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是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唱歌教学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幼儿唱歌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教师如何在唱歌教学中有效的驾驭歌唱活动的难点,在活动的过程,让幼儿通过唱歌活动获得主动、充分地发展呢?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难点先至
根据歌唱活动中的难点,把这个节奏性提至学习歌曲的最开始,幼儿在学习活动开始的前十分钟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我们把难点先至,最先掌握难点。那么学习整首歌曲的时候就会觉得轻松、自如了。如歌唱活动《唱唱“神秘洞》的最后一句的节奏型与前面额节奏型是不同的,我把最后一句提前先学会。
二、练声结合难点
结合歌曲中的难点,把节奏型用其他歌唱的方式唱出来,这样在学习歌曲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一下子能唱出来了。如歌唱活动《秋天多么美》,教师一开始提问秋天来了,树叶唱起了歌,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唱歌的,教师结合难点用树叶唱歌的方式念出来,接着提问谁也会唱歌,慢慢的把握难点节奏型。
三、动作提示
附点、弱起、休止这些节奏,幼儿在演唱的时候往往把握的不够好,我们就可以用动作来提示,比如用拍手提醒弱起演唱,用跺脚替代休止,用手指划个弧线说明附点,演唱时要延长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