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教学活动时,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会跟我玩对抗游戏,是因为我讲的不好听?还是他们不感兴趣?还是他们根本不想听,自娱自乐呢?
这么多个问号困扰着我,我开始不断地寻思。为什么孩子对于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就会往哪里看,感觉那边才是孩子的焦点。
于是我便开始尝试各种办法:
尝试一:
采用大发脾气、厉声呵斥的高压手段。可是这个办法有时也能奏效,毕竟孩子还是胆小的,会害怕。可是这对孩子心灵有伤害,对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也不好,而且会越来越不管事,陷入恶性循环。经常性地怒斥,孩子真的会乖乖地听你上课吗?感觉会越来越皮,越来越吵,更加不会注意力集中来听课。
尝试一以失败告终。
尝试二:
适当的鼓励。当幼儿在做事过程中幼儿遇到困难,稍微地鼓励一下他,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在他们完成一件事时,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注意力也较易集中。如我班的涵涵小朋友在上课的时候常常会东张西望或摸摸旁边孩子的耳朵或者是转到后面和后面的小孩讲话。可是当发现他上课偶尔集中注意力很认真的话就对他进行鼓励,他就会比以前更加认真了。
尝试二很成功,但针对的是个别孩子。
尝试三:
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儿童化动作吸引起孩子。在教学活动前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活动中发挥自如。如故事讲述《猜猜我有多爱你》,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述的时候用手偶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孩子们兴趣十足,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盯着手偶,听得相当认真。反之,如果教师讲述的时候断断续续,边看书边讲,可想而知孩子们还会听吗?
尝试三成功,获得的效果更是可喜的!
孩子都是对新鲜的,好玩的事物感兴趣,只要满足孩子的兴趣点,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