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给孩子穿多少衣服,确实犯难。其实,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要能脱、能穿、能加能减。穿上一件棉衬衫或长袖t-恤,加一件外套,热了可以脱掉外套,冷了可以披上。裤子嘛,劝各位奶奶们,棉毛裤真的不必了,可怜孩子捂得很难受的。
看看宝宝们穿的衣服,有的已经是裙子,有的竟然还是毛线裤。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们发现,穿得少的往往抵抗力强,不容易伤风感冒,而那些穿得鼓鼓囊囊的,总是鼻涕咳嗽不断,还总以为是大人照顾不周。几乎无一例外!
唉,那些爱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任我们怎么劝,都是听不进的,有时还惹得奶奶外婆们脸上颇有不悦之色。可是每每看见孩子穿得一层又一层,我的心里也是很不舒服的,好像穿在自己身上一样难受,不知道那些爱孩子的奶奶外婆甚至妈 妈们,有没有试过自己穿了那么多以后是什么感觉。
孩子的抵抗力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运动获得的,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使得身体自己产生热量而暖和起来,而穿得巨多的孩子动弹都不便,哪谈的上运动,没有运动的孩子穿得再多也不会暖和。
三分饥、三分寒,孩子才能长得快啊。
以下是摘录自晚报的一篇文章,我节选一段:
“吃苦受冻”的孩子更健康
本市有一所外籍子女学校,在相互交流中竟然发现这所学校竟然是“三无”,无校车、无食堂、无宿舍,他们倡导步行上学,将此视作晨练的一部分;自带午餐到校,三明治、米饭团等,中午就吃冷的,认为这样能锻炼肠胃。在我们的学校里,如果遇到饭菜的口味差点,住宿条件艰苦点,或许早就意见一大堆了。这样的细节真实反映了中外在下一代培养上的观念差异。