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捉螃蟹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感受音乐的结构变化。
2、迁移生活经验,启发幼儿随音乐创编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1、螃蟹胸饰每人一个。
2、录音机、磁带。
3、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们欣赏。”
(1)请幼儿欣赏一遍音乐。
(2)提问:音乐的名称是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请幼儿再欣赏一遍音乐。提问:音乐一共有几段?这几段音乐中你发现了什么?
(4)再次欣赏音乐,让幼儿找出正确的答案。
2、教师讲述音乐情节,让幼儿感受音乐。
(1) 让幼儿听音乐看图片,教师讲述故事情节。
(2) 通过图片,让幼儿分清a、b、c段音乐所表现的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3、让幼儿逐段创编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4、听音乐完整地做动作。
5、游戏
(1)倾听尾声音乐,让幼儿猜测故事的结尾。
师: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有什么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游戏方法。
(3)请教师扮演“捉蟹人”,加入活动中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提醒幼儿,在横行躲闪时不碰撞别人。
音乐 捉螃蟹 篇2
活动目标:
1、 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 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就以体态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 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1、 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
2、 自制一只螃蟹网。
活动过程:
1、 学习a段动作。
(1) 指导语: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脚,你们有吗?伸出一只脚,动一动。
(2) 指导语:“螃解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
2、 创编、学习b段动作。
(1) 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
(2) 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作。
3、 创编、学习c段音乐。
(1) 指导语:哎唷,哎唷,(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
(2) 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的动作。
(3) 指导语: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动作做得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4、 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
(1) 指导语:大家听好音乐,看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
(2) 指导语: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引导幼儿练习吐泡泡动作,注意提醒幼儿看着对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动作。
(3) 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动作。
5、 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 指导语: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幼儿倾听捉蟹音乐。
(2) 指导语: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教师手执网,跑到椅子后问幼儿:“我跑到这里,你们应该往哪儿躲呢?”
6、 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1) 教师向幼儿交待:在转换动作时,教师会用体态提示,并做两个体态提示动作。
(2) 做完后教师小结,提醒在躲闪时不碰撞别人。
(3) 再次听音乐完整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