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民间童谣《开门歌》

2018-03-04
  活动背景:  
在《开展民间文体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民间文学方面的活动,而民间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点,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和家乡文化的情感。我选择的《开门歌》,是我们苏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间童谣,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配上简单的手指游戏,不仅增加了童谣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 
 活动目标: 
 1、能熟练、大方地用苏州话讲童谣,心情愉快。 
 2、喜爱手指游戏,锻炼手部肌肉。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苏州童谣的情感。 
 (评析: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三个目标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形象思维特点,又结合了童谣的特色。)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学会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关于门的图片。小熊等玩具小动物。(幼儿围坐在地毯上) 
 (评析: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知识经验准备的准备是非常不要的,其实,我们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为我这次活动的活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孩子的一些知识经验是非常足的。其次是物质准备:大号的门,和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学习新的童谣创设了直观的形象和适宜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复习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引起兴趣。 
 1、我们的小手会玩游戏的,我们的小手会玩什么游戏呢? 
 2、幼儿到中间,与老师一起玩金锁银锁的游戏。 
 3、刚刚我们游戏是用什么话讲的?我们用苏州话还会玩什么游戏?(蚊子叮)  4、好的,我们找边上的好朋友玩一玩。幼儿找个好伙伴,两个两个到中间来玩蚊子叮。 
 5、刚刚我们是两个两个玩的,能不能找多一点的朋友来玩呢? 
 6、幼儿找多一点的伙伴来玩蚊子叮的游戏。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金锁银锁”和“蚊子叮”两首童谣,以边念童谣边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熟悉的游戏场景,幼儿都被深深吸引。提更高的要求让幼儿玩学过的游戏,触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进入游戏,理解新童谣《开门歌》。 
 1、(叮咚叮咚)呀,谁来了呀?可能它也想和我们玩游戏,客人来了,我们要做什么? 
 2、演示教具,开门,大门开了,进的来吗?(说:大门开开进不来)其余门一样。(最后两扇门请幼儿开)开完五扇门,请小熊进来,拍手欢迎小熊。 
 3、刚刚我们一共开了几扇门,小熊才进来的? 
 4、这里有五扇门,老师手上有五个手指,也有五扇门,你想不想进来?
  5、老师示范边念童谣,边做手部的动作。让幼儿进来,并和幼儿拥抱。  (评析:与幼儿一起迎接客人的到来,在开门的过程中展开了幼儿想像的翅膀,教师的有规律的语言,再次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一扇扇门的打开,扣动幼儿心弦,在这样的一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理解了童谣的内容。老师引入手指游戏让幼儿对童谣更有亲切感,更充满了学习的欲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