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德鱼教师职业的生成》有感

2019-12-30

在第一次新教师培训活动中,教培研中心就给每一位新教师发了一本书——《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这一本书帮助我们在踏入教师生涯的同时,进一步去认识“教师”这一职业,了解作为教师具有的“师德”的重要性。在专业老师指导和新教师的自我学习中,每一位新教师对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职业的需要、要求,都理解得更为透彻。书中不仅有具有科学性的理论知识,还有许多案例,通过两者结合,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去揣摩、理解。在文中看到保罗·韦地博士归纳的12种“好教师”的品质,让我不由得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了起来。

1、友善的态度。

微笑,可以传递一个人内心的世界。往往,一般人喜欢与微笑的人交谈、在一起。在幼儿园也不例外,老师经常笑一笑,孩子都会非常喜欢和你亲近,觉得你是最温柔、最可爱的老师,就像姐姐、像妈妈一样,倍感亲切。所以,让我们在平时,放开心怀,嘴角上扬,多笑一笑吧!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

许多文章、报道中都说,良好的师幼关系离不开“平等”两个字。对啊,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需要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在活动中,不管是能力差的孩子,还是能力强的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尊重。对于孩子回答的问题,要给予肯定与表扬,因为这是他经过思考的结果。

3、耐性。

做一个幼儿教师,也许别人会问:“孩子烦吗?”,其实不能用“烦”来诠释孩子,孩子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可能有的时候,这种表现方式不是最好的,那就需要老师有充分的耐心,去帮助他们用适合的方式表现,将“烦”与孩子分隔开来。

4、兴趣广泛。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也要不断地去适应社会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重组认知框架,且涉及的面要广。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教师有一个了解。教师的兴趣广泛了,了解的知识多了,也能给孩子也提供一个更好了解社会、更好认知的条件。

5、良好的仪表。

一个教师,良好的仪表是非常重要的,于自身来说,要符合自身的职业,为自己的职业服务;对孩子来说,学龄前儿童喜欢模仿成人,在孩子眼中老师是最美的,所以教师成了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一个教师的仪表关系着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孩子的成长。

6、公正。

何谓“公正”?书中的解释是这样的:“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的偏差”。每一个集体中,有能力强的孩子,也有能力较弱的孩子,有长相可爱的孩子,也有欠缺可爱的孩子,有家庭和睦的孩子,也有家庭不幸的孩子……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是这个班集体里的孩子。教师应该做到绝对的公正,不偏袒个别,一视同仁。

7、幽默感。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喜欢有趣的故事,教师在讲述有趣的故事时,要加入幽默的语调和形象的肢体动作,幼儿欣赏、倾听起来才会更带劲。活动开展中,孩子要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也可以使用一些“小手段”,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去吸引孩子。

8、良好的品行。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发脾气,老师不是神,也不例外。对于这种消极的情绪,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呢?可以向孩子讲述,表达自己心中的不快,让孩子帮助你一起来分担。但是,绝不可以冲着孩子大喊大叫,把一切愤怒的根源发泄在孩子身上,要学会正确发泄自身的情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