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首歌:“国旗飘,树儿摇,草低头,花弯腰,快点看,春风到。”孩子们很快就熟悉了这首歌。我说:“大家看看,这位小朋友好聪明,他能看看这些现象,就知道风来了。请问你们怎么知道风来了?”按我原本的想法,孩子们能回答其中一句就相当不错了。可是没想到佳佳小朋友却来了一句:“我不用眼睛看也能知道风来了。”听后,我未加思索就直接否定了,然后继续按我的思路引导幼儿认识风。 快乐的日子过了许多天后,在一个大风的日子里,风猛烈至极刮得眼睛都难睁开。猛然间心头灵光一现,我想起了“不用眼睛也能知道风来了”这句话其实还真没错。 费尽心思瞅了好几天,终于又等到一个有风的日子。我寻机又提起这个老话题,孩子们的回答依然五花八门,可我期待的那句话却没人再提。佳佳小朋友虽然没吱声,却扑闪着两只含疑的大眼睛注视着我。于是我主动说:“上回小佳佳说不用眼睛也能知道风来了,当时我说这句话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出去感受感受,来证明一下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一家人欢快地来到院子里,齐齐地微笑着闭上眼睛,完全沉浸在感受风的情境中——“我的头发盖住眼睛了”、“ 我听见风在呼呼地刮” “风的力气好大啊,在推着我走”……我说:“现在我们迎着大风跑一跑好吗?”他们都闭着眼说:“老师,风顶得我跑也跑不动。” 回到教室,我们隔着窗户观察风。孩子们都说:“以后看到树枝在摆动,周围有土飞扬,就知道风来了。”幸亏我及时反思并补充,小朋友都认识了“不用眼睛也能知道风来了”没有错,今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我可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