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交换玩?一起玩?

2020-02-08

  经过一个月的集体生活,孩子们渐渐有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意识,大家比较喜欢在一起玩同一种玩具。为了让孩子学着与小朋友互动、交往,作为老师的我们常常会说:“和小朋友交换玩具玩玩吧”也许有的孩子明白了,但是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中还是有一些是不明白的,更是听到有孩子在小声议论着“什么叫交换?”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孩子会说:“就是交换玩具玩呀。”解释清楚一些的孩子会说:“就是你把玩具给我玩,我的玩具给你玩。”      听着孩子们的回答,似乎大家都明白了,可是真的明白了吗?其实不然,独生子女的个性决定了大部分的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却不会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真正能主动把自己玩具给别人玩的孩子并不多,也许只有个别的孩子会这样做。      孩子们交换玩具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镜头一:有的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嘴上说着我和你交换,可拿到小朋友的玩具后,连自己的玩具一起拿走玩去了。      镜头二:有的孩子和小朋友交换到玩具了,可是没玩多久就从小朋友那里抢走了自己的玩具。      镜头三:有的孩子说着我和你一起玩,可是玩着玩着变成他一个人在玩了,朋友傻傻的看着他玩。      这些镜头天天都在教室里上演着,每当有孩子来告状的时候,作为老师的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其实在我看来,小班的孩子不要急着让他们交换玩具,因为他们对于“交换”这个词的真正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而且小班的孩子爱护玩具的意识不是很强,对于小朋友的玩具还不熟悉,不会玩,在这个时候让他们交换,弄坏玩具的可能性非常大,也许还会导致孩子们更加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当然孩子有交换玩具的意识固然最好,没有的话老师也不用着急着天天要求他们交换玩具。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自己的玩具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们的引导需要转变一下,还是组织孩子们一起玩玩玩具,让玩具的主人来介绍自己玩具的玩法,来演示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让孩子们熟悉玩具的玩法,还能锻炼孩子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胆量,岂不是一举两得。      从“一起玩”慢慢向“交换玩”发展,这样更适合于小班的孩子,“交换”固然是愿意与同伴分享的表现,但是“一起玩”也是分享的一种,所以,不要用过高的要求来引导小班的孩子,要求还是放低一些,这样更适合现在独生子女孩子。老师们换一个指导语也许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利于孩子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