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的作用

2020-01-08

打击乐活动是幼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是最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的动作,因此,幼儿容易掌握演奏方法。打击乐器是深受孩子喜爱的一种乐器。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浅谈浅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的作用。

一、幼儿打击乐活动的基本方法

幼儿打击乐活动在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要是它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打击乐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总目标的真正落实与完成。
(一)、小班阶段: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小班阶段的幼儿对于打击乐活动的喜爱更多时取决于对小乐器的喜爱。所以,在小班阶段我们更多的是让幼儿尽情的摆弄乐器,以满足幼儿心理上的需要。在摆弄和游戏中,通过幼儿自己的感受,逐步了解区分不同小乐器的音色,并逐步掌握最常见小乐器(碰铃、响扳、铃鼓)的正确演奏方法。例如:小班第一个节奏乐活动是认识小乐器。让幼儿在敲敲、听听比比中了解碰铃、响板、铃鼓的不同音色,并用形象有趣的语言让幼儿记住小乐器的名称和它唱歌的声音。我们对小朋友说:一碰就响的铃叫碰铃,会响的板叫响板等等。在掌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一定要力求方法正确,让幼儿自己在“玩”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演奏方法与不同的音响效果之间的关系。随着幼儿对小乐器的认识,他们也开始对节奏有体验和感知了。打击乐活动对幼儿的节奏感是有要求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计划地在游戏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节奏型,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否则节奏乐活动是无法正常进行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具体地体验、感知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模仿动作、语言节奏,用幼儿熟悉、擅长的经验去学习新的内容。例如: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是大家非常熟悉、也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我们把原来的请你 照我 /这样 做 / 我就 照你 / 这样 做 / 机械的对话调整一下,这样语言节奏就丰富了:请你 照我 / 洗洗 脸 / ,我就 照你 / 洗洗脸 / ,请你 照我 / 鱼 游 / ,请你 照我 / 洗洗 小手 / 等等。然后用拍手代替说话。也可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到音符节奏的原形,这样节奏就不是抽象的教学关系,而是能具体感知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利用语言、图形,帮助幼儿了解掌握不同的节奏,由此产生了幼儿园独特的语音谱和图形谱。
(二)、中班阶段:让幼儿在理解作品中的音乐形象、音乐内容中进一步巩固对个种乐器音色的了解。并在独奏、轮奏、简单的合奏等演奏形式中初步感知节奏乐的整体音响效果。
    在打击乐活动中,我们力求摆脱过去机械训练的痕迹以及脱离音乐的现象。让幼儿在听赏的基础上,在理解作品中的音乐形象、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将乐器的选择、节奏型的选择与音乐的主题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节奏乐的演奏而更好地反映作品内容。因此,在中班阶段,我们都选择歌曲为演奏对象。例如:节奏乐《小星星》,小朋友在熟悉歌曲内容后决定用碰铃和串铃来表现歌曲中的大星星和小星星。大星星用二分音符的节奏,小星星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小星星的活泼可爱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