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方法:从快乐出发

2019-12-30

我班在开学初开展了“笑脸大评比”的活动。活动中,我们在班级里征集幼儿笑脸的照片,无

意中发现有好多孩子在照相时不会自然开心地笑,无法轻松展现自己的表情。这些孩子往往性

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愉快时不会交流、分享,烦恼时不能宣泄、转移不良情绪。

于是我就在班里组织了以下几个游戏活动,以帮助幼儿寻找真正的快乐,学习正确表达情绪的

方式。
快乐五连拍
幼儿以击鼓传花的形式传递物品,鼓声停止时,接到物品的幼儿要做五个不同的夸张的表情。

其中一定有美的,也有扮丑的和搞笑的,对内向的孩子来说要在众人面前展示需要勇气。起初

,有些幼儿放不开,但随着游戏的推进,他们慢慢陶醉在游戏中,逐渐进入忘我状态,这时他

们的表情就自然和丰富多了。
我的五官
我们将许多小镜子贴在活动区的小窗上,幼儿可以随时去照,观察自己的五官。这时小镜子里

会呈现许多不同表情的脸,幼儿对此很感兴趣。如果没有很多人的关注,内向的幼儿在此便可

以尽情地做各种搞怪的表情,由此把内心的情绪一点点表达出来。
悄悄话
孩子们有愉快的事或是烦恼的事如果总是憋在心里,没有人分享和分担,又怎么能体验到快乐

呢?为了促使幼儿及时宣泄自己的情绪,自然地进行倾诉,我们制作了许多小电话,引导幼儿有

了烦恼或是高兴的事可以打电话向好朋友诉说,也可以向老师诉说,让大家共同分享和分担。
除了上面的专项游戏活动,我们还选择了许多集体活动,鼓励幼儿通过大声唱歌、跳舞、体育

活动等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让幼儿尽情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我们

积极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感觉到周围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鲜

活有趣。我想这才是寻找快乐的长久之计。
我们高兴地看到孩子们在一系列活动中一点点快乐起来、成长起来。

刚入园的孩子,不适合做安静的活动,因为在安静的环境里,他们很容易想起家人,从而勾起

伤心的情绪。此时,需要教师多组织一些能令他们开心愉快、情绪兴奋的活动,从而转移他们

的注意力。2~3岁的孩子,喜欢模仿动作,且能跟随节奏进行简单的模仿。因此入园初期,教

师可以多组织些音乐模仿动作,如:拍手、走步、打鼓、吹喇叭、鸟飞、象走等,节奏要稍慢

,力度、速度要均衡,动作变化要少,多重复。刚开始时的动作可以是有趣的、独立的,每个

动作之间可以没有联系,但一段时间后,可以融入连续性动作、情境性动作,比如早上起床的

情境:穿衣、刷牙、洗脸、梳头、吃饭、上学等,用音乐贯穿整个情境,让孩子跟着音乐做模

仿动作。实践证明,孩子对这样的韵律活动很感兴趣,大肌肉的大幅度动作能够让孩子身心处

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从而减少对父母的想念。

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到音乐的确能够较大程度地缓解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对稳定哭闹孩子的

情绪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只是教师要注意,在不同的入园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音乐辅助。我

们将进一步探究,让音乐伴随孩子快乐地度过入园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