师讲述。

  提问:a、山脚下住着谁?它们到哪里去吃草?

  b、谁来了?跟小羊、中羊说了什么?

  过渡:大灰狼是怎么说的?小羊和中羊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2、教师运用不同的角色语言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大灰狼听见了小羊的脚步声,说了什么呀?(谁呀?——语气粗而干脆)

  小羊怎么回答的?(我是小羊——轻轻的、很温柔)

  大灰狼还问了什么?(你来干什么?——凶的样子)小羊怎么说?(我上山来吃草)

  大灰狼又怎么说了呢?(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更凶,瞪眼、张开爪子)(恶狠狠)谁来做做恶狠狠的样子呢?(很凶、凶巴巴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大灰狼吧!(师扮小羊,幼扮大灰狼讲述:一天,小羊到山上来吃草,……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小羊很害怕,吓得逃到下山去了。)谁来做小羊的?

  引用故事中的对话,过了一会儿,……又恶狠狠地说:“……”中羊怎么样呢?(运用同样的方法来感受中羊和大灰狼的对话)

  三、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

  1、小羊、中羊在山脚下碰见了大羊,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大羊,大羊说:“别害怕,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它。”三只羊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请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2、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结尾。

  三只羊到底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大羊带着小羊、中羊是怎样对付大灰狼的?我们再来听听看。(师讲述故事结尾)

  提问:大灰狼死了吗?怎么死的?(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头顶)

  小结:三只羊团结起来一起对付了大灰狼,三个人的力量真大啊!

  四、师幼一起完整讲述故事。

  我们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好吗?在讲的时候,要注意大灰狼是怎么说的,小羊、中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了解主要角色与情节。

  2、感受不同角色语言的变化,理解大、中、小,恶狠狠等词的意思。

  3、享受听故事的乐趣,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小、中、大羊、狼各一只。背景图一副。

  附:故事《三只羊》

  在一座山脚下,有三只羊。一只是大羊,一只是中羊,还有一只是小羊。它们上山去吃青草。

  山上有一个山洞,洞里躲着一只大灰狼。有一天,小羊上山去吃草,它“的笃、的笃”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小羊的脚步声,就在山洞里问:“谁呀?”小羊说:“我是小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小羊说:“上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了很害怕,吓得逃到山下去了。

  中羊也上去吃草,它“踢托、踢托”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中羊的脚步声,就问:“谁呀?”中羊说:“我是中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中羊说:“上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中羊听了很害怕,吓得逃到山下去了。

  小羊、中羊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大羊。大羊说:“别害怕。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他。”

  三只羊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

  大羊带着中羊和小羊一起上山吃青草,大灰狼发现了,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们!”说完,从洞了蹿出来,向三只羊扑去。三只羊一起对付大灰狼,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他们一起把大灰狼撞倒,大灰狼滚下山摔死了。

  三只羊高高兴兴地在山上吃青草。

三只羊 篇4

  目标:

  1.乐意大胆地描述物形,尝试用合适的语言较完整地讲述图意,体验积极表述的乐趣。

  2.调动已有的经验对“如何战胜大灰狼”进行发散性思维,丰富相应的词(来自幼儿)。

  3.知道要象三只羊一样团结在一起。

  准备:教师层面:与故事配套的立体教具,三只羊故事情节进行了改编;幼儿层面:已认识过山羊,并会唱《小羊小羊咩咩咩》。

  过程:

  (一)逐一出示立体教具,引导幼儿描述相应的场景和情节。

  1.出示山坡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是怎么样的山坡?

  2.出示小草

  提问:在山坡的下面,长满了什么?是怎么样的草?

  3.出示三只羊

  提问:在绿油油的大草坪上,谁会来呀?

  4.出示三只羊(钢琴用高音、中音和低音来配三只羊的脚步声)

  (1)“的笃的笃的笃”(声音轻而急促)谁来了?怎么样的小羊?和小羊打个招呼。

  (2)“踢托踢托”(声音略响、中速)现在谁也来了?(模仿它的脚步声)

  (3)“笛——度——,笛——度——”(声音略哑,慢速)还有谁呀?

  (3)来了几只羊?这三只羊长得一样吗?给它们取个名字吧!

  5.这三只羊到草地上来干什么?

  6.我们也来学学小羊吃草(听钢琴声依次学小羊、中羊和大羊出场),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吃草,吃完了快乐地唱歌跳舞《小羊小羊咩咩咩》。

  7.教具演示三只羊把山坡下的草吃完了。

  8.第二天,小羊想到山坡上去吃草,它走啊走啊,发现山坡上有一个山洞。(出示山洞)

  9.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山洞?也许谁住在里面?看看谁猜对了?(演示大灰狼的头伸出洞口)

  10.大灰狼问:“谁呀?”小羊怎么回答?…(师幼自然互动对话)

  11.中羊也上山来吃草,引导幼儿起立和教师饰演的大灰狼自然对话。

  12.小羊和中羊逃到山脚下,碰到大羊,怎么告诉大羊的?(先请个别幼儿说,再集体学说)

  二、调动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想象战胜大灰狼的办法。

  1.大羊对小羊和中羊说:“原来这样,那我们得商量出一个战胜大灰狼的办法。”

  2.幼儿积极创想办法。

  重点:积极回应幼儿的办法,并引导和帮助幼儿把话说清楚。

  3.续讲故事中三只羊的办法。

  4.三只羊斗败了大灰狼,又高兴地唱歌跳舞了。(邀请新老师一起参与)。

  5.小结:一只羊孤零零,很害怕,三只羊一不害怕,而不慌张,齐心协力打败了大灰狼,这就是——团结力量大!和你边上的好朋友拉拉手,拥抱一下,一起出去做早操吧!

三只羊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快慢不同的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不同。

  2、在活动中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有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小羊、大羊、老羊的图片,大灰狼的头饰。

  2、相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

  1、讲述故事:

  2、完整欣赏音乐:故事里还藏了好听的音乐,听一听,音乐有几段?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分段欣赏音乐,用动作表现三段音乐的不同:

  1、边放音乐边出示图片:听一听谁来了(小羊),它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自由表现后集体练习。)

  2、用同样的方法学羊爸爸、羊爷爷走路。

  3、完整表演:山坡上有很多青草,我们跟着三只羊一起去吃草吧!听,谁先上山,我们就跟着它一起上山。(不断变换音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

  三、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1、你们吃草吃得开心吗?草的味道怎么样?一起做做高兴的样子。

  2、播放恐怖音乐一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出场:谁来了?小羊心里怎样?

  3、小羊、大羊、老羊们不要害怕,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它。想想怎样才能打败大灰狼?

  4、教师与幼儿一起做顶、踢、撞的动作。

  5、总结:你们真能干,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们就团结起来用刚才想的办法对付它。

  四、完整表演后结束:

  1、师:现在我们继续吃草吧!

  2、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下山吧!(幼儿边听音乐完整地表演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